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王

清順治帝封蒙古族固始汗作為西藏政治領袖的稱號。

汗王定義

順治帝蒙古族固始汗作為西藏政治領袖的稱號。

歷史事件

崇禎十五年(1642)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率兵入藏,消滅了藏巴汗地方政權,進而擊降各部,徹底摧毀了後藏地方政權。此後,固始汗進藏謁見五世達賴喇嘛四世班禪,並與清王朝正式建立聯繫。清順治十年(1653),五世達賴喇嘛進京覲見順治皇帝,被冊封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清朝在冊封達賴喇嘛的同時,還冊封固始汗為“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正式承認了固始汗在西藏的汗王地位,固始汗遂成為藏族地區的主要統治者。十二年固始汗逝世後,其子孫達顏汗、達賴汗、拉藏汗先後承襲汗王位。康熙五十六年(1717)準噶爾部首領策旺阿拉布坦攻打西藏,汗王拉藏汗被殺。至此,結束了汗王對西藏長達75年(1642~1717)的統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