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莊鎮[楊莊鎮]

楊莊鎮地處泰山東麓,萊蕪市西部平原,西與泰安市接壤,汶河、匯河交匯於此。面積58.8平方公里,轄45個行政村,15026戶,48808口人,耕地面積3588公頃。還有沂水縣楊莊鎮。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楊莊鎮楊莊鎮
楊莊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2002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5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32元。先後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農技推廣先進單位,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安全文明鎮、計畫生育系統先進集體、尊師重教先進單位、人口普查先進單位、農村經營管理先進單位等。

楊莊鎮地處泰萊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種植業發達,是萊蕪市“三辣生產基地”。全鎮生薑面積12135畝,大蒜25000畝。全鎮依託資源優勢,建有恆溫庫21座,庫容6萬噸,成規模農副產品加工廠22家,年加工生薑6萬噸,大蒜5萬噸,80%銷往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及東南亞國家,有9家企業有自營進出口權。

楊莊鎮畜牧業極為發達,2002年全鎮生豬存欄2萬頭,蛋雞30多萬隻,肉雞年飼養量25萬隻,小尾寒羊、波爾山羊1.5萬隻,長毛兔、肉兔6萬隻,肉牛、奶牛700頭,是萊城區十大養豬基地、養雞基地之一。

楊莊鎮工業生產後勁足,發展快。2002年完成企業總產值1.95億元,企業增加值3870萬元,利稅1000萬元,完成出口交貨值2600萬元。

2001年,楊莊鎮規劃建成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占地3800畝的經濟園區。已全部實現了“四通一平”,入園企業50多家,年創產值5000萬元。

歷史沿革

1961年建南楊莊公社,1982年更名楊莊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付辛莊鄉併入。1997年,面積47平方千米,人口2.8萬,轄閔各莊、武公莊、肖莊子、小窩頭、鮑各莊、小王各莊、大王各莊、楊莊、南小營、大窩頭、小閆各莊、不老淀、王駙馬、李各莊、侯各莊、泗河、侯莊戶、中門辛、尚店、付辛莊、夏莊、大曹莊、後丞相、任宮屯、小康莊、趙各莊、周家莊、范港、付各莊、霍各莊、尹辛莊、辛軍屯、韓各莊、商莊子、北寨、安莊子36個行政村。

鎮村建設

楊莊鎮楊莊鎮
遵循“重視生態保護,發揮平地優勢,體現地域特色”原則,1998年聘請山東省第一測繪院規劃設計室專門制定了楊莊鎮十年總體規劃。規劃確定楊莊鎮以鎮駐地、中心村、基層村為等級層次的三級結構。到2010年,將楊莊鎮建設成具有高質量生態環境,高標準生活環境的現代化小城鎮,具體目標是:人口2萬人,人均建設用地108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6平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180升/日,人均生活用電量800千瓦/年,電話普及率40%以上,綠地率35%以上,大氣環境質量、小環境質量、噪聲環境質量均達到環保部門規定標準。自98年以來,小城鎮建設共投資2億元,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吸納人口1.3萬,並完成了全鎮“四橫、四縱、一環”的道路規劃建設。鎮駐地現建有辦公樓、商貿樓、居民樓100餘棟,逐步形成功能明確、商貿發達、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的園林型中心城鎮。各村舊村改造、村莊規劃步伐加快,實現村村通柏油路目標,全鎮建有小康居民樓600餘棟,民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提高。

農業生產

楊莊鎮楊莊鎮
楊莊鎮是萊蕪市農業大鎮,全年糧食總產達1.9萬噸。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大力推進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充分發揮科技、流通、儲藏加工三大龍頭的作用,加快了農業生產化進程,形成了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良性循環格局。

全鎮生薑面積達1.2萬畝,大蒜面積2.5畝,其他經濟作物面積1.3萬畝。蔬菜總產量達9.8萬噸。以朱屈街為主的無公害生薑大棚170個,面積達到200畝,且實現了自產、自運、自銷,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為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鎮黨委政府大搞農業綜合開發,先後投資600萬元,建橋鋪路、打進修渠,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標,同時投資306萬元,大力推廣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萬畝。目前全鎮共有農業機械2455台套,總動力2.2萬千瓦,農用運輸車600多輛,小麥收割機45輛。有16個村實現微機自控灌溉。黃淮海開發面積達3萬畝,極大的方便了農民的生產生活,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工業發展

