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氏吳萸

波氏吳萸

波氏吳萸(變種)為芸香科落葉灌木或喬木。生於海拔700-2900米的生於山坡草叢或林緣,有栽種。屬藥用植物,果實入藥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等功效。此外,葉可提黃色染料。小葉薄紙質,葉背僅葉脈被疏柔毛。雌花序上的花彼此疏離,花瓣長約4毫米,內面被疏毛或幾無毛;果梗纖細且延長。分布於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湖南西南部、貴州東南部。是中藥吳茱萸的藥材基源之一。性味主治:辛;苦;熱;小毒。主治胃腹冷痛、噁心嘔吐、泛酸噯氣、腹瀉、蟯蟲病;外用治高血壓、濕疹。

基本信息

簡介

波氏吳萸(變種)為芸香科落葉灌木或喬木。生於海拔700—2900米的生於山坡草叢或林緣,有栽種。屬藥用植物,以其果實入藥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氣、溫中燥濕、驅蟲等功效。此外,葉可提黃色染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波氏吳萸(變種)
別稱:疏毛吳萸、吳萸(雲南),毛脈吳茱萸(中華本草)、吳茱萸
分類系統:恩格勒系統,1964

形態特徵

波氏吳萸(變種)(學名: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落葉灌木或喬木。小葉薄紙質,葉背僅葉脈被疏柔毛。雌花序上的花彼此疏離,花瓣長約4毫米,內面被疏毛或幾無毛;果梗纖細且延長。小枝紫褐色;幼枝,葉軸及花序軸均被銹色絨毛;裸芽被褐色長絨毛。葉單數羽狀複葉,對生,全緣或有不明顯的鈍鋸齒,有粗大腺點。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雌雄異株。蓇葖果紫紅色,具粗大腺點,頂端無喙,種子1,黑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7—8月。

地理分布

分布於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湖南西南部、貴州東南部。雲南分布於滇中、滇西、滇東北、滇東南。長江以南各省有分布。有栽種。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冷、乾燥。以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和腐殖質壤土栽培為宜;低洼積水地不宜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分株、扦插繁殖。種子繁殖:取樹勢健壯、結果多的植株,待果實成熟後來收,明乾,切忌日曬,否則易使種子失去發芽力。春播,於3月下旬-4月上旬,用條插法,按行距15-20cm開條溝,深3-5cm,將種子均勻播入,薄覆細土,蓋草一層,澆水保濕。現因繁殖速度慢,放生產上已少用。分株繁殖:12月下旬,可在母株旁距0.6m處,將側根的表上刨開,露出較粗的側根,每隔7cm左右砍一傷口,再覆土,施糞肥。春季傷口處長出幼苗,待幼苗長大後,即可與母株分離。扦插繁殖:枝插法,11-12月或1-2月植株萌芽前,剪取1-2年生健壯枝條為插穗,長20-25cm,具3-4個芽,兩端剪成斜面,扦插手苗床,露出地面5-10cm,覆草一層,注意澆水,遮蔭。扦插後約1-2個月生根。第2年苗高30cm移栽。根插法,選樹齡4-6年,於2月上旬前後,選較粗壯的側根,截成15-18cm的小段作插穗,按行株距15cm×15cm開穴,每穴斜插一段,覆土,澆水。育苗第二年就可移栽,定植移栽時間3-4月或11-12月,按行珠距(1.5-2)m×(1.5-2)m開穴,穴徑60cm,深45cm,施入腐熟廄肥,幼苗根部蘸黃泥漿後栽種,覆土,壓實,澆水。

田間管理

每年需中耕除草,結合施追肥2-3次,早春萌芽前追施人糞尿,孕蕾前再施1次。開花後增施肥,可防止落果,促進種子飽滿成熟。整枝修剪,幼齡樹離地面80cm處打頂,促使形成一定的樹冠;成年樹要剪除重疊枝、下垂枝、枯枝、病蟲枝、老弱枝。修剪工作可在落葉後進行。並要培土保暖防凍。移栽後幼齡樹行間可套種花生、薯類、大豆除蟲菊等。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煤煙病,5-6月殺死傳染病源,可噴1:1:200信的波爾多液。鏽病,5月中旬發病時噴波美0.2-0.3度石流合劑或25%粉銹寧100倍液。還有樹脂病等為害。蟲害有褐天牛,7-10月為害,幼蟲蛀人樹幹,蛀食木質部,可用人工捕捉。橘風蝶,3月幼蟲咬食芽、嫩葉或咬成缺刻與孔洞,可噴Bt乳劑300倍液。另有蚜蟲、紅蠟介殼蟲等為害。

