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溴酸西酞普蘭片

大鼠給予西酞普蘭14天,抑制5-HT攝取的作用未見耐受。 家兔經口給予西酞普蘭劑量高達16mg/kg/天(相當於MRHD的5倍)未見異常。 單劑口服40mg西酞普蘭,約4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

基本信息

【藥品名稱】

通用名:氫溴酸西酞普蘭

英文名:CitalopramHydrobromideTablets

漢語拼音:QingxiusuanXitaipulanPian

本品主要成分為氫溴酸西酞普蘭,其化學名稱為(±)-1-(3-N,N-二甲氨基丙基)-1-(4-氟苯基)-1,3-二氫異苯並呋喃-5-腈氫溴酸鹽

分子式:C20H21FN2O·HBr

分子量:405.35

【性狀】本品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後顯白色或類白色。

【規格】20mg(按西酞普蘭計)

【包裝】藥用鋁塑泡罩包裝,每板7片,每盒1板、2板或3板。

【藥理毒理】

藥理作用

西酞普蘭為抗抑鬱藥,是一種二環氫化酞類衍生物。西酞普蘭抗抑鬱病的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對5-HT的再攝取,從而增強中樞5-羥色胺能神經的功能有關。體外試驗及動物試驗提示,西酞普蘭是一種高選擇性的5-HT再攝取抑制劑,對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攝取影響較小。大鼠給予西酞普蘭14天,抑制5-HT攝取的作用未見耐受。西酞普蘭是消鏇體,其抑制5-HT再攝取的作用主要由其(S)-對映體發揮。

西酞普蘭對5-HT1A、5-HT2A、D1受體、D2受體、α1受體、α2受體、β受體、H1受體、GABA受體、M受體、苯二氮卓受體無親和力,或僅具有較低的親和力。

毒理研究

遺傳毒性:Ames試驗中,在無代謝活化劑存在時,5個試驗菌株中有2個菌株(TA98和TA1537)結果為陽性。在CHL染色體畸變試驗中,無論有或無代謝活化劑存在時,結果均為陽性。體外小鼠淋巴細胞基因突變試驗(HPRT)、體外/體內結合的大鼠肝臟細胞程式外DNA合成試驗、體外人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小鼠微核實驗結果均為陰性。

致癌性:NMRI/BOM小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連續18個月,在劑量高達240mg/kg/天[按mg/m2計算,相當於人最大推薦日劑量(MRHD)60mg的20倍]時未見致癌性。COBSWI大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連續24個月,在劑量為8或24mg/kg/天(按mg/m2計算,分別相當於MRHD的1.3和4倍)時,可見小腸腫瘤的發生率增加。此現象與人的相關性尚不明確。

生殖毒性:一般生殖毒性試驗中,大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16/24(雄/雌)、32、48、72mg/kg/天,可見各劑量組交配率降低,劑量≥32mg/kg/天(相當於MRHD的5倍)時生育力降低,計量為48mg/kg/天(相當於MRHD的8倍)時妊娠時間延長。致畸敏感期大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32、56、112mg/kg/天,在最高劑量(相當於MRHD的18倍)時,可見胚胎/胎仔生長抑制、胎仔存活率降低,胎仔異常率增加(包括心血管和骨骼肌缺陷)及母體毒性,無影響劑量為56mg/kg/天。家兔經口給予西酞普蘭劑量高達16mg/kg/天(相當於MRHD的5倍)未見異常。圍產期大鼠經口給予西酞普蘭4.8、12.8、32mg/kg/天,最高劑量組(相當於MRHD的5倍)可見出生後4天內幼鼠死亡率增加,幼鼠生長停滯。12.8mg/kg/天組未見異常。

【藥代動力學】

據文獻報導,氫溴酸西酞普蘭在每日10-60mg範圍內單次和多次給藥,其藥代動力學呈線性和劑量依賴關係,主要通過肝臟轉化,平均終末半衰期為35h。一天一次給藥,約一周內氫溴酸西酞普蘭血漿濃度達穩態水平。穩態時西酞普蘭的血漿累積狀況由半衰期決定,其血漿濃度是單次給藥後血漿濃度的2.5倍。

單劑口服40mg西酞普蘭,約4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相對於靜脈內給藥,西酞普蘭的生物利用度為80%,吸收不受食物影響。西酞普蘭分布容積為12L/kg,與血漿蛋白結合的西酞普蘭、去甲西酞普蘭、去二甲西酞普蘭占80%。

