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苞刺頭菊

毛苞刺頭菊,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30-80厘米,花果期7-9月。分布於西藏喜馬拉雅山地(聶拉木、吉隆、普蘭、扎達)。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中國植物志第78(1)卷,COMPOSITAE,CousiniaCass,CousiniathomsoniiC.B.Clarke
毛苞刺頭菊CousiniathomsoniiC.B.Clarke
11.毛苞刺頭菊(新擬)圖版16:1棉刺頭菊(西藏植物志)
CousiniathomsoniiC.B.Clarke,Comp.Ind.213,1876;Hook.f.,Fl.Brit.Ind.3:360,1881;梁松筠,西藏植物志4:858,1985,p.p.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根直伸。莖基被褐色殘存的葉柄。莖直立,高30-80厘米,上部分枝,全部莖枝灰白色,被密厚的蛛絲狀絨毛。基生葉與下部莖葉全形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達12厘米,寬3-3.5厘米,羽狀全裂,有長或短柄,柄有狹翼,翼邊緣三角形刺齒;側裂片鑽狀長三角形,骨針狀,與羽軸直角相交,邊緣反卷,全緣,無針刺亦無刺齒,中脈在側裂片下面高起,粗厚,在頂端伸延成長硬針刺,針刺長約4毫米;中部莖葉與基生葉及下部莖葉同形並等樣分裂,向上葉漸小,與基生葉及中下部莖葉等樣分裂,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中上部莖葉無柄,基部半抱莖。全部莖葉質地堅硬,革質,兩面異色,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白色,被密厚的絨毛。頭狀花序單生枝端,植株含多數頭狀花序。總苞近球形,被稠密的膨鬆的蛛絲毛,直徑3-4厘米。總苞片9層,外層長三角形,寬4-5毫米,包括頂端針刺長1.8-2.3厘米,頂端漸尖成硬針刺,針刺長3-4毫米;中內層長披針形,寬2.5-3.5毫米,包括頂端針刺長約2.3厘米,頂端漸尖成長1.5-2.5毫米的針刺;最內層寬線形,長1.9厘米,寬1.5毫米。全部苞片質地堅硬,革質,大部紫紅色,最內層全部或中外層下部或內層苞片大部邊緣有短緣毛。托毛邊緣糙毛狀。小花紫紅色,粉紅色或紫紅色,花冠長1.4厘米,細管部長7毫米。瘦果壓扁,倒卵狀,長5毫米,寬2.5毫米,壓扁,褐色,邊緣加厚,兩面各有1條突起的肋棱,頂端圓形,無肋伸伸出。花果期7-9月。

地區分布

分布西藏喜馬拉雅山地(聶拉木、吉隆、普蘭、扎達)。生於山坡草地、河灘礫石地,海:拔3700-4300米。模式標本采自印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