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牌坊旅遊區

梅溪牌坊旅遊區

梅溪牌坊旅遊區坐落於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前山鎮上沖梅溪村,占地面積12萬6千平方米。景區以清朝末期中國第一任夏威夷領事、華僑百萬富翁陳芳[華僑]先生故居,陳家花園,梅溪石牌坊,陳芳家族墓園為建築主體,以陳芳家史展、中國牌坊精品展、珠海名人蠟像展、文寶齋書畫院等為展覽內容,是一個集名人紀念,民俗博覽,文物保護,觀光休閒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梅溪牌坊旅遊區梅溪牌坊旅遊區

梅溪牌坊位於前山鎮梅溪村,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是光緒帝為表彰清朝駐夏威夷領事陳芳及其父母等人而賜建。牌坊以純花崗岩作材料,雕以瑞獸、花果、人物等,鐫刻“聖旨”、“急公好義”等字。

梅溪牌坊旅遊區主要包括:梅溪牌坊廣場區、陳芳故居區、陳家花園及墓園區和旅遊服務中心,是集名人紀念、民俗博物、觀光休閒為一體的珠海本土第一人文景觀。

梅溪牌坊是集西方的裝飾風格和傳統的中國建築結構為一體,中西合璧、渾然天成,是華南地區罕見的珍貴古建築。用料方面,是以純花崗岩為原材料,採用了榫卯構造,並鐫刻“聖旨”、“急公好義”等文字。牌坊的檐下置石斗拱、石鼓、石欄額、須彌座,鑿雕有精美的瑞獸、花果、人物、書法和八仙圖案等裝飾。它與梅溪的村落、涼亭、古廟、陳芳故居、“勝地佳城”、西洋式花園墓地以及桄榔樹、小橋流水等自然景色相映生輝,融為一體,展現出古樸的僑鄉風情。

人物簡介

梅溪牌坊旅遊區梅溪牌坊旅遊區
陳芳,字國芬,珠海梅溪村人,生於是1825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離家到香港澳門等地學習經商,1849年,24歲的陳芳隨伯父到檀香山經商,從商店學徒開始,後自立門戶,經營甘蔗種植和製糖業,而成為華僑第一位百萬富翁,被譽為"商界王子"。1857年娶夏威夷國王義妹朱麗亞為妻,被選舉擔任夏威夷國會議員,1881年被清政府光緒皇帝欽命為中國駐夏威夷第一任領事,官居二品。1890年陳芳返回故鄉,落葉歸根,晚年熱心於家鄉公益事業,1906年逝世於澳門,葬於故鄉梅溪村。

結構特點

梅溪牌坊旅遊區梅溪牌坊旅遊區
陳芳故居建於1891年至1896年,包括1座陳公祠,3座大屋,一座洋樓和一座花廳,建築面積2495平方米,占地面積5742平方米,結合了西方文化及中國建築傳統,整座建築雕樑畫棟,具有突出嶺南風格。此外,門前,屋巷鋪設石板,青磚,種有白玉蘭九里香等百年以上珍貴花木,周圍築磚牆,東西兩角設定哨樓,組成陳氏家庭莊園工匠建築群。

陳家花園及墓園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現存"勝地佳城"碑刻,還有八角亭、石板路以及陳芳從夏威夷引種、距今已一百多年的桄榔樹等。

梅溪石牌坊坐落"陳芳花園"舊址。現存三座,建於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和十七年(公元1891年),是光緒皇帝為表彰陳芳及其親屬為家鄉多作善舉而賜建的。牌坊用花崗岩建造,中西合璧的藝術造型,恰到好處的力學結構和精美的雕刻裝飾,是石建築的藝術珍品,1987年被珠海市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廣東省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精品展

梅溪牌坊旅遊區梅溪牌坊旅遊區
陳芳故居內的"中國牌坊精品展"、"珠海名人蠟像展"、"陳芳家史展"、"文寶齋書畫院"等展館展現了建築學,人文紀念,民俗展覽,華僑創業史,文物書畫等方面有內容。"中國牌坊精品展"共集中中國現存的牌坊精品模型二十四座,其中有北京山東安徽山西牌坊精品,這些牌坊建築考究,雕刻精美,文字精練。既充分宣揚和體現中國封建社會道德標準,又充分展現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建築歷史及勞動人民聰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築藝術。"珠海名人蠟像館"集中展出了珠海近代二十四名人蠟像,其中有故居主人陳芳民國內閣總理唐紹儀華南地區第一位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物楊匏安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一任委員長林偉民共產黨早期領導人蘇兆征,我國第一位世界冠軍容國團等。他們對近代中國歷史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走近名人,品味歷史名人的生平,將會給我們預想不到的啟迪。"陳芳家史展"以陳芳生平為主線,詳細介紹陳芳家族的來歷變遷,家道沒落。陳芳遠渡重洋,商界拼搏,政界周鏇,成家立業,落葉歸根,為家鄉大做善舉,造福桑梓的經歷。在參觀中可體會到中國清朝末期廣大人民的艱辛,它是一部飽含華僑辛酸淚、愛國情的創業史詩。"文寶齋書畫院"展示了宋代以來的名家書畫真品,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慈禧太后親筆御書,民國總理于右任的條幅,揚州八怪的書畫真品等,可讓遊客領略到文物書畫的藝術魅力。

