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公闕

楊公闕

位於四川省夾江縣甘江鎮雙牌村新樂公路西側。又稱雙楊府君闕。為漢蓋州太守楊宗和中宮令楊暢的墓闕。兩|闕東西並列,相距13米。各由10塊巨大的紅石堆砌,高5米,寬1米多,厚近1米,略呈方形。雙闕座基寬大,闕身鑿刻平整,闕檐平整,闕蓋檁脊分明。闕身有立柱、橫枋、半拱、巨梁、力士、龍虎等圖案花紋浮雕。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四川省
楊公闕VI-695

簡介

楊公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至宋代墓闕古建築。位於四川省夾江縣甘江鎮雙牌村新樂公路西側。又稱雙楊府君闕。為漢蓋州太守楊宗和中宮令楊暢的墓闕。兩|闕東西並列,相距13米。各由10塊巨大的紅石堆砌,高5米,寬1米多,厚近1米,略呈方形。雙闕座基寬大,闕身鑿刻平整,闕檐平整,闕蓋檁脊分明。闕身有立柱、橫枋、半拱、巨梁、力士、龍虎等圖案花紋浮雕。1949年後曾有維修並建碑亭保護。楊公闕的重要文物價值在於是中國漢代遺物,全國存闕也不多,歷史文物價值是十分珍貴,充分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建築技藝的高超水平。本文對楊公闕墓主人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對楊公闕陵墓的位置、布局進行了考證,對志書上記載的闕上的文字和一些學者對銘文的釋疑進行了糾正,對出現過和民間的傳說作了適當收集,並進行了闡述。

楊公闕簡介

楊公闕,位於夾江縣城南20華里的甘江鎮雙碑村,當地人稱"雙碑"。
楊公闕,建於東漢晚期,距今1800餘年。與其它地方的漢闕相比,所不同的是雙闕並列。雙闕之間相距13米,每闕高5米,寬1米,厚1米。雙闕各由10塊巨大堅硬的紅沙石堆砌而成,闕座厚重,闕身平整,闕額雕刻精細,闕檐整齊平直,闕蓋檁脊分明,遠遠看去,雙闕整個象兩朵巨大的石蘑菇。雙闕上半部鑿刻的柱、坊、梁、拱造型奇特;四邊雕刻的力士、龍、虎等圖案精美異常。據《夾江縣誌》記載,雙闕一座鐫有"漢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宗字德仲墓道"十六字,一座上鐫有"漢故中宮令楊府君諱暢字仲普墓道"十五字。可惜風化嚴重,字跡早已殘缺不全。距兩闕約300米遠的東南方,有一片平整的高地,高出周圍農田二三米,方圓約1000餘平方米,人稱"饗堂壩",實則是"二楊墓"遺址。民諺云:"雙碑"對"饗堂",銀子用斗量,由此可想見墓葬品之豐富。
楊公闕,故又叫雙楊府君闕,1956年8月16日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又重新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專門劃定了保護範圍,修建圍牆,派了專人,用以保護石闕。2006年5月25日,楊公闕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代遺物

楊公闕的重要文物價值在於是中國漢代遺物,全國存闕也不多,歷史文物價值是十分珍貴,充分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建築技藝的高超水平。本文對楊公闕墓主人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對楊公闕陵墓的位置、布局進行了考證,對志書上記載的闕上的文字和一些學者對銘文的釋疑進行了糾正,對出現過和民間的傳說作了適當收集,並進行了闡述。

