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文廟

泉州府文廟

泉州府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蹟之一。泉州府文廟始建於唐開元末年,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孔廟於此,982年(太平興國七年)建為州學,後又遷他處,1109年遷回,1137年(南宋紹興七年)重建。其建築規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築形式的孔廟建築群;歷史悠久,規制完整,氣勢宏大,文化內涵豐厚,是東南地區名聞遐邇的最大的文廟建築群;布局勻稱,建築優美,造型獨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閩南古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

基本信息

簡介

泉州府文廟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學,始建於唐,宋太平興國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建築格局宏偉,殿宇壯麗,為江南較大的文廟建築群,建築風格在全國現存孔廟中罕見。泉州府文廟坐落於泉州市鯉城區。前身為唐代開元末年在泉州衙城右修建的“魯司寇廟”[1],北宋太平興國初期,遷址修建到現今地址,並建學府。[2]該廟主要祭祀的為孔子,大成殿內陳列有古代祭祀孔子的禮器,並收藏有許多泉州古代文化名人的遺物。是研究古代泉州文化的重要遺蹟。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泉州府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建築規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築形式的孔文廟一景(1張)廟建築群;歷史悠久,規制完整,氣勢宏大,文化內涵豐厚,是東南地區名聞遐邇的最大的文廟建築群;布局勻稱,建築優美,造型獨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閩南古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府文廟位於市區繁華的商業區中心地段,鯉城區中山中路泮宮內。始建於唐開元末年,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孔廟於此,七年(982)建為州學,後又遷他處,大觀三年(1109)遷回,南宋紹興七年(1137)重建。

建築

泉州府文廟泉州府文廟
主體建築大成殿為典型的宋代重檐廡殿式結構。面闊7間35.3米,進深5間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結構,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盤龍檐柱8根,風格古樸,在全國現存文廟中甚屬罕見。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蓮、復蓮、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輝綠岩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兩旁古榕垂蔭,庭外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橋,梁式石構,中部拱起,兩邊有石構護欄。大成殿前東西兩側築有東廡和西廡,全長112米,寬10米。兩廡前正中為大成門三開間,二進深,左為金聲,右為玉振,三門聯成一體,寬60米,深10米。門外為露埕寬66米,深60米,可容數千人,左右為禮門、義路。西面臨中山街建有泮宮門。廟東有明倫堂七開間,寬36.8米,五進深21.4米,前有寬深36米的露庭,東西兩書齋,庭前有方池寬29米,長43.8米,中有4米寬的石橋,圍以石護欄。外為育英門,再往東原存有尊經閣和名宦、鄉賢祠等建築。文廟內設有“泉州府文廟文物陳列館”、“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泉州古代教育展覽館”。泉州府文廟文物陳列館

設在大成殿內,正中有孔子塑像,兩旁有四配十二哲畫像。主要文物有傳世祭孔樂器、舞器、禮器等。其中六件青銅豆鑄有“乾隆十一年台灣知府蔣元樞捐造,貢生蔣鴻皋監製”和鑄有“同治六年五月鑄,州同御即造,訓導鄭秉經郊行李樹監鑄”及“台灣北路淡水同知嚴金清謹制”的銘文編鐘。是研究泉州文廟與台灣文廟的歷史淵源關係的實物資料。“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設在文廟西廡,陳列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文化名人三十八位。這些人物從各個歷史時期反映出泉州人文薈萃、人傑地靈,在政治、文化、經濟、軍事以及海外交通、國家統一等領域為社會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貢獻。展品使用現代彩色臘像工藝製作,配以精製各時代服飾,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泉州古代教育展覽館”設在文廟東廡,陳列自晉代中原士人徙泉後,帶來中原文化,家塾興起,宋代文廟大門(1張)泉州除府學外,各縣均建有縣學,書院林立,如雨後春筍,時有“十室之間,必有書舍”,稱譽為“海濱鄒魯”。該館陳列展出圖文並茂,以大量翔實照片反映教育歷史的遺蹟和遺存,還有碑刻、課本、科舉試卷、牌匾、楹聯等實物資料,展現當時社會教育的縮影。

歷史

泉州府文廟泉州府文廟
唐開元末年,泉州孔廟名為魯司寇廟,址在府衙城右。五代,改為宣聖廟,址同上。

宋太平興國初(976-984)遷建泉州崇陽門外之東南,即今址。

大中祥符二年(1009)遷建於育材坊,去舊學西北。

大觀三年(1109)復遷建於原址崇陽門外。

紹興七年(1137)就原址重建左學右廟,增舊基高二尺余,中為先師殿(大成殿),殿前東西廡。殿左為明倫堂,明倫堂後為議道堂,前為東西十二齊。殿堂南面築有方池、學池。前為藏書閣、廨宇、庖廩悉備。又化贖庚門舊址門西向,門內鑿河浚池以通巽流,築石橋以納潮汐。