楊莊鎮楊莊鎮
楊莊鎮個體私營經濟呈現蓬勃發展勢頭,截止2002年底,全鎮擁有個體私營工商戶1484家,從業人員3577名,年經營額4750萬元,納稅44萬元,全鎮私營企業92家,職工總數2424人,實現銷售收入10550萬元,納稅152萬元。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全鎮經濟的半壁江山。

楊莊鎮黨委、政府積極貫徹落實全民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的指示,深入紮實的開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年”活動,不斷培植壯大民營經濟這一新經濟成長點。一是加強領導,強化服務。鎮成立了由民營辦、經貿辦、建委、土管、財政、工商、公安、稅務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全鎮民營經濟發展,在水電、場地、資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二是制定政策,推動發展。鎮政府先後制定實施了《關於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規定》、《個體私營經濟獎勵辦法》等優惠政策,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發展民營經濟的積極性。三是叫響口號,激勵發展,在全鎮叫響“民營大戶光榮,納稅大戶是功臣”的口號。黨委、政府每年召開一次民營經濟總結表彰會,對先進單位、納稅大戶進行隆重表彰獎勵,使其政治上光榮,經濟上實惠。並印發宣傳材料,對民營大戶的先進事跡進行廣泛宣傳,營造發展民營經濟的輿論氛圍。四是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年初將民營經濟發展目標逐項量化分解,落實到各管區、村、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堅持月調度、半年考核、年終總評原則,檢查考核情況與評優樹優掛鈎、與幹部使用掛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合力。上述措施的實施,使全鎮民營經濟發展躍上了一個新台階,湧現了亓法生、屈傳斌、朱恆友、張文元等一大批農副產品加工儲藏大戶。全鎮擁有農副產品出口加工企業51家,建恆溫庫24座,儲藏能力68500噸,加工、出口能力82000噸,投資總額達到13000萬元,年經營額2.5億元。

楊莊鎮楊莊鎮
全鎮現有工業企業127處,年創工業產值16460萬元,實現利稅524萬元,成為全鎮經濟的重要支柱。萊蕪市風機廠、萊蕪市興華機械廠、萊蕪年閥門廠、萊蕪市東方機車汽缸廠、萊蕪安王鍋爐製造有限公司是楊莊鎮骨幹企業,其中限額以上企業8家。

鎮黨委、政府全面實施工業帶動戰略,靠龍頭企業拉動經濟成長、培植、扶持優勢企業不斷壯大,發揮示範引導作用,推動鎮村企業上台階、快發展。一是抓改革增活力。黨委、政府始終把轉變企業生產經濟機製作為企業發展的突破口,借鑑外地經驗,通過拍賣、轉讓、破產等改革方式,將集體企業轉為民營,直接觸及企業產權,改制率達到100%,真正使企業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經營者持大股,使企業經營機制更趨合理,調動了經營者生產者的積極性。二是抓投入擴規模。拓寬籌資渠道,廣納民間資本,擴規模、、增總量。按照抓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關鍵產品的原則,根據產品市場定位,突出重點,強力扶持,保證骨幹企業發展後勁。2002年全鎮共鋪開新上、技擴改項目16項,總投資3413萬元,為企業擴規模、增效益、上台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是抓管理增效益。管理是企業發展的永恆主題,在企業內部深入開展學邯鋼、海爾企業管理法,倒逼成本,大幅度壓縮兩項資金占用,企業管理達到嚴、細、實的要求,為企業與國際市場接軌,適應WTO規則奠定了基礎。四是抓科技開發新產品。黨委、政府從建設現代化企業,增強世貿組織形勢下企業競爭力的需要出發,制定了《關於引進技術人才脫穎而出,企業先後與山東科技大學、山東大學萊蕪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共引進培訓科技人才近千人,開發新產品100多種,風機廠新開發的礦用風機、汽缸廠開發汽缸等產品,市場競爭力強,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全鎮已有萊蕪市風機廠、萊蕪市閥門廠、萊蕪市東方發展汽缸廠、萊蕪市東井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獲得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同時萊蕪市東井公司還獲得ISO4000環保體系認證,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園區建設