記載

楊公闕,亦稱雙楊府君闕、二楊闕。《夾江縣誌》(民國版)記為:“漢二楊墓。”楊公闕是漢代墓闕,位於夾江縣甘江鎮雙碑村九組。1956年8月,四川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楊公闕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闕,功能可分五類,為城闕、宮闕、第宅闕、祠廟闕、墓葬闕。位於皇宮前兩邊的樓台,可登高瞭望,或指有極高權勢人物居住的高大建築群落,被稱為“金闕”、“宮闕”;古代陵墓建築群落前修造左右對稱的建築物,顯耀建築物主人生前顯赫地位的標誌,稱為”墓闕”。墓闕上面刻有文字、浮雕圖案、仿木結構建築等,被當地人呼為“碑”。墓闕大都為石材結構,這種特殊墓葬標誌建築形式,同東漢崖墓一樣,有獨特的地域性、局限性、藝術性、時間性。《中國漢闕》記云:“我國現存闕30餘處,其中祠廟闕6處,余均為墓闕,這些闕多數是漢代遺物,也有少數三國至晉之物。”所以,漢闕的歷史文物價值是十分珍貴。
《夾江縣誌》(1989年版)載:“漢二楊墓……有石闕二座東西並列,一鐫‘漢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宗字德仲墓道十六字;一鐫‘漢故中宮令楊府君諱暢字仲普墓道十五字,俱隸書。”楊公闕東西對稱,坐南向北,相距13米,闕高4.9米、寬1.25米、厚0.88米,各由露出地面的十塊巨大堅硬的紅砂石壘建而成。依據石材質量及硬度、顏色,闕座寬大厚重,推測為雅(安)石,中、上部石質、顏色與本地千佛岩的石質相似,為本地岩石。闕身每塊巨石間,自然重疊堆砌,充分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建築技藝的高超水平。
關於楊公闕的各類文章很多,都詳細地介紹了墓闕上鐫刻的文字,仿木建築的奇巧構造與蔚為壯觀的“攔虎食羊”、“龍虎相鬥”精美浮雕、誇張寫意的人物圖案。有的學者還從不同歷史時期,不同角度搜尋資料,引經據典地對楊公闕進行了研究、探討。並對楊公闕陵墓主人進行了職位的查實等大量的釋疑、引證等工作,但楊公闕的神秘面紗始終是沒有撩開,還有待繼續地進一步研究、探討。
楊公闕的對稱墓闕,實際上就是“墓道”大門的標誌建築物。闕體獨立於墓道兩側,初建時還附有子闕,主闕和子闕分別砌築相聯,沿墓道至享堂的兩邊還有相對稱的石人、石馬、神獸等石刻雕塑。由於年代久遠,子闕與墓道兩旁的石刻群落早已被歲月滌盪無存了。依據漢代墓闕的形制結構和歷代的職官制度,楊公闕應該只是一位墓主,也只能是一位墓主人,不可能有兩位權勢顯赫的人物同闕同墓的情況。在西(左)闕的正面,還能認出“漢故益州牧楊府君諱宗字口仲墓口”等字,每字邊長0.2米,其中“德”、“道”二字已無字痕,“州”字已缺下部一半字型,“牧”字缺左半字型,因字型風化,有幾字的筆勢已不如清代道光年間劉喜海手拓的楊公闕文字清晰。根據西闕鐫刻的文字,可以確切地說楊公闕的真正主人就是楊宗。
..

