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萬山

沈萬山

沈萬三,元末明初人,生於元大德十年春正月,公元1306年2月。萬三非其名,而是對他的一種社會稱呼。他本名富,字仲榮,是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家,也是全國首富。他當時的真實稱呼為沈萬三秀。所謂秀,是因為洪武初年民戶服役編冊,名實其資,分人為哥、畸、郎、官、秀五等(元代社會階層即已如此劃分)哥是最下等,秀為最上等,每等之中又各有一二三等,每家頒布發給“戶由”(相當於今日的戶口本)一紙,巨富者謂之萬戶,沈萬三秀,乃秀之第三等也。

基本信息

簡介

沈萬三祖籍是湖州南潯人,元時,其父沈祐始遷徒到蘇州長洲東蔡村

沈萬山連環畫沈萬山連環畫
即現在的崑山周莊東垞,朱元璋稱帝後又遷至南京,不久又把他流放到雲南。元季海運相當發達,比起漕運(即由運河南糧北運)來省錢省力還省時。當時海上的商業運輸業多為私人經營,他們甚至承包國家的軍需和國糧的運輸。沈萬三就曾經是一名大海商(曾秘密協助張士誠徵糧輸送元朝),靠海運發了大財。他常奔走於徽州、太平、池州、常州、鎮江、南京等地的富豪間,販運各種貨物,並且在四鄉八路的城鎮開設有許許多多的店鋪。他家有田產上萬頃,僅因喝酒之需,就專撥出田數十頃;請家庭教師王行,每次寫出一篇文字,即賞予稿金廿兩銀子。南京城一半確是沈萬三修築的。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曾召見沈萬三,命他獻上白金千錠,黃金百斤。修築南京外城時,當時正值府庫匱乏,沈萬三依恃他的富實,表示願與朝廷對半而築,工程同時開工後,結果沈萬三先皇帝三完工而惹朱帝不高興。

沈萬三還不識趣,又申請犒賞全國軍隊每人銀子一兩,總共近百萬兩。於是使得心胸狹窄、出身窮苦的朱元璋由妒而恨:“匹夫犒天子之軍,亂民也,宜誅之”,由恨而萌殺機。朱元璋下令收他重稅每畝九斗三升(平均畝產的一半多)。隨後就藉口沈萬三修築蘇州街道,以茅山石為街石,有謀反心,派兵包圍他家,要殺他。經馬皇后苦苦勸諫,才改將他在明洪武六年流放到雲南,家產充公。明洪武二十五年來到平壩天龍屯堡,明洪武二十六年八月十二,1393年9月仙逝於平越福泉山,享年88歲。後至明弘治十年,1498年由其五世孫沈廷禮,又名沈安,將沈萬三遷葬周莊水墓。南京城東南面有座賽公橋。因沈萬三在南京建造了不少的橋樑,並常以此自誇,他的兒媳沈環不服氣,用私房錢營造一橋,工巧弘麗,勝過公爹所造諸橋,因而名此。關於沈萬三豪富事,民間傳說甚多,有的說他祖上得了地下埋藏的巨額財寶,有的說他有點金法術,有的說他有一隻聚寶盆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財富多到不可勝數,生財聚財技巧高超。提起沈萬山,老南京幾乎沒有不知道的。《明史》馬皇后傳、王行傳和紀綱傳中都提到了他。記載他的軼事和傳聞的筆記就更多了,特別是一談到“聚寶門”(即南京市的中華門),總會和他的名字連在一起。綜合正史和筆記的材料來看,大體是這樣:明洪武初年,有一大富翁,姓沈名富字仲榮,行三。明初稱大富豪為萬戶,因此就叫他沈萬山了。他原籍吳縣,後定居在金陵。他擁有的財富之多確實驚人。“資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富甲天東南”,“後湖中地,乃其花園”,是元朝末年“江南第一富家”。

著名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對沈萬三一生的評價是:中國十四世紀傑出的理財大師。

家庭

沈萬三生有沈金,沈茂,沈旺,沈春鴻,沈香保共五兒四女。“沈萬三”本名沈富,字仲榮。其父,乃自湖州路烏程縣南潯鎮徙居平江路長洲縣東蔡村的沈祐。“沈萬三”之弟名沈貴,字仲華,又號“沈萬四”。沈貴二子:長沈德昌;次沈漢傑,生於延祐七年,卒於洪武四年。漢傑徙居平江路長洲縣之北周莊,二子:長沈玠,次沈瓊。沈玠三子:長沈海;次沈廣;再次沈京華。沈貴次子一支裔緒,見敘於劉三吾《坦齋集》卷下〈沈漢傑墓志銘〉:“[沈]漢傑之先,吳興人,家南潯。其大父祐,始徙今姑蘇長洲之東蔡村,因家焉。二子:長諱富,字仲榮,即萬三公。次諱貴,字仲華,即萬四公。仲華二子:德昌其長,漢傑其次。漢傑復善相土之宜,徙家西之北周莊。至今,蘇州地面(包括市屬諸縣)、寧鎮地區以及浙北、安徽一帶仍廣泛流傳著關於沈萬三的發財、豪奢、田產、經商以及家庭生活諸方面的許多故事、傳說。

