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破布葉

毛破布葉

毛破布葉,嫩枝被星狀茸毛。葉卵形或長卵形,先端急短尖至銳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褐色星狀柔毛。分布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中南半島以及中國核能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毛破布葉MicrocosstauntonianaG.Don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9(1)卷||椴樹科TILIACEAE||椴樹亞科Subfam.TILIOIDEAEBurret||扁擔桿族Trib.GrewieaeBenth.etHook.f.||破布葉屬MicrocosLinn.||毛破布葉MicrocosstauntonianaG.Don
3.毛破布葉(新擬)
MicrocosstauntonianaG.DonGen.Syst.1:551.1831.——GrewiamicrocossensuMastersinHook.f.Fl.Brit.Ind.1:392.1874,nonLinn.,proparte;Gagnep.inLecomte,Fl.Gen.Indo-Chine1:534.1911,proparte.——MicrocospaniculatasensuBurretinNotizbl.Bot.Gart.MusBerlin.9:774.1926,nonLinn.,proparte.

植物形態

毛破布葉,小喬木,高2-5米;嫩枝被星狀茸毛。葉卵形或長卵形,長9-16厘米,寬4.5-9厘米,先端急短尖至銳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褐色星狀柔毛,基出脈的兩側脈上行到達葉片中部;葉柄長約1厘米,被茸毛。頂生圓錐花序約長4-7厘米;花柄長2-4毫米;萼片長圓形,長5-6毫米,外面被茸毛;花瓣長為萼片的1/2;腺體長1-1.5毫米;雄蕊與萼片幾等長;子房無毛或基部有毛,花柱比雄蕊略長,無毛,先端尖。核果倒卵形。花期夏季。
這個種的特徵在於葉下面密被褐色茸毛,在果枝上仍保存不脫落。

產地分布

毛破布葉,產于海南(新分布)。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中南半島有分布。

椴樹科植物

椴樹科(Tiliaceae),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一科,可分為4亞科:斜翼亞科(Plagiopteroideae)、椴樹亞科(Tilioideae)、蜆木亞科(Excentrodendroideae)、杯萼亞科(Brownlowioideae)。蜆木亞科包括:滇桐族蜆木族斜翼亞科斜翼屬1屬。杯萼亞科有4族,中國產1族。椴樹亞科有10族,中國有5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