淮南子故事

淮南子故事

《淮南子故事》是2008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妤。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淮南子故事淮南子故事
由於年代久遠,今天的讀者閱讀《淮南子》元典,難免有艱深苦澀之感。而《淮南子故事》一書,正是用著通俗化的旗幟,挖掘《淮南子》中最精彩的內容,以故事為主要形式,加上生動的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淮南子》元典中豐富的傳統文化展示得淋漓盡致。

作者簡介

金 妤 女,安徽省作家協會理事,安徽省《淮南子》研究會副會長,淮南市文聯專業作家。出版有長篇歷史小說《淮南國風雲》、《風聲鶴唳》、《淮水尋渡》,以及研究中國古典哲學名著《淮南子》的專著《淮南子故事》、《問道〈淮南子〉》等。

圖書目錄

一、名人故事

1.興利除害——堯帝的故事(一)

2.粗衣簡食——堯帝的故事(二)

3.在位七十傳天下——堯帝的故事(三)

4.孝慈仁愛——舜帝的故事

5.塗山會盟——夏禹的故事(一)

6.五音治國——夏禹的故事(二)

7.黃龍負舟——夏禹的故事(三)

8.解衣趨時——夏禹的故事(四)

9.征討夏桀——商湯的故事(一)

10.祈求天雨——商湯的故事(二)

11.砥德修政——周文王的故事(一)

12.囚禁羑里——周文王的故事 (二)

13.征討商紂——周武王的故事 (一)

14.愛撫百姓——周武王的故事(二)

15.問政尹佚——周成王的故事

16.一身三變——周公的故事(一)

17.修宮太行——周公的故事(二)

18.受封魯國——周公的故事(三)

19.尊為素王——孔子的故事(一)

20.為夫子役——孔子的故事(二)

21.由近知遠——孔子的故事(三)

22.益而損之——孔子的故事(四)