沈萬三老家本來在吳興,就是今天的浙江湖州。有兄弟四個,他排行老三,原名叫沈富。也許後來發財就是因為他這個名字。一次家裡遭水災,他媽媽病死了,他爸爸用一條船帶他們哥四個逃荒到了周莊。後來他大哥二哥也死了。
小時候的沈萬三就不太聽話,有一次居然離家出走,也許是因為缺乏母愛的緣故吧。好幾天之後,跑回來跟家人說去蘇州玩了,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反正這次到大城市,讓他見了世面,知道有很多機會可以掙錢。
他們一家人當時在吳興的時候,就算是比較富有,到周莊之後,經過幾年努力,很快成為當地富戶,商人的血統是很難改變的。
家境好了,沈萬三借著地理優勢,開始插手外貿進出口行業,外貿一直是很掙錢的事情,特別是做的比較早的人,沈萬三應該算是比較早做這行的了。不過他並沒有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
當時朱元璋剛剛建國,還是比較窮的時候。流氓出身的朱元璋看上了沈萬三的錢,沈萬三也富到了覺得該參與政治的時候了,當時的南京城估計有一半是沈萬三出錢建的。但是沈萬三畢竟還是缺乏政治頭腦的,南京城將好了,元朝建國了,要開始獎勵三軍將士了。沈萬三提出要代替朱元璋犒勞三軍。這還了得,朱元璋感覺特沒面子,也更應該是感受到了威脅。於是把沈萬三全部家產沒收了,並把他發配到雲南去了。
去雲南的時候,沈萬三帶了五個兒子,分別叫金、銀、銅、鐵、錫,從幾個兒子的名字上可以看出,當時沈萬三也許已經想插手礦產開發了。路上,朱元璋將沈萬三的五個兒子都殺了。
在雲南的沈萬三開始利用茶馬古道做起路地貿易。最後死到了雲南。
這就是中國歷史,先商後政的很少有好下場。

