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江[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李振江,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研究生導師。2004年以來任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教授。獲校級“優秀研究生導師”(2008)和“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09)榮譽。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李振江,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研究生導師。1985年蘭州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導師蘇致興教授)。歷任新疆工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1999年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導師胡春圃教授)。2000年任新疆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6年南京工業大學生工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導師歐陽平凱院士、石玉瑚教授)。2004年以來任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教授。獲校級“優秀研究生導師”(2008)和“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09)榮譽。

學術兼職

美國化學會(ACS)會員。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reenChemistry(RSC)、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ACS)、Synlett(Thieme)、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Wiley)、CatalysisCommunications(Elsevier)、JournalofHeterocyclicChemistry(Wiley)、SyntheticCommunications(Taylor&Francis)、JournalofSulfurChemistry(Taylor&Francis)審稿人。
《林產化學與工業》期刊編委。

研究方向

1.生物基聚合物與功能材料:生物基單體的催化體系與活性聚合,生物基複合材料及反應加工,嵌段共聚物與納米構造,生物醫學功能材料
2.有機催化與合成化學:有機催化(organocatalysis),手性技術與不對稱合成,藥物合成
3.綠色化學與潔淨工藝:綠色化學與技術,水相介質反應,力化學反應

科研工作

發展了不對稱合成非天然α-胺基酸的平台技術;報導了不對稱合成α,β-二胺基酸的新方法;研究了氨基磺酸催化的七種縮合反應;設計和套用新型有機催化劑控制開環聚合反應,研究了卡賓催化的系列開環聚合反應,合成均聚物及精確結構嵌段共聚物,發展了開環聚合反應的新類型。研究和開發了聚乳酸的新型聚合反應、製備工藝和生產裝置。上述工作在SCI收錄的著名學術刊物發表,申請了國際專利和中國發明專利。參加國家“973”計畫兩項,主持國家“863”計畫子課題、科技部重點國際合作計畫、科技部國際合作計畫、教育部重點科學研究計畫等項目多項。近五年,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其中SCI收錄二十餘篇,申請國際專利四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二十一項和授權五項。

成果引用

發表於GreenChemistry2006年8卷433頁的水相介質磺醯亞胺合成方法被SCI引用20次,作為製備N-sulfonylimine的常用方法之一。發表於SyntheticCommunications2007年37卷1609頁的1,5-benzodiazepine合成方法被全球最著名化學教育學術期刊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2010,87,631–633完整採用作為美國高校本科“藥物合成與藥理實驗”方案。
研究成果被頂級專業綜述期刊《化學評論》(ChemicalReviews)(IF35.957)引述2次,《化學研究述評》(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IF18.203)引述1次,《四面體報告》(TetrahedronReports)(IF3.219)引述2次,《當代有機化學》(CurrentOrganicChemistry)(IF2.879)引述6次。全部是正面引用和述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