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毛刺頭菊

絲毛刺頭菊,二年生草本植物,中部莖葉長橢圓形,無柄,長9.5—14.5厘米,模式標本采自新疆西南部(烏恰)地區。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絲毛刺頭菊
種拉丁名:CousinialasiophyllaShih
命名來源:(植物研究)[Bull.Bot.Res.4(2):59.1984]
中國植物志:78(1):053
亞族中文名:飛廉亞族
亞族拉丁名:CARDUINAEO.Hoffm.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植株有長分枝,分枝紫紅色,有條棱,被薄絨毛或脫毛。中部莖葉長橢圓形,無柄,長9.5—14.5厘米,包括邊緣針刺寬約4.5厘米,頂端漸尖成硬針刺,邊緣有硬針刺及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刺齒,齒頂漸尖成硬針刺,全部針刺淡黃色,齒頂針刺長2.5—5毫米,邊緣針刺長0.5—1.5毫米;向上葉漸小,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4.5—6厘米,包括邊緣針刺寬3,5—4厘米,邊緣與頂端有等形的針刺與刺齒;最上部莖葉倒披針形,長斗厘米,寬約1厘米,邊緣無刺齒或幾無刺齒。全部葉質地堅硬,革質,兩面異色,上面綠色,有蛛絲毛,上面灰綠色,被薄蛛絲狀絨毛,有時葉上面通常脫毛以至無毛。頭狀花序單生枝端。總苞寬鍾狀,不包括針刺直徑4.5—5厘米,被膨鬆蛛絲狀毛。總苞片7層,約100個,中外層長三角狀披針形,寬5—6毫米,包括頂端針刺長2.6—3.2厘米,背面有1條高起的棱脊,頂端針刺三角形,堅硬,淡黃色,長3—5毫米;內層長橢圓狀披針形,長2.8厘米,寬3毫米;最內層線形或狹線形,長2.5厘米,寬l一1.5毫米;內層及最內層苞片硬膜質,淡黃色,頂端漸尖,中外層苞片質地堅硬,革質,綠色。小花紫紅色,花冠長2.2厘米,細管部長1厘米。托毛邊緣糙毛狀。瘦果壓扁,倒卵形,長5毫米,寬2毫米,有褐色色斑,頂端圓形,無肋及脈紋伸出。

產地分布

模式標本采自新疆西南部(烏恰)。生於山坡草地,海拔30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