與朱元璋

相傳,朱元璋功下金陵後,準備建都,決定擴建城廓,但當時府庫虛乏,難以在事。朱元璋就找到沈萬山,要他分築一半,結果,沈萬山負責的東南幾城比明王朝負責的西南幾城早完工三天。據傳說,當時有人嫉妒他,講他家有聚寶盆。沈萬山因此惹禍,就聲明築南門時把聚寶盆埋在城下了,不然城就建不起來。聚寶門之名就由此而來。儘管這樣,禍依然沒有躲過。後來,朱元璋還是找了一個藉口,把他流放到邊塞去了。沈萬山是怎樣發財致富的呢?有的說他在無意中得到一個聚寶盆,有的說他掘地得金而致富,比較可信的記載,是說他除了地租和高利收入外,還進行海上貿易,經常“奔走徽池寧太常鎮豪富間,輾轉貿易,致金數百萬。
沈萬山從海外貿易歸來,請皇帝朱元璋吃飯,由劉伯溫當陪客。
朱元璋朝桌上看了一眼說:“沈財主,你為什麼這樣有錢?又為什麼這樣小氣?”
沈萬山張口結舌地望著朱元璋,不知他說的什麼意思,嘴裡囁嚅著:“這這……”
劉伯溫也跟著緊張了起來,不知朱元璋打的是個什麼啞謎。朱元璋這才解釋說:“你今天遠航歸來,宴席正該是非常豐盛才是。怎會既無百姓人家的雞魚肉鴨,又無富貴之家的山珍海味,哪樣菜看上去都不起眼。”沈萬山這才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忙說:“請皇上點一樣菜。”朱元璋手一指說:“請皇帝、宰相吃飯,竟用小毛魚,小得像一卷卷頭髮絲,叫人怎么吃?”沈萬山忙解釋說:“這魚是鮪魚,是日本國的魚,中國沒有。日本人叫它馬骨駱。這魚既使在日本國也是很名貴的。”
沈萬山說得朱元璋白眼直翻,氣歪了鼻子。朱元璋萬萬沒料到自己的指責竟完全暴露了自己是個土二哥的弱點。劉伯溫暗暗嘆氣:唉,沈萬山呀沈萬山,你管他說什麼呢?他說他的,你聽你的,西耳進,東耳出,事情不就完了嗎?這樣只能惹禍上身。傻瓜!
朱元璋還是不服氣,又指著一樣菜說:“看看,這蘿蔔也不切切碎,就這么整塊的放在盤子裡,佐料也沒一樣,粗製濫造!”沈萬山急忙解釋:“這不是蘿蔔,是甜瓜,中國也沒有。出產在幾千里以外的特番里國,又軟又綿,香氣滿嘴,皇上嘗嘗。”朱元璋接連碰了兩個釘子,這回學乖了,不想再問了。劉伯溫乘機喊了起來:“上酒上酒。”僕人趕緊拿起酒壺,向三人的酒杯中斟酒。朱元璋一看,嚇得大叫起來:“沈萬山,你怎敢用雞鴨血來當酒給朕喝?”沈萬山已經掌握朱元璋這個鄉巴佬的多疑的特點了,馬上把酒杯端起來,在朱元璋眼皮下亮了亮,然後喝了一口說:“皇上,這是紅葡萄酒,中國也沒有,產於歐羅巴。”
宴會終於開始了。桌上的佳肴全來自世界各國的名點名菜,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僕人們忙著上菜,酒桌前的水榭上歌妓們跳著歡樂的舞蹈。酒過三巡,沈萬山手一揮,歌妓們全撤了下去。沈萬山說:“皇上,這些舞蹈都是我們中國的,早已看厭啦!這次我從外國帶回來一套波斯舞,請二位大人欣賞。”說完手又一揮。
激越的手鼓聲從兩墀傳來,仿佛萬馬奔騰的蹄聲震撼著大地,伴隨著清脆的銀鈴聲,直向秉燭軒衝來!三位觀賞者頓時被震攝住了,屏息凝神地注視著前方。水榭上突然一道悅目的閃光,那是一個女人的身體,在千變萬化的舞姿中,進入了三人的視線。那女人頭戴花帕小帽,帽沿上一圈小鈴鐺。腦後數十根細辮如瀑布般飛灑著。兩道濃眉間點著鮮紅的圓痣。上身只有兩個巴掌大的紅圓罩,遮著兩半個豐滿的乳房。下身的彩裙是五顏六色的長條布圍在腰間,飛鏇時四面飄散,透出了裡面鮮紅的三角褲頭。這種靠天然美麗的身段來展示舞姿,與中國傳統的靠五彩繽紛的衣裙來吸引觀眾,則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沈萬山看得雙眼笑成一條線。劉伯溫與朱元璋則被這異國情調驚得目瞪口呆。
鼓聲慢慢地減緩了,女子輕轉柔步,那細軟的腰肢,捲曲的身體,在如透明般晶亮光滑的皮膚下,好像根根柔骨都若隱若現。比大理石還要晶瑩的身體,白裡透紅,幾乎整個暴露在燈光下,在婀娜輕盈的舞蹈中,產生了追魂攝魄的魅力,牢牢地吸引著三位觀賞者。
她的手腕和腳踝都繞著一圈小鈴鐺,隨著舞蹈發出“叮鈴鈴”的清脆的響聲,與沉悶的鼓聲穿插在一起,產生了相映成趣的效果,使三位觀賞者更加迷醉了。
舞蹈結束時,那女子彎腰鞠躬,贏得了三人一片掌聲。
朱元璋問:“這女子是中國人嗎?”沈萬山說:“不是,是波斯國的舞女,我賣下來了。”朱元璋問:“是給朕的禮物嗎?”沈萬山慌了說:“不,我愛她。”朱元璋聽了滿臉的怒氣。劉伯溫在一旁想:完了,沈萬山死定了!
果然不久朱元璋找了個藉口,把沈萬山充軍到雲南去了。