最早著錄二楊闕的是北宋末成書的趙明誠《金石錄》和南宋洪适的《隸釋》。楊宗是“益州太守”還是“益州牧”?從闕體文字看是州牧。但從《夾江縣誌》歷代版本均稱為二楊墓,其一鐫“漢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宗字德仲墓道”十六字,其一鐫“漢故中宮令楊府君諱暢字仲普墓道”十五字。此種說法還分別記入“宋王象之《輿地碑目》”、“《四川通志》”、“宋鄭樵《通志》卷七十三”、“宋趙明誠《金石錄》”、“明葉奕苞《金石錄補》”、“清馮登府《金石綜例》卷三”、“清李富孫《漢魏六朝墓銘篡例》卷三”、“
..
清劉寶楠《權石例》卷之一”等。“清趙之謙《補寰宇訪碑錄》卷一記為‘益州牧楊宗墓闕(八分書無年月)四川夾江。’”清道光時劉喜海(1793-1852年),字燕亭,著有《金石苑》一書,其中記載有手拓楊公闕的文字(注:夾江縣文物管理所有此版本拓片縮影印件)。上面記為“漢故益州牧楊府君諱宗字口仲墓口。”拓片上缺“牧”左半邊字型。從上可以看出親自到夾江楊公闕拓片的,可能僅有劉喜海一人。其他都以互傳為記,皆記為“太守”記錄而流傳於世,並還記為東闕為“漢故中宮令楊府君諱暢字仲普墓道”一說。著名學者施蟄存,從未到過夾江楊公闕,在《北山集古錄》云:“漢益州牧楊公闕……洪氏著錄其文云:‘漢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宗字德仲墓道’凡十六字,葉氏《金石錄補》、楊氏《函青閣金石記》諸書並同。惟方落雨《校碑隨筆》作‘益州牧楊府君云云,一行十四字。今審視拓本,益州下石己泐甚,惟楊字右上猶可辨識,二字之間僅一字地位,必不可能是‘太守’二字,且石泐痕平漫處猶仿佛可得牧字右半筆道,是可定其為益州牧而非益州太守也。”施蟄存不愧文學泰斗,僅從拓片審視對闕文的考訂意見,很值重視。施蟄存在同文中還云:“新莽時改刺史為州|牧,東漢時仍稱刺史,則此楊宗者,新莽時官也。”《中國通史》載:“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州部設刺史,秩六百石。”“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改刺史為州牧,秩二千石。”“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3年)復為刺史。”“東漢分全國十三州,各州設刺史一人,其職權比西漢刺史大得多。”“東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並給予州牧領兵治民的權力。”從《中國通史》史載資料可以看出從西漢至東漢靈帝的三百年期間,州的職位在刺史和州牧之間轉換。從東漢靈帝中平五年後劉焉、劉璋、劉備曾任益州牧,時間上,楊宗不可能在在靈帝中平年間到三國時期任益州牧。有可能在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至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3年)間擔任州牧。施蟄存說楊宗是新莽時官,正處於這一時間內,是較正確的。有學者認為楊宗是《三國志》上提到過的參軍,《華陽國志》上載的尚書郎、武陵太守,《晉書》記載晉武帝泰始元年(256年)議用楊宗為益州監軍人物;或又為晉(成漢)光熙元年(306年)至建元二年(344年)人物。此說,人名俱同,也或有可能性。
《夾江縣誌》(1989年版)載:“現楊暢闕已全無字跡,楊宗闕還能認出‘漢故益口楊府君諱宗字口仲墓口等字(按:楊宗闕宋時倒伏,在南宋孝宗時由楊仲修重建,重建時誤將‘太守’二字鐫刻為‘州牧’)。”事實上,東(右)闕即被誤稱為楊暢闕的碑陰,刻有“時大宋歲次末朔景德肆年孟夏月二十有四日使帖口口口口攢為圖經入進故記之”,每字為0.08米至0.1米大小,楷書。景德為北宋真宗年號,景德4年,時為公元1007年,以此足可證明東闕沒有倒塌過。南宋淳熙(宋孝宗)十六年(1189年)三月三日,邑令楊仲修將坍塌後重新砌建的是西闕,西闕碑陰刻楊仲修豎闕後“題楊公闕”詩一首。從楊仲修的詩意上看楊仲修是照碑上斷裂的痕跡豎好碑原文刻畫以前字跡,並未將“太守”誤刻為“州牧”。至於“東(右)闕”被人稱為楊暢闕,上面如有“仲普墓道”字樣,不至於在宋代就漫漶毫無字痕。實際上,從北宋末的趙明誠的、南宋的楊仲修到何紹基(1799-1873年,清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及歷代文人墨客,都從未在東闕上看到“漢故中宮令楊府君諱暢字仲普墓道”的文字,至今東闕上僅有前述景德文字,絕無鐫刻過墓道文字的痕跡。楊暢是什麼人?什麼官?什麼時代人物?《後漢書》(志二七、百官四)載:“中宮謁者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中宮謁者三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主報中章。中宮尚書五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文書。中宮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藏幣帛諸物,裁衣被補浣者皆主之。丞一人。本注曰:宦者。中宮永巷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宮人。丞一人。本注曰:宦者。中宮黃門冗從僕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黃門冗從。中宮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宮請署天子數。女騎六人,丞、復道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復道丞主中閣道。中宮藥長一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
