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學派

權力學派

權力學派是戰略學的一個學派,他們認為戰略制訂是個權力權衡的過程,該學派成立於1970年,主要代表人物有Mac Millan、普費弗和薩蘭西克。

權力學派(Power School)——認為戰略制訂是個權力權衡的過程

權力學派概述

權力學派(The Power School)成立於1970年代初期,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有:Mac Millan《論戰略形成:政治概念》 (1978)、普費弗薩蘭西克《組織的外部控制》 (1978)。

權力學派的理論觀點

權力學派權力學派
權力學派認為組織是不同的個人和利益集團的聯合體,戰略的制定是一個在相互衝突的個人、集團以及聯盟之間討價還價、相互控制和折衷妥協的過程,無論是作為組織內部的過程還是作為組織外部環境中本身的行為。認為整個戰略制定的過程實際上是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團體運用權力、施加影響和不斷談判的過程。對戰略制定發生作用的不再是某個人,如設計學派中的企業主管,計畫學派中的計畫者,定位學派中的分析家和企業學派中的企業家,而是一群人。這一群人利用自己的權勢既爭權奪勢又妥協合作,使得戰略制定過程成為談判和討價還價的過程,這時組織的活動不再受某一共同利益的驅使,而是受一些局部利益的驅使。在這種情況下,總是存在對戰略認識的爭議,不存在共同認可的戰略意圖,很難形成統一的戰略和對戰略的執行活動。

權力學派將戰略形成看作是一個受到權力影響的過程,它強調權力和政治手段套用於戰略談判以利於獲得特殊利益。這一學派存在兩個分支,即微觀權力和巨觀權力。微觀權力是用來應付組織內部的政治對策;而巨觀權力關心的是組織對權力的套用。

權力學派存在幾個前提:

(1)權力和政治使戰略形成具體化,無論是組織內部的過程還是其外部環境中組織本身的行為;

(2)戰略往往是應急的並且採用定位和策略的形式而不是觀念的形式;

(3)微觀權力把戰略決策看作是在狹隘利益集團和詭詐的聯盟之間,通過說服、討價還價甚至直接對抗所表現出的相互作用;

(4)巨觀權力將組織看作是採取控制或與其他組織合作的方法,通過戰略操縱和聯盟中的集體戰略,促進自身利益。

對權力學派的評價

戰略制定是有關權力的,但它不僅僅是關於權力的問題,組織內部和組 織之間還有利益共同的一面,這種共同性就表現為其它戰略學派觀點。

明茨伯格認為,權力學派將權力和政治引進戰略形成過程是有其意義的,因為我們必須承認,在很多情況下,組織或多或少會受到政治和權力因素的影響,如在重大變革時期,權力關係中的重大變化也必然發生,在衝突出現時,許多組織成員擁有權力並有促進自身利益的傾向;而在封鎖時期,由於掌權者不妥協也會導致展覽變化的停滯;在不斷變化時期,由於組織無法確定明確的方向,決策也會成為政治或權力的混戰。

來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6%AC%8A%E5%8A%9B%E5%AD%B8%E6%B4%B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