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俄洛黃耆

東俄洛黃耆

東俄洛黃耆(學名:Astragalus tongolensis)是豆科黃芪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3,0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山坡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東俄洛黃耆(植物研究室彙刊) Astragalus tongolensis Ulbr. in Bot. Jahrb. 1 (Beibl. 110): 12. 1913; Simps,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8: 258. 1915; Pet. -Stib. in Acta Hort. Gothob. 12: 48. 1938; 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406. 圖399. 1955.——A. potaninii Kom.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3: 231. 1915.——A. veitchianus Simps. in Fedde Repert. Sp. Nov. 13: 247. 1915.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直伸。莖直立,高30-70厘米。羽狀複葉有9-13片小葉,長10-15厘米,下部葉柄長2-3厘米,向上逐漸變短;托葉離生,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5-4厘米,具緣毛,宿存;小葉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4厘米,寬0.5-2厘米,先端鈍或微凹,基部近圓形,上面散生白色柔毛或近無毛,下面和邊緣被白色柔毛。總狀花序腋生,生10-20花,稍密集;總花梗遠較葉為長;苞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6毫米,被白毛或混生黑色緣毛;花梗長約2毫米,連同花序軸密被黑色柔毛;花萼鍾狀,長約7毫米,外面疏生黑色柔毛或近無毛,內面中部以上被黑色伏貼柔毛,萼齒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1-2毫米;花冠黃色,旗瓣匙形,長約18毫米,寬約7毫米,先端微凹,中部以下漸狹,翼瓣、龍骨瓣與旗瓣近等長,具短耳,瓣柄較瓣片約長1倍;子房密被黑色絨毛,具長柄。莢果披針形,長約2.5厘米,表面密被黑色柔毛,果頸較萼筒長;種子5-6顆,腎形,暗褐色,長3-4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及生境

產四川(西部)。生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草地。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康定東俄洛。

功能用途

醫藥:【藏藥】大牙甘:全草治關節痛;外用消腫止癢《青藏藥鑒》。賽窩達爾亞乾:根治膿胸,胸腔黃水病,頭部骨傷,骨折;外用治癰腫疔毒,皮膚瘙癢《中國藏藥》?4鈦欄剩喝?葜巍盎撲?輩。?厙火鮁??亟諭矗?欽郟?巧耍煌庥彌斡鋼尊鄱荊?し麴?鰲恫乇靜蕁貳4鈦欄剩焊?髦餵亟諭矗?欽郟?巧耍?庵斡鋼尊鄱荊?し麴?鰲睹褡逡┲徑?貳?
醫藥:根:補氣固表,托毒生肌,利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