西酞普蘭代謝為去甲西酞普蘭(DCT)、去二甲西酞普蘭(DDCT)、N-氧化西酞普蘭和脫氨丙酸衍生物。在人體內,血漿中西酞普蘭主要以原形形式存在。穩態時,西酞普蘭的代謝物DCT、DDCT的濃度分別為原形藥物的1/2和1/10,通過尿液及糞便排泄。

特殊人群

年齡——比較了60或大於60歲健康志願者與年輕健康志願者的藥代動力學。在單次給藥中,老齡人群的藥時曲線下面積(AUC)和藥物半衰期較年輕人群分別增長了30%和50%,多次給藥則分別增長23%和30%。多數老年患者的推薦用藥劑量為20mg(見用法用量)。

肝功能減退——較健康人相比,肝功能減退患者的西酞普蘭清除率降低37%,半衰期增加一倍。肝功能損傷患者的推薦用藥劑量為20mg(見用法用量)。

腎功能減退——腎功能輕度至中度損傷的患者西酞普蘭清除率較健康人下降了17%。不推薦對腎功能減退患者進行劑量調整。對嚴重腎功能減退患者(肌酐清除率<20mL/min)的藥代動力學未進行研究。

【適應症】

各種類型的抑鬱症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日20mg~60mg,一日一次。從每日20mg開始,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及患者反應可酌情增加至60mg,即每日最大劑量。增量需間隔2-3周。通常需要經過2-3周的治療方可判定療效。為防止復發,治療至少持續6個月。

臨床試驗未見戒斷症狀的報導,但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有可能出現戒斷症狀,因此需要經過1周的逐步減量方可停藥。

超過65歲的老年患者和肝功能損傷的患者,劑量減半,常用量每日10-30mg,從每日10mg開始,推薦常用劑量為每日20mg,每日最大劑量為40mg。

若出現失眠或嚴重的靜坐不能,在急性期建議輔予鎮靜劑治療。

【產品優勢】

1.抑鬱就像流感一樣,隨時可能襲擊任何人,以至不知從何時起,“鬱悶”成了中國人的一個口頭禪。目前這一“流感”正在中國蔓延。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纂的《兩會特刊》“精神衛生專輯”指出,中國大約有抑鬱症患者3000萬人。6.87%的人患病,62.9%的患者不治療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徐光興在他的專著《別了,灰色的心靈風暴——走出抑鬱的泥沼》中有這樣一個統計:全球大約有1億5千萬人為抑鬱而受苦,如果加上潛在的患者,起碼有將近5億人正在遭受這種疾病的困擾。換句話說,大約每10個人就有一人患有抑鬱症。徐光興的估算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大體相當。WHO調查發現,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約為11%。抑鬱症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它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

2.西酞普蘭於1989年在丹麥首次批准上市,1990-1996年依次在芬蘭、瑞士、瑞典、英國、德國等63個國家上市,1998年7月17日美國FDA批准西酞普蘭(Celexa)在美國上市,自上市至2000年,西酞普蘭成為美國市場銷售增長最快的抗抑鬱藥,1998年銷售額為4000萬美元,1999年上市為3.34億美元,2000年達到7.37億美元,列所有暢銷藥的第32位。

3.氫溴酸西酞普蘭是丹麥Lundbeck公司研製的具有選擇性的5-HT再攝取抑制劑,其對5-HT再攝取抑制的相對選擇性在同類藥物中最高。西酞普蘭於1989年在丹麥首次批准上市,1990-1996年依次在芬蘭、瑞士、瑞典、英國、德國等63個國家上市,1998年7月17日美國FDA批准西酞普蘭(Celexa)在美國上市,自上市至2000年,西酞普蘭成為美國市場銷售增長最快的抗抑鬱藥,1998年銷售額為4000萬美元,1999年上市為3.34億美元,2000年達到7.37億美元,列所有暢銷藥的第32位。西酞普蘭只在美國享有專利保護至2004年。1999年11月20日SFDA批准丹麥靈北藥廠的西酞普蘭片進口,國內片劑生產廠家有:四川珍珠製藥有限公司、四川新元製藥廠。2004年8月27日SFDA批准國產氫溴酸西酞普蘭生產,過渡期至2007年8月26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