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劍鳴

朱劍鳴聯繫分守建寧府、縣綠兵及地方保甲局回響省方號召,並與福州光復時歸附革命的延建巡防統領徐鏡清共同起義,為和平光復建、甌兩縣作出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朱劍鳴(1889—1976),字星軒,福建建甌縣人。

人物經歷

幼年在私塾啟蒙,光緒三十二年就學福州全閩高等學堂,光緒三十四年進福建公立法政學校肄業。當時同盟會福建支部已成立,派會員黃光弼來建安一帶進行革命活動,他與黃光弼有聯繫,宣統三年(1911)武昌起義,接著福州光復,朱劍鳴來建安在原建安縣署奎星樓(今四中)布置光復工作。其時閩省大都督孫道仁傳檄全省各府州縣,促駐軍克日反正。朱劍鳴聯繫分守建寧府、縣綠兵及地方保甲局回響省方號召,並與福州光復時歸附革命的延建巡防統領徐鏡清共同起義,為和平光復建、甌兩縣作出貢獻。

民國元年(1912),中華民國成立,朱劍鳴隨李慕曦赴南洋,在南洋任光華日報編輯,該報系孫中山先生創辦,由華僑中的同盟會會員投資經營。民國4年(1915)赴吉打埠任華僑中華國小校長。民國5年(1916)轉新加坡任同盟會機關報《民國日報》編輯。民國6年(1917)回國,值袁世凱廢棄約法,推翻國會,孫中山先生在廣州組織軍政府,朱劍鳴在方聲濤部下滇軍第四師任上尉軍需官,後任靖閩靖國軍駐汕頭辦事處主任,至民國9年(1920)解職。民國14年(1925)應黃展雲之約,再赴南洋協助放映電影。民國15年(1926)回國。

民國22年(1934)11月22日蔣光鼐、蔡廷鍇發動“閩變”,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朱劍鳴參與人民革命政府工作,任福州房鋪捐第二科科長。不久,人民革命政府失敗,遂居福州賦閒。民國28年(1939)攜眷回建甌。1953年由省人民政府主席張鼎丞聘為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朱劍鳴好書法,年老家居仍日寫魏碑數張,現省文史研究館尚保存有他的遺墨。1976年卒於建甌,終年88歲。

民間工藝美術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