從中宮令的職位設定,楊暢極有可能是皇宮中宦者,時間可能在益州牧楊宗之前,約在漢武帝即位以後。“漢故中宮令楊府君諱暢字仲普墓道”的實物到那裡去了呢?《中國漢闕》記載:“八、已毀的中國漢闕:8、四川樂山漢二石闕;據《四川通志》卷五十九稱,在樂山縣西南,皆漢武帝使唐蒙下夜郎時置。”《中國漢闕》上的記述的已毀漢闕是位於樂山縣西南,推測這就是已毀的楊暢闕,只是方向有點偏差。楊暢闕推測至少毀在南宋淳熙年(1174年至1189年)以前,誤傳楊宗闕為“二楊闕”在此前即已流行。
筆者的一位楊姓親戚世居楊公闕旁,1980年初在世時近80歲,自稱為“楊侯爺”後裔,他告訴我,在“享堂”前曾有一大古碑,碑上有“益州牧楊宗”字樣,該碑大約毀於1945年前後。現看守楊公闕的80餘歲的楊松春老人也證實有這一石碑。
夾江縣治古代稱為“平鄉”,從千佛岩至九盤山(二郎廟),一馬平川,平疇沃野,青衣江從縣境西北流向東南,河道彎曲形狀似船,堪輿家稱為“船載穀倉”的形勝寶地。楊公闕恰好位於“船倉”正中,四周有雲吟、甘露、寶華、吉祥等鄉村拱衛。以前楊公闕還位於古平羌道(嘉陽驛路)旁,平川廣野,阡陌交通,人傑地靈,人材輩出。
在離楊公闕南約300米左右有一地勢高出周圍二米,面積約1千平方米的壩子,權屬甘江鎮萬華村13組,當地人叫做“響堂壩”,以前生產隊曾闢為“曬場”,號稱可容108根曬墊。“響堂”實際是“饗堂”的諧音,是陵墓前祭祀墓主人的地方。“響堂壩”地下就是楊宗的陵墓,現又成了莊稼地。鄉人傳雲“雙碑對響堂,金銀放斗梁(金銀用斗量)。”深信地下埋藏有很多金銀財寶。又傳說雙碑與饗堂之間有一神奇“扎耙石”,村民每次刮田放在耙上,重量均適當,用後無論放在何處,都能回到原來的地方,最後被一賣麻糖的人挑走了。
楊宗的陵墓,可以斷定早被盜掘。筆者在孩提時期就曾聽人傳雲,饗堂前有地下甬道通墓廳,墓門南道皆用大青磚砌就,墓廳呈園拱形,因地下潮濕,墓廳中棺柩用粗大鏈子吊於空間。在墓葬的周圍,曾發現和挖掘過一些漢磚、銅器、鐵器、古陶等。1994年前文物普查時又發現漢代花邊磚、陶雞、陶俑等,疑為盜墓者的遺棄物。
楊宗陵墓所在地萬華村13組一吳姓村民說,1965年11月,以出於好奇,看究竟地下埋有何物為目的,由生產隊組織十餘人從墓頂上正中往下進行挖掘,大約用了三天時間,開挖面積約8平方米,挖出嚴重鏽蝕的銅錢裝了一淘篼,再往下挖即為青色大磚砌成重疊人字狀牆體,用鋼釺捅斷磚頭後,下面是堅硬的泥夾石,相當堅硬,難以挖掘,眾人頗感困難,只好停工並回填作罷。在墓前方地下,一吳姓村民於1980年左右挖出一動物石雕像,推測應為墓道神獸之一,現已不知流落何方。
筆者賦詩二首:“太守州牧載史書,研討使人難定處。闕身銘文鐫刻存,只有德仲無仲普。東闕千年昂首立,景德有記人圖經。西闕淳熙重扶樹,邑令題詩句澀苦。探幽攬勝憶前朝,喜愛文物遺蹟古。”“楊公石闕渺千年,文物古蹟迎新天。前朝寒碣水中立,今為名勝修牆垣。雙碑聳峙花叢間,遊人尋幽細探研。州牧太守事奇聞,碑刻藝術世代延。”
附:題楊公闕[(柏梁體詩:刻於西闕碑陰。南宋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年)]
[宋]楊仲修
府君闕二右識亡(兩座闕,右邊一座沒有墓道文字)
溝齧厥趾左複印(碑腳剝蝕得很厲害,左下字有缺損)
肇漢迄宋淳熙皇(從漢代到淳熙歷史久遠)
屠維作噩主歲陽(今年已是己酉年了)
昏七星中朏夜央(在一勾新月初升的三月三日)
軯 震掉吁獨僵(震動造成坍塌,感嘆只有一座碑立在那裡)
奔神泣幽原慘荒(我很痛心碑倒在這荒涼的原野中)
後七旬泱晦弋藏(後來用了七十天)
倒流瘞壤居墓旁(將掩埋在土裡的碑石收攏來)
乃據斷化屹兩行(按照斷碑上消化的兩行字痕跡豎好碑)
刓畫勒故居祠方(把原有字照樣加深鐫刻)
令其裔末作題揚(使他的後代也光彩)
仲修德闕臨邛鄉(為修闕做好事的是臨邛人楊仲修)
仿佛君子鹹無強(讓闕重新象年輕人一樣強壯)
(注:此詩刻於楊公闕西碑陰,近年風蝕嚴重,已大部分因漫漶不能辯認了。根據清代劉喜海拓片縮影印件,重錄此詩。《碧雲亭》41至42頁宋興國老師有注釋,現按個人理解,對宋興國老師的注釋稍有改動。《碧雲亭》的注釋,其中“昂”應為”印”,“軒車加盍”應為“軯車加盍”(車加盍或為“車加益”),“壞”為“壤”,“碣”為“化”,“刻”為“刓”,“疆”為“強”。該詩還告訴了人們在南宋淳熙(己酉)年的三月三日,在夾江的區域內發生了特大的地震。此詩仍未能盡解。)
(特註:軯字後一字,電腦未能打出,車加益字或車加盍字。)
附:夾江訪兩楊君闕
(清)何紹基
兩楊石闕邑乘譜,燕亭初入金石簿。
我來夾江日當午,過河十六七里許。
響堂壩前森可睹,兩闕相距才數武。
一在水中一在渚,諦觀其字星斗數,
但有德仲無仲普,仲普碑陰字楚楚。
淳熙己酉句澀苦,意謂碑僵重扶樹。
田水聲喧昨過雨,垂垂稻穗爭搘拄
鄉民幾曾見官府,逢使君至觀環堵。
使君之來意奚取?考獻甄文非小補!
何惜田間五尺土,忍令寒碣水中處,
太息邦人不好古!
附:漢益州牧楊公闕
施蟄存
右漢楊宗闕題字一行,分拓二紙。此刻趙氏《金石錄》、洪氏《隸釋》均已著錄,而墨本流傳不多,金石刻收藏家罕得之。洪氏著錄其文云:“漢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宗字德仲墓道”凡十六字,葉氏《金石錄補》、楊氏《函青閣金石記》諸書並同。惟方藥雨《校碑隨筆》作“益州牧楊府君”云云,一行十四字。今審視拓本,益州下石已泐甚,惟楊字右上猶可辨識,二字之間僅一字地位,必不可能是“太守”二字,且石泐痕平漫處猶仿佛可得牧字右半筆道,是可定其為益州牧而非益州太守也。墓字下道字已不可見,紙盡於此,或此本失拓耶。新莽時改州刺史為州牧,東漢時仍稱刺史,則此楊宗者,新莽時官也。此闕在四川夾江,今猶存,別有一楊暢闕,字仲普,俗稱二楊闕,殆非昆仲也。暢闕文僅見於《金石錄補),拓本則未聞有蓄之者。