聚寶盆

三山街考古挖出秘密,宋朝南京家家有聚寶盆

沈萬山與聚寶盆沈萬山與聚寶盆

三山街挖出了宋朝“聚寶盆”!昨天上午,記者聞訊立即趕去大飽眼福。不過,見過“聚寶盆”的真容後,記者腦海中原本的聚寶盆形象就此“轟然倒塌”。
聚寶盆的傳說在南京流傳甚廣。明初沈萬三因從秦淮河裡撈得了聚寶盆而致家財百萬,幫助朱元璋修了半個南京城。後來城南一座城門屢造屢塌,沈萬山無奈才把這個聚寶盆埋在城基下,方才建成了今天的中華門(舊稱聚寶門)。然而傳說歸傳說,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的聚寶盆,以至於今天被開發成旅遊紀念品的聚寶盆千奇百怪。那么這個宋代出土的聚寶盆是怎么一個模樣呢?
在臨時文物修復室里,記者看到了它:灰不溜秋其貌不揚,圓形敞口約莫臉盆底大小,撇腹,平底,僅僅在口部上了一圈醬色釉,還滴滴答答流下來老長。這不就是一個普通的平底陶瓦盆嘛!考古專家王濤笑而不語,將陶盆底面向記者。奇了,盆底中央還有個溜圓的小洞。“這哪是普通陶瓦盆,而是宋代老百姓堂前的聚寶盆啊。”王濤說。盆底有洞如何聚寶?王濤將和它一起出土的一枚宋代小銅錢放在裡面,但聽得哐啷一聲,卻不見漏出,原來這小洞剛好比銅錢小了一圈。王濤向記者介紹,宋代城市商業發達,市民皆知“融通天下方可生財”的道理,因此宋人並不以“只進不出”為聚寶真諦,而是認為錢應當流動起來,在此基礎上寬進嚴出,方可源源不斷地“聚寶”。這種“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聚寶理念也正和儒家思想相統一,古人的睿智令記者肅然起敬。
王濤向記者介紹,在堂前放聚寶盆祈福迎祥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民俗,文獻多有記載,而此番見到南京城裡的聚寶盆實物還是首次。有意思的是,三山街一帶在宋代是市井繁華之所,此次發現的聚寶盆數量非常多,大小雖不一,但樣子花紋都是大同小異,可見當時家家都有這么一個擺設。看多了各色金光閃閃鑲滿寶石的現代聚寶盆,記者還真對這1000年前土頭土腦的聚寶盆有些看不慣。王濤笑言,其實中國陰陽五行有“土生金”之說,而古書里最早介紹沈萬三傳說的《挑燈集異》中,描述的聚寶盆就是一個普通瓦盆。只是今人愛屋及烏,把裝滿金銀的聚寶盆也臆想成黃金打造的了。

發財原因

大致有"墾殖說","分財說"和"通番說"三種。
一、墾殖說。許多史料上都有記載,但真正完善地提出這一說法的是崑山文管會陳兆弘在"明代經濟史學術討論會"上發表自的《明初巨富沈萬三的致富與衰落〉一文。文中重點提出,沈方三從"躬稼起家"繼而"好廣闢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資巨方萬,田產遍於天下。"沈萬三依靠墾殖發富,乃至成為豪富,號稱江南第一。
二、分財說。有人認為,"沈萬三秀之富得之於吳賈人陸氏,陸富甲江左…盡與秀"。(《周莊鎮志》卷六.•雜記),又有人說"元時富人陸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對其治財者二人,以資產付之","其一即沈萬三秀也,(楊循吉《蘇談》)。總之,沈萬三是得到了吳江汾湖陸氏的資財,才成為江南巨富的。
三、通番說。據《吳江縣誌》載,"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著名歷史學家吳晗也說:"蘇州沈萬三一豪之所以發財,是由於作海外貿易。"這說明沈萬三是由於把商品運往海外貿易,才一躍而成為巨富的。

事實上,沈萬三之所以成為江南巨富,以上三個因素缺一不可,是密切關聯的。如果說沈萬三"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業弗替;嘗身帥其子弟力穡,"說明他有了立業的根本。沈萬三得到了汾湖陸氏鉅資,更由於“治財”有方顯示了他出色的"經濟管理"的才能?才有了致富的本錢和關鍵。他有了這樣的鉅資後,一方面繼續開闢田宅:另一市面他把周莊作為商品貿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硯江(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入走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帶的絲綢、陶瓷、糧食和手工業品等運\往海外,開始了他大膽地"競以求富為務"的對外貿易活動,使他迅速成為"資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沈萬三就是從貿易中賺下的一部分錢,購置田產,另一部分錢作經商的資本。所以說,沈萬三是以墾殖為根本,以分財為經商的資本,大膽通番;而一躍成為巨富。周莊"以村落而闢為鎮,實為沈萬三父子之功。"
沈萬三富得連朱元漳都眼紅;但在遭受朱明王朝三次沉重的打擊後,又很快衰落了。
第一次打擊是在明洪武六年(西元1373年)前後。據《周莊鎮志》記載,"《明史。馬後傳》洪武時,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分之一,請稿軍,帝忍日:匹夫稿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後諫日,不祥之民,天將誅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戌雲南。"