楊莊鎮楊莊鎮
楊莊農副產品加工園以省道0九公路為主線,雙龍路為橫軸,魯中醃漬菜批發大市場為中心,南起泰萊鐵路,北至江河,東到朱屈街,西至陳西村,輻射帶動張里街、高家店、小埠頭、西宅科、東李等7個村,總占地3.6平方公里,一期規劃發展780畝,是一個集農副產品生產、儲藏加工、流通於一體的專業化集約園區。

楊莊鎮把園區環境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本著“著眼長遠,立足當前,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則,先後投資400多萬元,規劃方田65個,建成萬畝生薑、大蒜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基地,打牢創匯農業基礎。投資近千萬元,新建雙龍路、鑫源及供水、排水、變電、通訊設施,進一步提高了園區“四通一平”質量。園區管委會嚴格實行“一個頭對外,一個漏斗對內”的封閉管理模式和“一個站式”服務,建立投資企業包乾責任制,增強服務意識,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創造優良投資環境。

楊莊農副產品加工園現有農副產品冷藏、加工企業35家,總庫容6萬噸,年加工能力10多萬噸。其中,有萊蕪魯進食品有限公司、萊蕪汶源食品有限公司、萊蕪萬興果菜食品有限公司、萊蕪遠洋果菜有限公司東中等9家企業獲得自營進出口權;2003年3月建成啟動的“魯中醃漬菜批發大市場”總占地面積56600多平方米,一期工程建有醃漬能力5000噸的標準化醃漬池88個,年銷售各類農副產品3萬多噸。

園區內企業已形成固定資產4000多萬元,民營企業年銷售收入達11000萬元,實現利稅600多萬元,成為楊莊鎮培育經濟成長點,推動全鎮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載體。

沂水縣楊莊鎮

楊莊鎮楊莊鎮
概述

楊莊鎮位於沂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地處三市(臨沂、濰坊、日照)、四縣市(沂水、莒縣、諸城、安丘)結合部,是沂水東北重鎮。轄54個行政村,1.87萬戶,總人口6.4萬人,總面積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7萬畝。鎮內風光秀美、民風淳樸、物產富饒。

資源優勢

交通條件便利。省道泰薛路(泰安-薛家島)橫穿東西,沂濰路(沂水-濰坊)縱貫南北,正在建設中的青紅(青島-新疆紅旗拉甫)高速公路穿越東西11公里,設在沂水縣境內的出入口位於該鎮泰薛路與沂濰路交接處,生活服務區位於鎮駐地西10公里處。

該鎮水利資源豐富,楊莊河、秀珍河、沭河貫穿全境,有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15座,大口井110眼、塘壩205座。全鎮有黃煙7000畝,豐產林2.3萬畝,林果1、2萬畝,瓜菜3000畝,生薑4500畝。中草藥5600畝,吳樓子草梅、楊林生姜、峨山全蠍、楊莊肉食雞、八寶米、長虹醬菜市場知名,深受省內外客商青睞。

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有鐵礦石、鈦鐵礦石、白雲母石、石英、石灰石、蛭石、紅藍寶石等。儲量豐富,品位高,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水資源有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13座。境內河流有5條,其中沭河、楊莊河、儒林河常年流水不斷。旅遊資源有齊長城遺址橫臥在北部山區;汞丹山林場、金華山林場為天然氧吧;峨山神埡、五山溶洞、鴿子崖等自然景點令人流連往返;曹操回馬岩、抗日烈士陵園、孟母廟等名勝古蹟聞名遐邇。

楊莊鎮楊莊鎮
經濟狀況

農村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縣經濟強鎮。截止2005年11月份,全鎮實現境內稅收3035萬元,其中地稅入庫金額1280萬元,國稅入庫1550萬元,菸葉特產稅96萬元(全縣第一)。2005年全鎮地方財力可達到2300萬元,比2001年增長27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20元,比2001年增長165%。經濟成長幅度居全縣第一,成為最具發展活力的鄉鎮之一。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鄉鎮,農村科普工作先進鄉鎮,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被省計生委、計生協會評為計生協會先進單位。

