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太空局

歐洲太空局

歐洲太空局,簡稱歐空局,1975年5月29日成立,是歐洲國家組織和協調空間科學技術活動的機構,成員國有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和愛爾蘭,非正式成員國有奧地利和挪威,加拿大為觀察員。歐空局總部設在巴黎,下屬機構主要有設在荷蘭的歐洲空間技術研究中心;設在德國的歐洲空間運行操作中心和設在義大利的歐洲空間信息檢索中心。

簡介

歐洲太空局操作中心歐洲太空局操作中心
歐洲太空局,英文縮寫ESA。簡稱歐空局,是歐洲國家組織和協調空間科學技術活動的機構,1975年5月30日由原歐洲空間研究組織(ESRO)和歐洲運載火箭研製組織(ELDO)合併而成。正式成員國有比利時、丹麥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和愛爾蘭,非正式成員國有奧地利和挪威,加拿大為觀察員。

職能機構

1、歐空局的任務是制定空間政策和計畫,協調成員國的空間政策和活動,促進成員國空間科學技術活動的合作和一體化。

2、歐空局的領導機構是理事會,由各成員國代表組成。日常工作由管理局負責,理事長是管理局的常務主任和法律代表。

歐洲太空中心歐洲太空中心

3、歐空局總部設在巴黎,下屬機構主要有設在荷蘭的歐洲空間技術研究中心;設在德國的歐洲空間運行操作中心和設在義大利的歐洲空間信息檢索中心。

4、歐空局屬下有設在南美洲赤道附近的庫魯發射場和相應的地面測控網。歐空局所研製的以阿里亞娜命名的運載火箭系列成為當今富有競爭力的運載器。

5、歐空局在1979年後成功地發射了科學衛星、海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歐洲通信衛星等幾十顆人造地球衛星。1991年 7 月歐空局成功地發射了一顆採用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的地球資源衛星 ERS-1。歐空局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聯合研製的“空間實驗室”是歐洲第一個可供多次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重17噸,於1983年11月28日進入軌道。歐空局正在積極推行太空梭和太空站計畫。

歐洲太空計畫

歐洲太空局歐洲太空局

美國、歐洲、俄羅斯和中國都正在加緊籌備新一輪人類登月計畫。歐洲太空局負責人多爾戴恩半開玩笑地說,等到美國人2020年再次登月時,會發現上面已經開了中餐館。五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57年10月4日,當時的蘇聯搶在美國人前面,用R-7火箭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伴侶號”送入太空軌道。從此,它成為冷戰時代美國人對蘇聯感到恐慌的一個代名詞。半個世紀後,冷戰已經結束了17年,人類的太空之爭也有了一幅全新的景觀。老牌航天大國美國和後起大國中國已經在雄心勃勃制定登月計畫,不甘落後的歐洲太空局希望與俄羅斯合作,也將腳印留到月球上。這一場新的太空競爭中結果如何尚難預料,這將完全看幾個航天大國之間的合作組合是怎樣的。

美國目前正在研製“獵戶座”飛船,以期望在2010年取代所有的太空梭。布希政府已經撥巨款研發戰神-1號運載火箭,用於將獵戶座號飛船送入軌道。美國計畫最晚在2020年用獵戶座號飛船再次載人登月,在那裡建立永久空間站。布希政府還計畫,到2030年用獵戶座號飛船實現載人登上火星計畫。

歐洲太空局希望能與俄羅斯合作來參與太空開發的競爭。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已經同意與歐空局建立工作小組,探討未來登月甚至登火星的合作計畫。德國航空航天中心也有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他們希望五年後能將一個探測衛星送上距離月球僅50公里的軌道,以測繪詳細的月球地圖,為美國提供可靠的月球登入點地形圖,並希望以此換得美國帶一名德國人登月的回報。新的太空競賽中結局如何,關鍵要看俄羅斯最終與誰合作。現有的太空技術已經足夠實現在十年內載人登上火星。但是,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沃爾納則謹慎地認為,未來15年到20年內恐難實現人類登上火星計畫,因為載人飛船需要不間斷飛行八個月才能到達火星,回程也至少需要七個月,這對飛行員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