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角色學派

經理角色學派

經理角色學派是七十年代才出現的一個管理學派,代表人物是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y)。它之所以被人們叫做經理角色學派,是由於它以對經理所擔任角色的分析為中心來考慮經理的職務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該學派所指的“經理”是指一個正式組織或組織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擁有正式的權力和職位,而“角色”這一概念是從舞台的術語中借用的,是指屬於一定職責或地位的一套有條理的行為。

代表人物

經理角色學派經理角色代表任務_亨利·明茨伯格
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1939-)主要代表作《經理工作的性質》是經理角色學派最早出版的經典著作。

喬蘭(Choran)他用結構分析的方法對三個小公司的總經理所擔任的各種角色進行了研究,並於1969年出版了 和小公司的經理》一書。

科斯廷(Costin)他對200箇中層經理所擔任的各種角色進行了研究,並於1970年出版了《工商業和政府中的管理輪廓》一書。

英國的貝克斯(John BEX)他於1971年9月在英國運籌學學會召開的大會上宣讀了《對變動環境中的經理角色的某些觀察》一文。

薩爾賓(T.R.Sarbin)和艾倫(Alien)。他們於1968年發表了《角色理論》一文。

托馬斯(E.J.Thomas) 和比德爾(Biddle)。他們於1966年出版了《角色理論:概念和研究》一書。

托馬森(G.F.Thomason)。他於1966年發表論文《經理工作角色和關係》論文。

特點

經理角色學派經理角色關係圖

該學派對經理工作的特點、所擔任的角色、工作目標及經理職務類型的劃分,影響經理工作的因素以及提高經理工作效率等重點問題進行了考察與研究。他們採用日記的方法對經理的工作活動進行系統的觀察和記載,在觀察的過程之中及觀察結束以後對經理的工作內容進行分類。明茨伯格的研究內容包括對企業里高級和中級經理工作日記的研究,對街頭團伙頭目、醫院行政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的持續觀察,對美國總統工作記錄的分析,對車間主任的活動進行的典型調查,對高級經理的工作結構所進行的調查。通過對蒐集的材料進行總結,然後得出規律性的東西。明茨伯格認為經理有以下特點

1、大量的工作,永不鬆懈的步調,空閒時間極少;

2、工作活動具有簡短性、多樣性和瑣碎性,膚淺性是經理工作的職業危險;

3、傾向於將工作更活躍的部分——現實的、具體的、明確的、非例行的活動放在優先地位;

4、在口頭的(電話、會晤)、書面的(檔案)和觀察性的(視察)幾種聯繫工具中,愛用口頭交談方式;

5、處於他的組織與外界接觸的網路之間,與顧客、供應商、業務夥伴、同級人員以及其他人的外部聯繫要消耗經理聯繫時間的1/3至1/2,與下屬的聯繫要占1/3至1/2的時間,而與其上級的聯繫時間通常只占10%;

6、經理的職務反映了責任與權力的混合。經理對許多工作做出的初步決定負責,它們又規定了他的許多長期義務;但經理可以通過獲取信息、行使領導職務等許多方式從他的義務中取得好處。

經理角色

經理一般擔任十種角色,這十種角色可分為三類:

1、人際關係方面的角色,包括掛名首腦的角色、聯絡者的角色和領導者的角色;

2、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監聽者的角色、傳播者的角色和發言人的角色;

3、決策方面的角色,包括企業家的角色、故障排除者的角色、資源分配者的角色和談判者的角色。

這十種角色是一個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整體。人際關係方面的角色產生於經理在組織中的正式權威和地位;這又產生出信息方面的三個角色,使他成為某種特別的組織內部信息的重要神經中樞;而獲得信息的獨特地位又使經理在組織作出重大決策(戰略性決策)中處於中心地位,使其得以擔任決策方面的四個角色。

這十項角色表明,經理從組織的角度來看是一位全面負責的人,但事實上卻要擔任一系列的專業化工作,既是通才又是專家。

工作目標

明茨伯格從以上十個角色中提煉出經理工作的六項目標。

保證組織有效率地生產出某些產品和服務;

設計並維持組織業務的穩定性;

使組織以一種對控制的方式適應變動中的環境;

保證組織實現控制它的那些人的目的;

擔任組織和其環境之間的關鍵的信息環節;