二、歷史故事

23.惠施立法

24.趙襄子知強弱

25.趙襄子賞功

26.趙襄子圍中牟

27.趙襄子勝而憂

28.子貢贖人

29.齊桓公用寧戚

30.齊桓公與輪扁

31.子罕相宋

32.九方堙相馬

33.楚莊王不擊晉

34.宋景公不移禍

35.公孫龍用能士

36.子發不受封

37.子發用善偷者

38.公儀休不受魚

39.孫叔敖免三怨

40.孫叔敖請封寢丘

41.秦穆公襲鄭

42.秦穆公不傷食馬者

43.齊威王設大鼎

44.薛公獻齊王珥

45.季子賤治亶父

46. 趙文子問叔向

47.魏文侯曲陽設宴

48.淳子髡說魏王

49.鄭子陽好罰

50.陳勝興於大澤

51.陽虎傷人

52.陽穀獻酒

53.樂羊食子

54.海大魚

55.陳駢奔薛

56.西門豹治鄴

57.弦高辭賞

58.張孟談勸韓魏

59.雍季勸晉文公

60.墨子贏公輸般

61.賢者段開木

62.黃衰微蹴楚恭王

63.智伯索地

64.秦西巴釋鹿

65.晉獻公假道於虞

66.申包胥秦廷之哭

67.天下有三不祥

68.子貢說吳

69.晉獻公得驪女

70.叔孫欺於豎牛

71.蔡女蕩舟

72.齊桓公好味

73.孔子誅少正卯

74.管子以小辱成大榮

75.師曠舉琴撞平公

76.太子建守城父

77.白公勝得荊國

78. 曹沫為魯將兵

79.老子學商容

80.子罕辭玉

81.泯王以大齊亡

82.商秧立法

83.吳起用兵

84.蘇秦善說

85.蘧伯玉寧衛

86.子路以勇死

87.晏子不易其義

88.二桃殺三士

89.齊王建有過人之巧

90.鄒忌一徽

91.趙宣子以束脯免其軀

92.雍門子以哭見孟嘗君

93.徐偃王被服慈惠

94.楚莊王傷文無畏

95.魯人顏闔

96.比干剖心

97.扁鵲治病

98.魏武侯問李克

99.仇由貪大鐘

100.衛姬請罪齊桓公

101.齊簡公釋國家之柄

102.延陵季子聽魯樂

103.慶忌死劍鋒

104.皋陶為大理

105.靈王好細腰

106.百里奚飯牛

107.伊尹負鼎

108.大夫種知強越

109. 晉厲宋康

110.泓之戰

111.宋伯姬坐燒而死

112.淳鉤之劍

113.奚仲為車

114.厘負羈壺餐

三、民間故事

115 .宋人嫁女

116.宋人好善

117.秦牛缺遇盜

118.烏鵲之志

119.齊人盜金

120.尾生守約

121.單豹張毅

四、神話故事

122.女媧補天

123.后羿射日

124.嫦娥奔月

125.夸父逐日

126.共工怒觸不周山

127.神農嘗百草

128.神農勸耕

129.黃炎之戰

130.涿鹿之戰

131.伏羲作卦

132.倉頡造字

133.陽燧取火

五、成語故事

134.削足適履

135.兵不血刃

136.抱璧泣血

137.刻舟求劍

138.竭澤而漁

139.掩耳盜鈴

140.螳臂當車

141.三人成虎

142.塞翁失馬

143.積羽沉舟

144.狐死首丘

145.反裘負芻

146.道不拾遺

147.畏首畏尾

148.兔死狗烹

149.以卵擊石

150.唇亡齒寒

151.抱薪救火

152.高山流水

153.不食周粟

154.移風易俗

155.墨守成規

156.胡服騎射

157.庖丁解牛

158.碧血丹心

159.隋侯之珠

160.膠柱鼓瑟

161.冠蓋相望

162.酒池肉林

163.佝僂承蜩

164.遁世離俗

165.執乾戚舞

166.寢不安席 食不甘味

167.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168.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169.一葉知秋

170.至高無上

171.百川歸海

172.登高履危

173.聲東擊西

174.堅甲利兵

六、季節故事

175.孟春正月

176.仲春二月

177.季春三月

178.孟夏四月

179.仲夏五月

180.季夏六月

181.孟秋七月

182.仲秋八月

183.季秋九月

184.孟冬十月

185.仲冬十一月

186.季冬十二月

七、格言警句

187.以恬養性,以漠處神。

188.善游者溺,善騎者墜。

189.欲剛者,必以柔守之;欲強者,必以弱保之。

190.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然而大不可及,深不可測。

191.漠然無為而無不為,澹然無治而無不治。

192.貴者必以賤號,而高者必以下為基。

193.往古今來謂之於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194.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

195.大寒至,霜雪降,然後知松柏之茂也。

196.君子思義而不慮利,小人貪利而不顧義。

197.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生之準繩也。

198.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199.運籌廟堂之上決勝千里之外

20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201.世異則事變,時移則俗易。

202.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

203.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國之本也;國者,君之本也。

204.重生則輕利。

205.目妄視則淫,耳妄聽則惑,口妄言則亂

206.以恬養性,以漠處神。

207.形勞而不休則蹶,精用而不已則竭。

208.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五聲嘩耳,使耳不聰;五味亂口,使口爽傷

209.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

210.小惡不足妨大美。

211.福莫大於無禍,利莫美於不喪。

212.利則為害始,福則為禍先。

213.守其分,循其理,失之不憂,得之不喜。

214.治身養性,節寢處,適飲食,和喜怒,便動靜。

215.人不國小,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

216.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

217.人有厚德,無問其小節;而有大譽,無疵其小故。

218.禍與福同門,利與害為鄰。

219.積愛成福,積怨成禍。

220.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準繩不能正曲直。

221.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政教有經而令行為上;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舊 。

222.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

223.愚者惑於小利,而忘記大害。

224.因媒而嫁,而不因媒而成;因人而交,不因人而親。行合趨同,千里相從;行不合趨不同,對門不通。

225.貴賤之於身也,猶條風之時麗也;毀譽之於己,猶蚊虻之一過也。

226.神越者其言華,德盪者其行偽。

227.舉世而譽之不加勸,舉世而非之不加沮,定於死生之境,而通於榮辱之理。

228.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謂是與非各異,皆自是而非人。

229.禮豐不足以效愛,而誠心可以懷遠。

230.水擊則波平,氣亂則智昏。智昏不可以為政,波水不可以為平。

231.物莫避其所利而就其所害。

232.仕鄙在時不在行,利害在命不在智。

233.世治則小人守政,而利不能誘也;世亂則君子為奸,而法弗能禁也。

234.天下有至貴而非勢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壽而非千歲也;原心反性則貴矣,適情知足則富矣,明生死之分則壽矣。

235.福生於無為,患生於多欲,害生於弗備,穢生於弗耨。

236.壹快不足以成善,積快而成為德;壹恨不足以成非,積恨而成怨。

237.其施厚者其報美,其怨大者其禍深。

238.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而生物。

239.聖人之道,寬而栗,嚴而溫,柔而直,猛而仁。

240.遍知萬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謂智,遍愛群生而不愛人類不可謂仁。

241.仁者,愛其類也;智者,不可惑也。

242.凡日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員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鮮。

243.吾所謂“無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

244.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

245.走不以手,縛手走不能疾;飛不以尾,屈尾飛不能遠。物之用者必待不用者。

246.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戶。一人相隨,可以通天下。

247.明光之光,可以遠望而不可以細書;甚霧之朝,可以細書而不可以遠望尋常之外。

248.畫者謹毛而失貌,射者儀小而遺大。

249.上求材,臣殘木;上求魚,臣乾谷;上求楫,而下致船;上言若絲,下言若綸;上有一善,下有二譽;上有三衰,下有九殺。

附 錄

附錄一 淮南王劉安其人其事

附錄二 漢武帝與劉安:道不同不相為謀

附錄三 運用智慧 把握命運——《淮南子》中的智慧故事

附錄四 穿越三千年時空,凝望蔡楚文化

附錄五 打撈散失在淮水中的記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