嘉泰元年(1201)再建欞星門,辟武齊

嘉泰四年(1204)增置官書三千五百餘本。

鹹淳(1265--1274)中,殿毀,又重建。

元大德三年(1299)。重修明倫堂。

大德十年(1306)整治學校,修大晟樂

至治元年(1321)塑兩廡從祀像,築杏壇於欞星門前。

至正初(1341—1349)造大晟,鑄禮器。

九年(1493)大風髮屋,稍作修葺。

嘉靖三年(1524)擴廣泮池,浚堙塞以通潮汐,易濠南居民,辟路通通淮大街。

萬曆三十七年(1609)地震,殿堂兩廡圮又重修。

萬曆四十年(1612)改泮池為園如右官之制。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大修大成門,內外及兩廡前柱皆易以石,作金聲、玉振二門石匾,移建崇聖祠於禮殿東北。

康熙二十七年,雍正五年,乾隆三年共頒發“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與天地參”三匾,後又有嘉慶帝“聖集大成”,道光帝“聖協時中”,鹹豐“德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光緒“斯文在茲”等。

泉州府文廟,自唐始建已歷千百年風雨,屢壞屢修。至民國初,泉州籌建平民國小,校址借用孔廟兩廡及金聲玉振門內,以培養子。建國後,又借用大成殿為市糧食倉庫。東西兩廡仍作學校使用,東廡改建為教室。明倫堂為圖書館使用。七十年代孔廟轉為青少年宮管理使用,明倫堂歸市文管會管理。1985年在孔廟大成殿建泉州市博物館,創為“泉州府文廟文物陳列室”。同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改革開放以來,在泉州市委、市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支持下,修復泉州府文廟,恢復一個完整的古代泉州歷史文化建築群被擺上議事日程。1997年底,經市府常務會研究決定,搬遷市青少年宮、中菜市場等20多家單位和住戶。2000年市委、市政府拆巨資修建文廟建築群及擴建文廟廣場,逐步恢復原有的歷史風貌,修復和恢復一個較為完整的古代泉州文廟歷史文化建築群。2002年12月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管理處正式成立,2004年12月22日博物館遷往新館,文廟管理處正式接管文廟主體建築。2004年12月23日對文廟泮池、學池進行清淤,清理池底、維修池畔、修繕泮橋。2005年1月從蘇州引進一套較為完整的仿真仿古編鐘、編馨和祭孔禮器、樂器、祭器。根據泉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我們將加強各項環境整治,完善府文廟古建築群體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充分發揮文廟文物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努力重現與塑造府文廟古建築群體的肅穆與輝煌。

泉州府文廟始建於唐開元末年,當時的宰相張九齡題匾“魯司寇廟”。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文廟於此,其後幾經修繕,左學右廟,規制逐步完整,規模不斷擴大,占地面積近百畝,形成了以儒學為中心的中華傳統文化在東南沿海乃至東南亞地區廣為傳播的重要基地。是東南地區最大的文廟建築群。2001年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福建省兩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廟之一。文廟內大成殿的重檐廡殿式結構是泉州目前惟一存在的這種建築結構,這種結構代表了當時最高建築規格。國家文物局羅哲文、單士元及黃景略等專家幾次考察文廟之後認為,大成殿基本保存了宋代結構,為福建省少見。

建築規模

泉州府文廟建築規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建築形式的孔廟古建築群。主體建築大成殿為典型的宋代重檐廡殿式結構。殿身為斗拱抬梁式結構,整座大殿用48根白石柱乘托,有石雕盤龍檐柱八根,大成殿正中有孔子像,樑上懸掛有清康熙帝御書“萬世師表”。大成殿東為崇聖殿,名宦祠、明倫堂。廟內宋太守題詩的夫子泉井等諸多文物保存完好。這些建築物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廟建築群。主體建築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闊七開間,進深五間,為典型的宋代重檐廡殿式、抬梁式木構架,斗拱層疊,梁枋縱橫,雕飾有小龍、飛禽走獸、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欄,下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築有元代石橋,橋面鋪72塊長方形條石,代表孔子的72個得意門生;東西為兩廡,前為大成門、金聲玉振門。東畔明倫堂,為文廟現存主要附屬建築,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橋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宮及鄉賢名宦祠、狀元祠十餘座。廟內陳列資料十分豐富。大成殿正廳中央供奉著孔子聖像,東西兩側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陳列祭孔禮器、樂器和泉州歷代名人遺著遺物等文物共500餘件。靈星門鄰塗門街地段,原為府文廟建築群範疇,後闢為另用。為了完整保護文廟建築群,2000年,泉州市委、市政府作為重點工程,投資1.2億元,拆遷菜市場及三個企、事業單位,建成文廟廣場,既有效保護遺址,又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場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