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那遺址

沈那遺址

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小橋西北沈那台地上、湟水及其支流北川河交匯處的二級階地上,北起陰坡,南至墳墓溝,西臨亂溝,東部台下即為寧張公路,占地約1.2萬平方米。遺址地面散布有古陶片、石器和灰燼。斷崖處暴露墓葬和居住遺址。1991-1992年對部分遺址進行試掘,發現齊家文化房屋遺蹟、墓葬和文物。該遺址以齊家文化居住遺存為主,還有少量的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和卡約文化遺存。從現有資料看,沈那遺址是我國迄今發現面積較大,文化層堆積較厚,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保存現狀較好的多種文化並存地點之一。 沈那遺址是我國著名考古學家、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於1948年發現的,並出土過多件文物精品。目前沈那遺址的發掘整理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2006年05月25日,沈那遺址作為新石器至青銅時代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距今約4000-300年遺址保存完整。

遺址簡介

沈那遺址介紹沈那遺址介紹
沈那遺址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小橋大街毛勝寺西台地上。台地東鄰小橋大街,西有一條洪溝與大西山山坡相隔,洪溝內有泉,泉水由北向南流(原注入湟水,現已斷流),北部有條東西向的大溝,俗名瓦窯溝,小橋大隊國小校園北牆緊貼台地南緣斷崖。總面積約400×250米,呈長方形。台地西、北、南三面較整齊,東側中部有一缺口(封閉形小溝,當地稱為小瓦窯溝)。西部中段,因引水灌田塌陷,後經平整成約40×40米、低於台地約2米的梯田。台地東南建有變電站及家屬院,小瓦窯溝北部有5處民居,其餘皆保存原貌。

整個台地都是古代文化遺存,無空白。東北部為馬家窯文化區,面積約50×50米,北端有少量的卡約文化遺蹟,其餘皆為齊家文化遺存。台地原為旱作麥田,後改為水澆地,並先後多次經過平整,原覆蓋土及文化層上部被破壞,部分裸露,其中以台地中部為甚。整個台地到處可見陶片、雜骨及零星的石器,崖坎處及東部小瓦窯溝斷崖暴露有灰層、灰坑及多處白灰面房屋遺蹟,文化堆積厚達200厘米以上。

歷史文化

1992年和199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西寧市文物管理所曾對沈那遺址進行試掘,共揭露面積2000平方米,發掘清理區主要在台地西南邊緣。清理房屋5座,灰坑10個,墓葬8座,出土各類文物約萬餘件(包括陶片)。

文化堆積層大體分上下兩層,上層遺物中以加砂粗陶片較多,下層遺物泥質紅陶片較多。陶器製作精細、火候高、胎質堅硬而薄,陶器器形繁雜多樣,計有罐、瓮、盆、尊、鬲、拼盤器(將大口平底罐切成四瓣燒制)等。

出土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鑿、石壁、石鏃、盤狀器,其中以盤狀器最多。另外還出土有少量骨錐、骨針、骨鏃及一件大型銅矛。

有3座房屋是白灰鋪地、粉牆的白灰面房屋,都近似方形,半地穴式,門向西開,室內中間有一圓形灶,地穴四角各有弧度。牆面白灰厚薄均勻而細膩,地面白灰厚約4-5厘米,表面光滑而堅硬。兩座無白灰設施,一座為圓形,門向南開,半地穴式;一座為方形,房屋四周及室內有不規則排列的柱洞,室內地面為深褐色土鋪墊,灶在室外呈簸箕形。其餘因擾亂較甚,具體結構不清。灰坑大多為圓形平底,坑壁略向內弧、口小於底。基葬有四座在兩座白灰居住房屋之間排列,皆為長方形土坑墓,單人葬,隨葬品極少。沈那遺址面積大,文化堆積厚,內涵極為豐富。

從試掘情況看,以齊家文化遺蹟、遺物最多,是一處齊家文化時期較大的部落遺存。遺址保存基本尚好,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