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毛益母草

柔毛益母草,是雙子葉植物綱、唇形目、唇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產河北北部;生於山坡陽處,海拔460米。

基本信息

簡介

柔毛益母草
種中文名:柔毛益母草.
種拉丁名:Leonurus villosissimus C. Y. Wu et H. W. Li
種別名 :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益母草屬
屬拉丁名:Leonurus
國內分布:產河北北部;生於山坡陽處,海拔460米。模式標本采自河北易縣狼牙山。
海 拔:500
命名來源:【Fl. Reip. Pop. Sin. 65(2): 601. 1977】
中國植物志:65(2):512
英文植物志:17:163
系中文名:大花益母草
系拉丁名:Ser.Macranthi
亞屬中文名:益母草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Gardiochilium
亞族中文名:野芝麻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 Lamiinae
中文名:野芝麻族
族拉丁名:Lamieae
亞科中文名:野芝麻亞科
亞科拉丁名:Lam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拉丁名:ANGIOSPERMAE

特點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具於其上密生鬚根的圓柱狀主根,鬚根纖細,近水平伸展。莖直立,高約60厘米,單一,鈍四棱形,下部近圓柱形,上部具四溝槽,有條紋,極密被淡黃色長柔毛,上部多分枝,分枝伸長,叉開,具花序。最下部莖葉在花時不存在;莖中部葉具柄,柄長1—3.5厘米,腹平背凸,有條紋,極密被淡黃色長柔毛,葉片輪廓為三角狀卵圓形,長5—6.5厘米,寬5—5.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具粗鋸齒狀牙齒,堅紙質,3裂,分裂達2/3,中裂片較大,菱狀長圓形,長約4厘米,寬約2.5厘米,側裂片長圓形,較狹,寬約1.5厘米,乾時上面黃綠色,下面較淡,兩面均密被淡黃色柔毛,脈網在上面凹陷下面明顯突出;在分枝上及莖上部花序上的葉變小,具短柄,柄長不及5毫米,葉片圓狀卵圓形、卵圓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粗鋸齒狀牙齒,不裂或3淺裂,分裂僅達葉片1/3,毛被同莖中部葉。輪傘花序腋生,排列於莖及分枝上部,多花,遠離而向頂密集組成長穗狀花序,其下承以少數苞片;苞片刺狀,直伸,長5—6毫米,基部變寬大,彼此互相連線,被淡黃色長柔毛,黃綠色;花梗無。花萼管狀,長8—12毫米,外面密被淡黃色柔毛,其間夾有金色腺點,內面無毛,萼筒長5—7毫米,口部略收縮,脈5,由於毛被極密集而不明顯,齒5,長3—5毫米,直伸,寬三角狀鑽形,先端驟然長漸尖成刺芒狀,前二齒稍靠合,略大。花冠長1.5—2.1厘米,外面除冠筒基部外密被灰白色絹狀柔毛,內面在冠筒下部1/3有近平向不連續的鱗狀毛毛環,毛環上方上唇片下方疏被鱗狀微柔毛,冠筒長6—7毫米,基部寬1.5毫米,在上部1/3處漸寬大,至喉部寬達3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平伸,先端微凹,長約9毫米,寬約4毫米,下唇輪廓為卵圓形,長約?毫米,寬約5毫米,3裂,中裂片較大,倒心形,側裂片卵圓形。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前對較長,花絲絲狀,扁平,中部以下有微柔毛,花葯卵圓形,二室,室平行。花柱絲狀,稍超出雄蕊,先端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花盤杯狀,平頂。子房褐色,無毛。成熟小堅果未見。花期8月。
產地分布:產河北北部;生於山坡陽處,海拔460米。模式標本采自河北易縣狼牙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