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趕散

洪武趕散

洪武趕散又稱“紅巾趕散”“紅蠅趕散”,發後來故民間稱之為“紅巾軍”、“紅軍”,“洪武趕散”也被稱為“紅巾趕散”或“紅軍趕散”。“

概述

洪武趕散又稱“紅巾趕散”“紅蠅趕散”,發生在明代初期,當時朝廷江南遷移大量人口到蘇北一帶進行墾荒,歷史學家稱之為“洪武趕散”,因朱元璋的部隊頭扎紅巾,故民間稱之為“紅巾軍”、“紅軍”,“洪武趕散”也被稱為“紅巾趕散”或“紅軍趕散”。“紅蠅趕散”則是“紅巾趕散”的訛傳,可能是出於對紅巾軍的不滿而將其暗喻為紅蠅瘟疫的緣故。“趕散”亦被稱作“趕漢”。

洪武趕散洪武趕散

詳述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占領淮河兩岸的大片地域。同年,置淮安府,領海、泗、安東三州,山陽、清河、沭陽、鹽城、桃源、贛榆、天長、盱眙8縣。鏇又以泗州、盱眙、天長改隸風陽府;並降安東州為縣,仍 隸淮安府,以邳州、睢寧、宿遷縣改隸淮安府。時淮安府共轄二州九縣。戰亂使淮安及其周圍地區人口逃斃殆盡,亟待移民充實。同時,江南地區的地主階級人士有很多依附張士誠。 故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項重要措施,是進行強制性的大規模的移民。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遷蘇、松、杭、嘉 、湖諸府之民4000餘戶至臨濠墾田。又移江南民14萬戶於風陽府。泗州、盱眙為交通要道,經明末大亂,人口銳減 ,時均屬鳳陽府,故遷移的14萬戶中,有相當一部分安置於泗州和盱眙。此後百餘年中,又陸續將江南的人民遷徙

到淮安府境。這就是淮安民間傳說中的"紅巾趕散"。如漣水、淮陰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間整族整族地"奉旨"遷來的。其中一族坐的是包鐵頭大船,後人在漣水淮陰"九朱"中以"鐵船頭朱"加以區別。漣水孫氏、張氏,灌南湯氏,以及金湖等地約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為洪武年間從蘇南遷來的。又據民國《泗陽縣誌》載,元末明初 ,由蘇南遷來的有翁、朱、盧、吳等25氏族,其中由蘇州遷來的有21族。

明中葉,實行"中鹽法",晉、徽商來淮業鹽,並就地定居繁衍。漣水望族程氏,"先世本歙人也,明季始遷安東。耀南縣城新安鎮,是明朝中葉安徽新安商人在此興集命名的。高溝地區的汪、程、吳等姓,其先也是安徽歙縣人,也是因經商就地「居的。淮安河下鎮是著名的徽商、晉商聚居地。

在經曆元末戰亂的環境之下,由於長江的阻隔,揚州府的屬縣崇明島並未受到戰火侵擾,得以獲得保全.崇明島位於長江出海口,其沙灘面積狹小,且水道時有變化,所以待戰火停歇,人口紛紛往外遷移.洪武二十五年(1392),崇明島上民無田者2千餘戶,遷往江北,這些居民越江而居,遷入地點多在揚州府的通州,海門縣境.之後,又有500戶無田的縣民,遷到蘇州府崑山縣境內.其實從洪武初年以來,崇明島陸續有對外移民的活動,不同的是所屬政區的變化,洪武七年(1374)以前崇明島隸屬江北管轄,洪武二十五年(1392)以後則與崑山縣同屬一政區.

在洪武初年的揚州府,除了復業的當地居民外,其餘皆為流寓人口,根據現存的地方志及族譜資料,在蘇北地區一帶的民間傳說,他們的祖先是由明初從蘇州閶門遷移而來.泰興縣居民的祖先,多原為皖贛名族於元末之際遷入,而興化縣則有原籍蘇州大姓,於洪武初年陸續遷入興化.其他如寶應,江都等縣望族,都認為祖先是由蘇州遷入,這種原籍附會蘇州的情形,是蘇北移民普遍都有的特殊現象.

從洪武九年至二十六年(1376-1393),揚州府的移民陸續遷入,新增移民總數達14萬人,其原籍來自蘇南,浙北,江西等地.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揚州府74萬人口之中,民籍移民及其後裔約50萬人,除了崇明縣之外,來自蘇州及蘇北,浙北地區的移民占總移民人口的一半,而來自江西與徽州的移民則各占四分之一.

淮安府的移民亦有從蘇州遷入的說法,如泗陽縣的席,唐,吳,朱四姓,即是明初由蘇州的東洞庭山(太湖有東,西洞庭山),崑山,句容,吳縣等地遷入,因此該縣仍存在有關原籍蘇州的廣泛傳聞.然而,明初的蘇州移民似乎未到達淮安府北方,因此沐陽,海州等地,則流傳另一種「洪武趕散」的說法.「洪武趕散」,是由「紅蠅趕散」,「紅君趕散」的諧音轉化而來.雖然「紅蠅」的一種解釋是,因元末戰亂所引起的疾病流行,而使移民們心中留下難以忘卻的印象;但另外一種解釋卻是移民祖先受到洪武帝的驅趕,所遺留下的感嘆.

此外,來自零星的北方移民,特別是山西洪桐縣民有部份遷入淮安府.山東東南地區,原為山西移民遷入的區域之一,而後再輾轉南遷進入蘇北地區,因此有些蘇北地區移民,是為山西移民的後代.這些由山西洪桐移民向外遷徙的移民運動甚為頻繁,從前朝開始乃至於整個明朝,多可發現其蹤跡.

洪武時期江南向江北的移民,大致以當時的黃河為北界,江南移民渡河北上,是明代中期以後的事.

其實奇特的現象還不止一個。今天的鹽城人幾乎都會告訴你祖籍是“蘇州閶門”的,是“洪武趕散”而從蘇南來到蘇北的,這種文化現象與山東人所說祖籍是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的相同。據《鹽城縣誌》所載,朱元璋登基後不久 ,為了報復甦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一帶王府紳民對張士誠的擁戴,遂以移民墾荒為由,將王府40萬人丁驅趕到蘇北,留下了一段眾說紛紜的歷史公案。為什麼幾十萬人都說來自蘇州閶門?吳王闔閭大城奠定了今日蘇州城的規模,蘇州城內有八個門,其中蛇門與盤門都象徵征服越國,使越朝吳之意。齊門面對齊國,意在制服齊國。閶門之意取自“天通閶闔風”,位於城之西,闔閭首先要西破強楚。鹽城人說自己的祖先是蘇州閶門的,這多少反映了洪武趕散的後裔憎恨朱元璋擁戴張士誠的“情結”。此外我們無法解釋幾十萬人都來自蘇州閶門這一歷史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