文物價值

《中國漢闕》記云:“我國現存闕30餘處,其中祠廟闕6處,余均為墓闕,這些闕多數是漢代遺物,也有少數三國至晉之物。”所以,漢闕的歷史文物價值是十分珍貴。《夾江縣誌》(1989年版)載:“漢二楊墓……有石闕二座東西並列,一鐫‘漢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宗字德仲墓道十六字;一鐫‘漢故中宮令楊府君諱暢字仲普墓道十五字,俱隸書。”楊公闕東西對稱,坐南向北,相距13米,闕高4.9米、寬1.25米、厚0.88米,各由露出地面的十塊巨大堅硬的紅砂石壘建而成。依據石材質量及硬度、顏色,闕座寬大厚重,推測為雅(安)石,中、上部石質、顏色與本地千佛岩的石質相似,為本地岩石。闕身每塊巨石間,自然重疊堆砌,充分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建築技藝的高超水平。關於楊公闕的各類文章很多,都詳細地介紹了墓闕上鐫刻的文字,仿木建築的奇巧構造與蔚為壯觀的“攔虎食羊”、“龍虎相鬥”精美浮雕、誇張寫意的人物圖案。有的學者還從不同歷史時期,不同角度搜尋資料,引經據典地對楊公闕進行了研究、探討。

中國著名漢闕

名稱 簡介
樊敏闕 位於四川省蘆山縣,北宋時即已倒塌,1957年修復左闕,蘆山地震中主闕震斷
高頤闕 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是中國漢闕中保存最完好、雕塑最精美的,蘆山地震中闕體震裂
馮煥闕

位於四川省渠縣土溪鄉趙家村,西闕及子闕已不存,現僅存東闕

沈府君闕 位於四川省渠縣漢碑鄉燕家村,現存雙主闕,子闕已廢,闕形制及風格與馮煥闕相近
平陽府君闕

位於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是我國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一處雙出墓闕

烏楊闕

位於重慶市忠縣烏楊鎮,是所有漢闕中第一個作為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漢闕

楊公闕 位於四川省夾江縣甘江鎮雙牌村,又稱雙楊府君闕、二楊闕
東漢三闕 位於河南登封,分別為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國家級禮制建築遺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