建設養殖開發區,不斷拉長畜牧產業鏈。畜牧養殖是楊莊鎮的支柱產業,肉牛、三元雜交豬、奶牛和肉食雞養殖發展迅速。鎮裡因勢利導,建設養殖開發區,吸引養殖大戶和有識之士發展畜牧產業。新建的生豬交易中心,通過加強市場內部管理、歸法市場運作和發展期貨交易等措施,使銷售業務發展到河北、內蒙、黑龍江等8個省,年銷生豬4萬頭;與上海客商合作投資建設的協和肉聯廠,屠宰加工本地產三元雜交豬,產品源源不斷的供應上海市場;引進500萬元資金建設的奶牛養殖場、牛奶加工廠和飼料加工廠,採用標準化生產,實現了飼料供應、奶牛養殖與牛奶加工一體化生產。

鎮內鐵礦石、白雲母石、石英石、蛭石、石灰石儲量豐富。其中,鐵礦石為露天礦石帶,鐵礦石總儲量5000萬噸,礦山品位高,易開採。興盛礦業有限公司年可生產鐵精粉20萬噸。產品銷往萊蕪、濟南、青島等鋼鐵廠。興盛礦業公司已逐步發展成為擁有鐵礦選廠、金礦選廠、建築工程機械設備租賃、球團燒結和農業生態園的集團公司。臨沂客商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東隆鐵礦選廠,萊鋼投資1000萬元興建的牛山鐵礦選廠以及鑫源鐵礦選廠等礦業企業都達到了年產10萬噸鐵精粉的生產規模,利用本地產鐵精粉進行深加工的大型球團廠也達到5家。全鎮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礦石加工企業達到12家。該鎮還大力發展有地方特色的手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全鎮各類加工企業已達到130餘家。

楊莊鎮楊莊鎮
招商引資

楊莊鎮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發展強項、創造優勢為目標,及時調整招商引資工作思路,從過去單一靠礦產資源優勢招商的觀念中走出來,挖掘農業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潛力,搶抓青紅高速公路建設的大好機遇,全方位、多層次招商引資;在企業發展上,進一步最佳化環境,培植骨幹,力促財政增長,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2008年1-5月份地稅完成入庫稅額442萬元,占全年任務的67%;國稅完成499萬元,占全年任務的53%;鎮財政實現工商稅收586萬元,同比增長27%。契約利用外資7800萬元,實施建設項目7個。

在具體措施上,一是加強政策引導。研究出台了《關於加快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制定了招商引資工作的獎勵措施,落實了目標責任制。二是加大了對農業招商引資的扶持力度,對高效農業開發和農產品加工項目實行傾斜政策,從土地利用、資金幫扶、電力供應、技術培訓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三是改造閒置的基礎設施用於招商引資項目,解決項目用地受制約的現狀。四是抓住青紅高速公路建設的機遇,積極協調有關方面爭取項目建設。

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正在全力投入建設。一是山東永豐紙業集團投資5000萬元的皇竹草種植和木質纖維加工項目,到位資金1200萬元。該項目一方面在莊科、孟母等6個村轉包農戶土地種植皇竹草1100多畝,另一方面在曹家坡村南建設木質纖維加工基地,加工包括皇竹草在內的農作物秸稈,生產造紙原料木質纖維;二是由萊鋼集團與興盛礦業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下儒林鈦鐵礦開發項目,已完成立項和土地租用手續,正實施土建工程。該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其中萊鋼集團投資2000萬元。利用北京礦業研究院提供的技術和馬鞍山礦業研究院研製的設備,對鈦鐵礦進行加工分離,浮選鈦精粉和鐵精粉。三是青島派昌制帽集團投資1500萬元的涼帽加工項目,在去年新建廠的基礎上追加投資擴大生產。充分利用原善疃黨委大院的場地,新建大型加工車間2個,改造原辦公用房20間,新招農村閒余勞動力300個,已投入生產。四是由省交通廳下屬的公路工程總公司投資2000萬元的石料加工項目,機械設備已經到位,投入生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