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崖禪寺

東崖禪寺

東崖禪寺位於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東峰頂,坐落於巨岩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長江,俯視九華鎮,仰觀天台頂,環顧九華群景。佛國風光,一覽無餘。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東崖禪寺東崖禪寺
唐開元末年,金地藏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初來九華山居於東崖洞穴,常在洞旁岩石上晏坐清修。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諸葛節等數名鄉紳游山,行至東崖,見金地藏之苦行,深為感動,發心修建化城寺,請金地藏離洞居住。明正德年間,有僧周經於此結茅,後建“晏坐堂”,以祀金地藏。心學大師王陽明曾兩次來此與周經談經論道,相契甚深,並互有題贈。萬曆年間釋普通易“晏坐堂”為“東崖精舍”,因石崖位於化城寺之東故。

明末,擴建了大雄寶殿和天簌軒。清同治九年,住持定慧重修大雄寶殿並建萬佛樓、地藏殿和禪堂。傳說金地藏初來九華山,在岩上打坐參禪;後王陽明兩游九華,也在岩上終日宴坐,觀山聽泉,寫有《岩頭閒坐漫成》等詩篇,故有“東岩宴坐”的美傳。

民國初年,釋心舟主持修建了僧寮,名為“走馬通樓”,高達五層,可容數百人,安單接眾,遂成十方叢林,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1920年,心堅住持東崖寺,於化城寺右側興建了一座大型寺院——東崖下院。上院主佛事,集法會;下院則廣接十方僧侶遊人。1933年,東崖上院毀於火災。緣化,僧眾皆遷於東崖下院。1940年,下院又遭兵燹,祗存雲水房。1980年,下院改建為東崖賓館

文化價值

東崖禪寺東崖禪寺

東崖禪寺近代著名高僧月霞禪師心堅法師等人。清末,月霞禪師應聘任東崖禪寺方丈。禪師領眾參禪,設壇講經,十方僧眾慕名而來,常住多達數百人,同時又於翠峰寺創辦華嚴道場,推行僧伽教育,修學並重。繼月霞禪師之後,心堅法師住持東崖禪寺。此間,法師創建了東崖下院和法華寺,大力開展弘法活動,數次出任九華山佛教協會理事長和安徽省佛教協會理事長

1995年,東崖上院在釋果慈主持下重新修建,現佛教建築主要有大殿圓通殿寮房等。寺院還在繼續擴建。

月霞(1858一1917)湖北黃岡人,俗名胡顯珠。幼習醫,後出家,歷游名山,遍參高明。得常州天寧寺冶開禪師器重,承其法嗣,又得句容赤山真如寺法忍和尚之傳。初習天台宗,後棲心華嚴宗學。先後至武漢、北京、蘇、杭等地講經,到過泰國、緬甸、錫蘭、印度、日本,曾在東京為留日學人講經。1909年,與諦閒在南京創辦僧師範學堂。19l4年於上海哈同花園創華嚴大學,專弘華嚴宗。持松、常惺、慈舟等皆在此受業。1917年任常熟虞山興福寺住持,續辦華嚴大學。著述僅餘《維摩經講義》行世。東崖禪寺現任監院果慈法師,32歲,江西人,1991年出家為僧,師從慧心法師。

民間故事

東崖禪寺東崖禪寺

曾經有個遠近聞名的小地方,名叫東禪寺。雖然經過歷史的變遷寺廟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在四人幫的錯誤領導下。這座有著九百多年歷史的寺廟毀於“破四舊”運動,唯有寺廟前面的這棵銀杏樹是歷史的見證者。

關於這個東禪寺還有個有趣的故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姐妹,要比法道,商定在運河兩邊分別建一座寺廟,誰先建好為東,遲建好為西,後來,在西邊的寺廟先建好,即現在的東禪寺,東邊的遲建好,為西真寺,後來覺得難為情,就在西字邊上加了一個木,改名為棲真寺