除沈方三充軍雲南之外,他的第二個女婿餘十舍也被流放潮州。在此之前,沈萬三除築洪武門至水西門城牆外。還以龍角貢獻,並獻有白金二千錠,黃金二百斤,甲土十人。甲馬十匹,建南京廊廡、酒樓等。這次打擊不僅使沈家失去了沈萬三這個當家人;而且富氣也減去了大半,可謂人財兩空。不僅如此,沈萬三當時被捕時,周莊鎮上株連甚多,有盡誅周莊居者之說。幸虧鎮人徐民望不避斧鉞,台御狀至京城:才救下周莊全鎮老小。
第二次打擊是在明洪武十九年(西元1386年),洪武十九年春,"兄至以戶役故,縲*赴秋官時伯熙亦獲戾京師,適與兄同系獄"(《周莊鎮志卷三。冢墓)。這次沈萬三子沈旺的兩個兒子沈至、沈莊(伯熙)又為田賦坐了牢,伯熙當年就死在牢中,後移葬於周莊杏村。這樣,從根本上動搖了沈家的基業。
第三次汀擊是在洪武三十一年(西元1398年)。"奏學文與藍玉通謀,詔捕嚴訊,誅連妻女,及其仇七十二家,\"洋武三十一年二月學文坐胡藍黨禍,連萬三曾孫德全六人,並顧氏一門同日凌遲"(《周莊鎮志》卷六•雜記),這次沈萬三女婿顧學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餘人全都被殺頭,沒收田地,可謂是滿門抄斬了。沈萬三苦心經營的巨大家業,急劇地衰落了。"沈萬三家在周莊,破屋猶存,亦不甚宏大",沈家大族遭受如此三次沉重的打擊,只能家破人亡。
就這樣,號稱江南第一豪富的周莊沈萬三,由興盛走向了衰落,但他畢竟是一個值得研究和借鑑的人物,他在周莊的遺蹟,也使中外旅遊者及專家學者深感興趣。

沈萬三故居

沈萬三故居位於馬道街5、7、9號。沈萬三又名沈秀,是明初江南首富,原籍為浙江湖州南潯。洪武三年(1370年),輸糧京師,明太祖親自召見,故其名聲一時。為明太祖修建南京城,他捐了大量資財。《明史·馬皇后傳》記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分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之軍,此亂民也,宜誅之。’後曰:‘其富敵國,民自不詳。不詳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戍雲南。”

沈萬山沈萬三故居

沈萬三因得罪朱元璋被流放邊疆,但是他資助南京城牆建設的故事仍然在民間廣為流傳,是一位傳奇式的歷史人物。南京是沈萬三從事商業活動的主要地方,他在城內外建有多處宏麗的住宅和花園。據傳白酒坊、堆草巷、油坊巷等處都為沈家房宅後院。沈萬三遷徙京師應天后,居住在馬道街一帶,《東城志略》記載:“馬道街,相傳富民沈萬三居此。”沈萬三家產被籍沒後,均作官署。

《新增格古要論》記載:“洪武初,抄沒蘇人沈萬三家。條凳、椅桌,螺鈿剔紅最妙,六科各衙門猶有存者。”沈萬三故居在太平天國期間為贊王府。7號院內尚存贊王府巨形石鼓一座、楠木大廳和兩進小樓。大廳抬梁式結構,面闊四間,門磚雕刻精緻。廳後兩進樓房,屋頂未曾動及。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城南老區,有43路公交到馬道街,進出交通較便利,目前和該區其它旅遊景點旅遊聯繫較少。

南京市旅遊重點工程沈萬山故居外部綠化、內部裝修等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建成後的沈萬山故居將成為秦淮河沿岸旅遊的又一個新亮點。在9月22日屯堡文化藝術節開幕當日,沈家大院將揭牌開放,沈萬三後裔也將與中外媒體記者見面。

據傳,明代江南巨富沈萬三“富可敵國”。沈萬三與貴州關係何在?《東方》文化周刊記者、江蘇民俗學家扎西劉用近7年的時間,七下雲南,五走貴州,通過多方考證調查,在平壩縣天龍屯堡發現了沈萬三長子沈茂後裔,從而解開了“沈茂洪武年間全家躲難充軍,就此在人間蒸發”這一600多年來的歷史謎團。此外,在素有“中國第一水鄉”之稱的周莊與天龍屯堡兩地沈萬三後裔還將互送同根鎖,兩地政府部門將結成“旅遊姊妹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