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蔓菁

水蔓菁

水蔓菁屬於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婆婆納屬Veronica,是一種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株被白色短柔毛。 水蔓菁莖直立,上部有時稍分枝,葉幾乎全部對生,線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乃至卵圓形,基部窄狹成柄,先端尖,中上部邊緣具三角狀鋸齒,稀為全緣。花藍色或藍紫色,在莖頂排列成長穗狀的總狀花序。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水蔓菁(救荒本草)(植物名實圖考),追風草(河北)

葉幾乎完全對生,至少莖下部的對生,葉片寬條形至卵圓形,寬0.5-2厘米。

細葉婆婆納(原亞種)

根狀莖短。莖直立,單生,少2支叢生,常不分枝,高30-80厘米,通常有白色而多捲曲的柔毛。葉全部互生或下部的對生,條形至條狀長橢圓形,長2-6厘米,寬0.2-1厘米,下端全緣而中上端邊緣有三角狀鋸齒,極少整片葉全緣的,兩面無毛或被白色柔毛。總狀花序單支或數支復出,長穗狀;花梗長2-4毫米,被柔毛;花冠藍色、紫色,少白色,長5-6毫米,筒部長約2毫米,後方裂片卵圓形,其餘3枚卵形;花絲無毛,伸出花冠。蒴果長2-3.5毫米,寬2-3.5毫米。花期6-9月。

水蔓菁 水蔓菁
水蔓菁 水蔓菁
水蔓菁 水蔓菁

分布範圍

廣布於甘肅至雲南以東、陝西、山西和河北以南各省區。

主要價值

葉味甜,采苗炸熟,油鹽調食(植物名實圖考)。亦可藥用。

地上部分全草入藥,有清肺,化痰,止咳,解毒的作用。治慢性氣管炎,咳葉膿血;外用治皮膚濕疹,癤癰瘡瘍。

歷史記載

水蔓菁始載於《救荒本草》,《植物名實圖考》全部引用其方,記云:

水蔓菁 水蔓菁

水蔓菁一名地膚子,生中牟縣南沙岡中。苗高一、二尺,葉仿佛似地瓜兒葉,隙甚短小,卷邊窊面,又似雞兒腸葉頗尖峭,梢頭出穗,開淡藕絲褐花,葉味甜。采苗葉炸熟,油鹽調食。中牟縣即今河南省開封一帶,從形態描述看,與本品基本一致但其附圖葉緣鋸齒較深,可能為繪圖失真所致。已收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處年版一部中。

藥材鑑別

水蔓菁葉表皮 水蔓菁葉表皮
水蔓菁莖 水蔓菁莖

(一)性狀鑑別

乾燥帶花穗的全草,棕色,長約20~100cm。莖單枝,圓柱形,直徑2~3mm,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或互生,葉片多捲縮破碎、完整者呈披針形,具疏鋸齒,長2~5cm,寬0.5~2cm;穗狀花序頂生,穗長約10~15cm。根細,叢生,主根不明顯,長3~5cm,直徑約1mm。氣微,味苦。以色綠、帶花果者為佳。 (二)顯微鑑別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較平直,下表皮細胞垂周壁稍彎曲,氣孔多數,不定式或不等式;上下表皮均可見腺毛,腺頭2個細胞,長寬均約24μm,單細胞柄,長約20μm,寬約10μm。

莖的表面觀,表皮細胞呈長方形或長條形;氣孔多數,不定式,氣孔軸與莖的長軸平行;非腺毛多數,由2~6個細胞組成,長80~360μm,基部寬20~40μm,壁具細小疣狀突起;腺毛隨處可見,形狀大小與葉表面的腺毛相同。

水蔓菁橫切面 水蔓菁橫切面

莖橫切面(直徑2~3mm),表皮細胞1列類方形,排列整齊,外壁略呈角質狀,非腺毛多數;皮層細胞6~8列,類圓形、長圓形,有內含物;內皮層細胞長方形,較大,切向延長排列整齊。韌皮部狹窄,細胞較小,韌皮纖維散列;木質部較寬,由導管、纖維、木薄壁細胞組成,細胞成行,排列緊密,均木化。髓部為薄壁細胞,中央往往已成空洞。

化學成分

從民間草藥玄參科植物水蔓菁[VeronicalinariifoliaPall.exLink.subdilatata(NakaietLitagawa)Hong.]的乾燥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三個黃酮甙和兩個黃酮甙元,其中甙Ⅰ是新化合物,命名為水蔓菁甙(linariifolioside)。根據光譜數據和水解產物分析確定甙Ⅰ的結構為木犀草素-7-O-6″′-O-乙醯基-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甙[luteolin-7-O-6″′-O-acetyl-β-D-glucosyl-(1→2)-β-D-glucoside]。另外甙Ⅱ,甙Ⅲ以及兩個甙元為已知物,分別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甙[luteolin-7-O-β-D-glucosyl(1→2)-β-D-glucoside,Ⅱ]和芹黃素-7-O-x-L-鼠李糖甙(apigenin-7-O-α-L-rhamnoside,Ⅲ)、以及木犀草素(luteolin,Ⅳ)和芹黃素(apigenin,Ⅴ)。這些化合物在水蔓菁中均是首次得到。

從水蔓普全草中分離得到三個黃酮貳和兩個黃酮試元.其中試I是新化合物,命名為水蔓普貳(lin盯iifolioside)。

相關研究

水蔓菁 水蔓菁

採用組織培養方法,設定不同激素配比的培養基對水蔓菁(Veronicalinariifoliasubsp.dilatata)不同外植體葉片、莖尖及莖段進了行研究。結果表明MS+6-BA2.0mg/L+NAA0.5mg/L誘導愈傷組織效果最佳,其中以莖尖的誘導效果優於其他外植體;MS+6-BA2.0mg/L+NAA0.05mg/L誘導愈傷組織叢生芽的分化效果最佳;1/2MS+IBA0.5mg/L誘導叢生芽的生根效果最佳。

玄參科·婆婆納屬

婆婆納屬,玄參科,約250種,分布於溫帶和寒帶,少數產熱帶地區,我國約61種,南北均有分布,有些供觀賞用,其中水苦蕒V. anagallis L. 的嫩葉可食,為救荒植物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