功效說明

溫中,止痛,理氣,燥濕,治嘔逆吞酸,厥陰頭痛,髒寒吐瀉,脘腹脹痛,經行腹痛,五更泄瀉,高血壓症,腳氣疝氣口瘡潰瘍,齒痛,濕疹黃水瘡

歷史來源

吳茱萸始載於《本經》,列入中品。其性熱味苦寒,有散熱止痛、降逆止嘔之功,用於治療肝胃虛寒、陰濁上逆所致的頭痛或胃腕疼痛等症。

春秋戰國時代,吳茱萸原生長在吳國,稱為吳萸。有一年,吳國將吳萸作為貢品進獻給楚國,楚王見了大為不悅,不聽吳臣解釋,將其趕了出去。幸虧楚國有位精通醫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吳萸,並種在自家的院子裡。一日,楚王受寒而舊病復發,胃疼難忍,諸藥無效。此時,朱大夫將吳萸煎湯治好了楚王的病。當楚王得知此事後,立即派人前往吳國道歉,並號召楚國廣為種植吳萸。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朱大夫的功勞,楚王把吳萸更名為吳茱萸。

臨床套用

①治療高血壓病將吳茱萸研末,每次取0.6~1兩,用醋調敷兩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一般敷12~24小時後血壓即開始下降,自覺症狀減輕。輕症敷1次,重的敷2~3次即顯示降壓效果。
②治療消化不良取吳萸粉2.5~3克,用食醋5~6毫升調成糊狀,加溫至40℃左右,攤於2層方紗布上(約0.5厘米厚),將4周折起;貼於臍部,用膠布固定。12小時更換1次經治20例,痊癒18例,好轉1例,無效1例。

初步觀察,本法有調節胃腸功能、溫里去寒、止痛及幫助消化等作用。

對胃腸功能紊亂所致的腹瀉效果較好,對細菌感染所致的腹瀉配合套用抗菌素可產生協同作用。
③治療濕疹、神經性皮炎吳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調成30%(甲種)和20%(乙種)兩種軟膏;再取30%吳茱萸軟膏和等量氧化鋅軟膏調勻,配成複方吳茱萸軟膏(丙種)。

對亞急性和一般慢性濕疹,及陰囊濕疹在亞急性期或早期者,採用乙種軟膏;對多年慢性陰囊濕疹則採用甲種軟膏;嬰兒濕疹採用丙種軟膏。局部搽藥,每日2次。對神經性皮炎先搽甲種軟膏,再配合熱電吹風,每日1次,每次20分鐘,然後用比皮損略大的膠布塊貼牢。
④治療黃水瘡將吳茱萸研粉用凡士林調製成10%軟膏,局部塗擦,每日1~2次。擦藥前先用溫水洗淨患處:治療12例,一般4~6次即愈。
⑤治療口腔潰瘍將吳茱萸搗碎,過篩,取細末加適量好醋調成糊狀,塗在紗布上,敷於雙側湧泉穴,24小時後取下。 

化學成分

果實含吳茱萸鹼、吳茱萸次鹼等,此外含揮髮油;樹皮含吳茱萸內脂;葉含去氫吳茱萸鹼。

藥用價值

中藥名:吳茱萸

來源:為芸香科植物疏毛吳萸(毛脈吳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乾燥近成熟的果實,為中藥吳茱萸的藥材基源之一。

性味主治:辛;苦;熱;小毒。主治胃腹冷痛、噁心嘔吐、泛酸噯氣、腹瀉、蟯蟲病;外用治高血壓、濕疹

芸香科、吳茱萸屬植物

吳茱萸屬(Euodia J.R.et G.Forst.),芸香科,45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25種,產西南部至東北,其中吳茱萸E. officinalis Dod的果實入藥,有溫中,止痛,理氣,燥濕的功用。灌木或喬木;葉對生,單葉、3小葉或羽狀複葉;小葉全緣,有油腺斑點;花小,單性異株,排成腋生或頂生的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萼片和花瓣4(5);雄蕊4-5,著生於花盤的基部;子房深4裂,4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由4個、革質、開裂的成熟心皮組成。(參閱黃成就的“中國芸香科植物初步研究(一)”,栽植物分類學報第6卷,第1期,85-132,1957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