使組織的等級制度運轉。

經理工作的權變理論

經理工作在內容和特點上的差別可以用四個方面的變數來解釋。

1、環境方面的變數,包括周圍環境、產業部門以及組織的特點;

2、職務方面的變數,包括職務的級別及所負擔的職能;

3、個人方面的變數,包括擔任該項職務者的個性和風格上的特點;

4、情緒方面的變數,包括許多與時間有關的因素。

基本類型

聯繫人(強調聯絡者和掛名首腦的角色);

政治經理(強調發言人和談判者的角色);

企業家(企業家和談判者的角色);內當家(資源分配者角色);

實時經理(故障排除者角色);

協調經理(領導者角色);

專家經理(監聽者和發言人角色);

新經理(聯絡者和監聽者角色)。

科學程式

雖然經理的工作幾乎沒有一項曾被明確地編出程式,但研究表明,一切經理級的決策行動都可以用高級程式的語言加以描述。經理使用一個具體的程式—— 排時間的程式來控制他的一切活動。除此之外,他很可能使用特定的程式來達到特定的目的。管理科學要求將管理工作的各個過程加以區別,明確各個過程的內容,再將各個過程結合起來,作出管理工作的模擬。管理科學家需要把各個具體過程加以系統分析和改進(重編程式)。目前在這方面的進展是緩慢的。有少數的管理程式(如日程安排)可能經受全部自動化的檢驗,但其他的許多程式(如那些與實施領導有關的程式)則要求人們作出靈活的反應,因而重編程式是困難的。或許最大一組程式能容許部分地重編程式,以便經理能以“人——機”或“經理——分析者”的體系運用它們。

一個成功的戰略制定體系的的重編程式將經理的能力(易於獲得信息以及對突發事件的靈活反應)和分析者的技能(有時間對戰略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結合起來。經理和分析家可以在“尋找問題和機會、對於擬建項目的成本和效益作出估價、建造模型、為可能發生的事件做計畫、分析真實時間、監視改進項目以及發展適應性計畫”等方面進行合作。

要點

1、與下屬共享信息;

2、自覺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

3、在共享信息的基礎上,由兩三人分擔經理的職務;

4、儘可能地利用各種職責為組織目標服務;

5、擺脫非必要的工作,騰出時間規劃未來;

6、以適應於當時具體情況的角色為重點;

7、既要掌握具體情節,又要有全局觀點;

8、充分認識自己在組織中的影響。

意義

經理角色學派理論來源於對傳統管理職能的認識,明茨伯格認為傳統的管理職能和人們所認識的管理工作大不一樣,傳統的管理職能研究不能全面地理論結合實際,沒有對經理的工作進行深入的研究,缺乏有效的證據,不能反映出經理工作的真正面貌和實質。

經理角色理論是在現代企業組織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在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以後經理成為一種職業的產物。該理論不僅對人們理解經理人的角色、工作性質、職能、經理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還對如何提高經理工作效率,尤其是對改革中國傳統的經營管理體制(如激勵機制、監控機制、決策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由於經理工作極為重要,權力又非常之大,其行為的影響又非常深遠,因此如何建立既不影響經理髮揮職能,又能有效發揮其積極性、創造性,同時又能約束其濫用職權的制度,就是中國目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當務之急。過去的經驗表明,人們舊的管理體制中對經理的複雜角色欠缺全面的考慮,因此經理的角色未能得到充分地發揮。經理角色理論為人們在這方面的改革提供比較好的理論。

局限性

但是,經理角色學派對管理職能的歸納仍然是有問題的。首先,經理角色學派其得出的管理十種角色靠歸納得出,對管理者的調查由於數量較少而受到懷疑;其次,明茨伯格所得出的管理行為是否包含了所有的管理行為很值得懷疑。

管理學流派

管理科學是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領域的交叉點上建立起來的一門綜合性交叉學科,涉及數學(機率論統計學運籌學等),社會科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生理學倫理學哲學法學),技術科學(計算機科學,工業技術等),新興科學(系統論信息科學控制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以及領導學決策科學未來學預測學創造學戰略學、科學學等。
古典學派行為學派
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
系統管理學派經驗主義學派
權變理論學派管理科學學派
組織行為學派 社會技術系統學派
經理角色學派經營管理學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