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漢生

沈漢生

沈漢生,1944年生於武漢。於1988年提前退休,經商賺錢繼續蒐集關於辛亥革命的文物,總計達1500件。成功申請開辦湖北省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辛亥首義鐵血博物館。

基本信息

珍藏文物

他有1500件私人藏品

沈漢生沈漢生
劍長約1米,通體呈古銅色,劍柄鏤刻有梅花圖案,劍鞘盤繞金色花紋,劍身刻有一行小字“民國十年,孫文”。“這是我的鎮館之寶!”每當參觀者走近這把鎏金梅花所在的展台,沈漢生就禁不住興奮地介紹。

讓沈漢生感到自豪的,還有他另外的1500多件藏品。他家裡僅有關孫中山先生的文物就有100多件,其中有黎元洪在1912年送給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的紅木匾額,孫中山、黃興、胡漢民等人在1912年以前來往的信函,還有“孫中山”三字天然奇石等。

除了辛亥革命時期的實物,沈漢生還有明朝和清朝末年的重要文物,如明朝皇帝的龍袍、康熙皇帝的聖旨等。還有黃興作為起義軍隊軍事首腦用的帥印,南京國民政府雙十節圓會徽……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館長孫霄說:“這次展出的藏品,有不少世界頂尖級的文物。”

他有個私人博物館
對於擁有如此多文物的人,別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人一定是大富翁。但事實正好相反,沈漢生是個“窮人”,他和愛人現在全靠他每月475元的退休工資過活。他的“辛亥首義鐵血博物館”是一個特批的博物館:一個沒有地址的博物館。因為他沒錢籌建博物館,文物全放在自己家裡,博物館館長、辦事員、講解員,全是他一個人。

2001年,他帶著300多件文物到北京展覽,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史樹青等三名專家在鑑定書上寫道:除幾幅傳世書法和個別展品外,未見贗品。大多屬於重要文物,富有研究和收藏價值。據估計,在他1500件藏品中,至少有80多件夠得上國家一級文物。

但他從沒想過要賣掉任何一件,他聯繫展覽都儘量當晚趕火車回家,因為付不起住宿費。在鹽田區的展館裡,他和保全小饒一起每天睡在不到1米寬的辦公桌上。

保護文物

他為保文物把它刷上漆

沈漢生南陽大樓
沈漢生的祖父在無錫北門外開當鋪,那些龍袍聖旨,就是從祖父輩傳下來的。父親沈良富則是著名的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的管家,公司在漢口的辦公地點——南洋大樓,在1926年後有三層被當時的國民政府徵用,因此沈良富有機會和當時諸多辛亥革命要人接觸。國民政府匆忙撤出時,沈良富便保存了大量物品和資料。臨終前,沈良富把這些藏品分給了兒女沈漢生分的最多。但這些帶有五色旗、十八星旗的物品,卻是可能帶來災難的。沈漢生的三個兄弟姐妹就毀掉了很多文物。

從沈漢生父親起,這些物品就都藏在夾牆、暗樓或埋在地下:孫中山佩劍在夾牆的塵土中度過了漫長的80多年;瓷器則刷上紅漆變成了日用品南京國民政府雙十節圓會徽,他靈機一動,在背面裝了一個把手,就成了米缸蓋。

沈漢生的藏品有1500件之多,“文革”期間遭抄家時竟沒有一件被發現,實在是讓人吃驚。他得意地說,連我兩個兒子都不知道,何況外人。而在1999年這批文物得見天日,沈漢生仍過著驚心動魄的日子。有人曾經假冒香港老闆一邊假裝和他做生意,一邊報警說他倒賣文物,企圖沒收他的藏品;有公司和他簽訂代理展覽的契約後,慫恿他帶出國門賣掉一兩件。

沈漢生孫中山的佩劍
曾有紀念館為了得到沈漢生的藏品,竟然慫恿辛亥革命黨人的後人,謊稱藏品是他捐給紀念館的,但後來不見了。但是這位後人偷偷告訴了沈漢生,說自己決不做這么缺德的事。他還感謝沈漢生冒著生命危險幫他保留了父輩的榮譽,如果東西在他手裡,他早就成反革命了。兩家人因此成了最好的朋友。為了防止歹人打文物的主意,他一年要搬十幾次家,退休15年來,他一直居無定所;而每次展覽完畢回到武漢,他的文物都要由不同的搬家公司搬好幾次才敢真正落地。

他做生意掙錢保護文物
沈漢生退休前在武漢市某汽運公司工作,退休後做了9年生意。“提前退休也是為了掙錢好好保護這些寶貝。”他說。但收集文物已經花了他數百萬元,他所謂的“保護”也只能是“紙上談兵”,他家裡擺滿了文物,有時候走路要踩著文物走。沈漢生的名片上,博物館後面括弧中有個“籌”字,因為他的博物館沒有地址,永遠只能是個籌建中的博物館。

沈漢生很害怕,不知這些文物隨著他流浪四方、吃苦受罪到什麼時候。“這些可都是國寶啊。撕掉一本書很容易,但一旦撕掉了,這些革命老人是誰,從哪裡來,誰也不知道了。”

從1998年開始,沈漢生就開始為他“養在深閨無人識”的藏品做宣傳,先後在武漢、北京、岳陽、廣州等地舉辦展覽。2002年7月,沈漢生的“辛亥首義鐵血博物館”經武漢市文化局批准在武漢成立,緊接著他申請的“辛亥首義鐵血”和“五色旗與十八星交叉圖案”又獲得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的商標註冊。他的“辛亥風雲”系列文物展獲得了較大的反響。

工藝美術師沈漢生

沈漢生高級工藝美術大師沈漢生先生
沈漢生,江蘇省名人,高級工藝美術大師。1946年生於江蘇宜興,別號石羽,陶羽軒。1959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隨范澤林、任淦庭老藝人學藝,專功金石陶刻。1965年從事專業創作設計。1985年參加中國書畫涵授大學進修三年。1982年獲中國輕工業部全國評比一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1984年《百壽瓶》、《竹簡茶具》獲萊比錫國際金獎。1986年作品被香港茶具文物館故宮博物院和中南海紫光閣收藏。1988年《曼生十八式瓶》獲景德鎮國際博覽會三等獎。
幾十年來創作作品三十多件套。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中心創作委員、江蘇省無錫市美術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工藝美術專委會會員、任錦達陶藝有限公司副總工藝師兼研究室主任、中國紫砂博物館新品評審委員。

主要經歷

沈漢生沈漢生作品
1994年 調中外合資錦達陶藝有限公司任副總工藝師兼研究室主任
1995年 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考察市場,赴廈門展覽
1996年 江蘇省人民政府授於“江蘇省名人稱號”
1998年 被聘為無錫市中級職稱評審。加入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2002年 參展“中國杭州博覽會”茗香茶具獲銀獎。為中國紫砂博物館新居品評比評審
2004年 創作特大“六方魚尾瓶”獲江蘇省首屆“大阿福獎”工藝美術評比中榮獲金獎,創作“紫碗”獲2004年杭州西湖博覽會銅獎。赴廣東汕頭舉辦陶藝屆,赴廣州博物館主辦陶藝展。
創作2008年奧運會新品二件①奧運之光②中國紅③鴻運當頭等新品問世。

現代宜興紫砂名人錄

宜興紫砂壺,始於明代正德年間。宜興紫砂壺是藝術品,它形制優美,顏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實用品,明清兩代,伴隨著瓷器的興盛,宜興紫砂器藝術也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發展到現代,宜興紫砂更是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本任務就是盤點現代宜興紫砂制壺大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