主要景點

碉樓

一號碉樓:

該碉樓建於1896年,是當年保衛梅溪村及陳家大院的守衛樓,全部用花崗岩砌成,結構嚴謹,建築牢固。樓內共分三層,頂層為瞭望台,中層為射擊處,底層為休息室和出入口。二號碉樓:該碉樓建於1896年,為陳家大院的主保衛樓,全部用花崗岩砌成,分三層。它結構特別,底層為進院大門通道,無法直接上至二層、三層,只能從院內家丁樓的二樓通道才能進入碉樓二樓。三號碉樓:該碉樓建於1896年,是陳家大院另一個主保衛樓,建築用料、設計構造、防禦模式與二號碉樓一樣。

陳芳家庭舞廳

梅溪牌坊特色建築梅溪牌坊特色建築
陳芳家庭舞廳是陳家大院建築物里中西合璧最突出的地方,舞廳外側兩面牆都採用了羅馬式的拱門建築,底部欄桿用中國古典式花瓶柱支撐,地上用拋光打磨的大理石方塊拼成。1856年,夏威夷國王堪姆漢查舉辦婚禮大典,各國使館商務機構都舉辦各種活動慶祝。陳芳作為夏威夷華僑領袖,為進一步密切與上層社會的關係,達到穩定和提高華人的夏威夷社會地位的目的。出巨資並聯合其它華商為國王舉辦了一次規劃最大、檔次最高、華麗而又熱鬧非凡的舞會,受到國王的大力稱讚。陳芳因此密切了與王公貴族的關係,為後來與公主朱麗亞結婚而進入皇族、擔任夏威夷國會議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90年,陳芳回到故鄉後,為了懷念追憶夏威夷美好的時光,同時招待港、澳商界的朋友,在建造家園的同時建了這個舞廳。

雕花耳房

蠟像館兩邊耳房,是當年看護和管理祠堂人員的住所,其房椽有很精美的磚雕,已經一百多年仍線條分明、圖象清晰。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破四舊,準備砸毀這些代表封建意識的花雕時,村民們就用水拌黃泥糊上掩蓋,才得以保存。

牌坊群

原址共三座牌坊,中間一座建於1886年,即光緒十二年,這一年珠海發生特大水災,很多村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遠在異國他鄉的陳芳接此訊息,自己捐贈白銀三千兩寄回國內,請朝庭救濟災民。光緒皇帝聽到奏報後,非常感動,即賜建石牌坊一座,以示褒獎。牌坊高12米、寬12.2米,深4.6米,並賜封陳芳二品頂戴加二級花翎。

左邊一座牌坊建於1891年,是陳芳長孫陳永安請準朝廷賜建給其父陳龍的,牌坊高10.1米,寬9米,深4.6米,單廡,4柱3間3牌樓,陳龍及夫人被賜封為奉政大夫和五品太宜夫人。右邊一座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兵用耕牛和拖拉機拉倒,已無法考證受賜人,據說紅衛兵要拉倒另外兩座牌坊時,梅溪村民都坐在牌坊下,紅衛兵才罷手。

現存三座牌坊都用花崗石建造,榫卯結構,完殿頂,石斗拱,石闌額,石柱下置角柱石、須彌座,脊上立鴟吻、鰲魚和火焰寶珠,雕刻花卉、瓜果、人物、瑞獸、暗八仙等。石牌坊中西合璧的藝術造型,恰到好處的力學結構和粗美的雕刻裝飾,是石建築中的藝術珍品,1987年公布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晉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

41路公車:上沖總站-梅溪牌坊-四大佛山

26路公車:九洲港-九洲城-梅溪牌坊36路公車:口岸廣場總站-梅溪牌坊70路公車:雲頂瀾山-梅溪牌坊自駕車可走京珠高速,在金鼎轉西部高速,在上衝出口下,經珠海上沖檢查站後左轉梅溪即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