旅遊資源

東崖禪寺東崖禪寺
東崖禪寺四周有許多名勝古蹟。石崖之東有古洞穴,深數米,寬三米。洞口堆雲如雪,取名“堆雲洞”,為金地藏初至九華樓身之所。洞上之東岩,巨石方正,金地藏常於石上誦經觀景,晏坐清修,故此石有“晏坐岩“晏坐岩”之名。

石崖之西、南兩側有摩崖石刻。南側之“飛身處”傳為金地藏出入東崖之處。西側之“雲深處”、“雲舫”、“贈周經和尚偈”為王陽明手書。當雲涌之時,遠望此岩,形如巨舫,故有“雲舫”之譽。“東崖雲舫”為九華山十景之一。東崖之西北有一泉,當年地藏於洞中被毒蟲咬傷,時有一女子至,曰:少兒無知,願出泉補過,指引西北一石便眨眼遁去。金地藏揭石見泉,泉水清澈甘美,以泉洗傷,即刻痊癒。後知為龍女所助,“龍女泉”由此得名。東岩西北谷有一泓清泉名“龍女泉”,相傳僧地藏初結茅,繞行擇居,頗渴,有女告以泉處,地藏發石果得泉。此即“龍女獻泉”故事的由來。東岩雲舫旁有東崖鐘樓,前行有東崖禪寺、觀音庵等景。再前行可到百歲宮及新建的五百羅漢堂

東崖雲舫東崖脊頂,巨石方正,其形如舫,故有“東崖雲舫”之稱。明時在脊頂建寺,萬曆年間名“東崖精舍”,民國初建5層走馬通樓,安單接眾,遂為十方叢林。1934年1月遭火毀。現寺由住持僧果慈於1995年至1996年在原址重建,坐北朝南,民居風格,內有大雄寶殿和地藏殿。殿南懸崖建有”飛弘橋”,中有六角亭,一橋連線大殿與懸崖,”天塹變通途”。東崖禪寺設計精巧,風格清新,雄踞峰頂,氣勢磅礴。

幽冥鍾亭位於東崖禪寺西北側。建於清同治年間,1982年按原貌修復。亭高10米,磚木結構,上下兩層。建築面積20平方米。亭內置萬斤幽冥鍾一座,清同治年間鑄造,當時從山下運到東崖費時兩個月。九華山是“幽冥教主”地藏王道場,故撞幽冥鍾顯示佛山特色,意義重大:一是表明幽冥世界鐘聲不息;二是警醒世人要眾善奉行;三是聞鐘聲迎好運。古有“東崖鐘聲一杵,聲聞九十九峰”之說。對外開放後,九華山佛協恢復了幽冥鍾撞鐘制度,兩名僧人日夜輪流撞鐘,常年不息。現在撞鐘已為時尚,要求撞鐘的遊人和香客排隊等候。海外華人通過手機和程控電話聞聽幽冥鐘聲,祈福祈財祈平安。1999年新加坡華僑陳先生在前往美國的海輪上大電話到鍾亭,要求為他撞108杵幽冥鍾;3天后陳先生又打來電話,說前天的種聲聽到了,這次安全到達,生意順暢,下次回國一定到九華山重謝師傅。寓居美國英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地華僑,常在飛機之前或海上打電話到鍾亭,要求師傅為他們撞幽冥鍾。深圳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陳先生胃開刀,手術麻醉前通過手機和電話聽了九華山108杵幽冥鐘聲,手術順利成功。幽冥鍾難道真有那么靈嗎?這其實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民間云:“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聞鐘聲,心情愉快,諸事順意。鍾亭門前有幅名聯:“八百杵鐘聲撞醒痴夢,五千言慧典參破禪機。”橫批是“佛法無邊”。時代不同了,人們的觀念變化了,現在遊人並不在意和研考這名聯的含意,而是熱心在這裡探古尋幽,觀賞風景,撞鐘和聽鍾既是信仰,也是樂趣。鍾亭雖小,但鐘聲越洋跨海,成為無數信仰者心中的福音。

美麗景致

東崖禪寺美景之一
東崖禪寺美景之二

九華山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