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琳[麵塑藝術家]

張寶琳[麵塑藝術家]

張寶琳是中國麵塑大師,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北京面人郎的徒弟。張寶琳麵塑作品遍布世界許多地方,並獲得多個獎項。張寶琳承傳麵塑技術,並在傳統的麵塑技術上加以改良和最佳化,同時運用了其他的藝術方面的知識。張寶琳是郎派麵塑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

人物簡介

張寶琳中國麵塑大師,張寶琳1954年生,北京市人,1970年開始從事麵塑藝術創作。其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造型準確,形象傳神。代表作有微型核桃麵塑《一百單八將》,仿象牙塑《八仙》,仿翡翠塑《千手千眼佛》,彩塑《觀音百態》等。張寶琳創作的大型題材的麵塑工藝《中國歷代文化名人群像》,張寶琳塑造了一百三十三位名傑的形象,被譽為“麵塑珍品”,在藝術界上被稱為“麵塑藝術史上的一次創舉”。張寶琳的創作,除表現傳統題材外,還涉足麵塑藝術上難度極高的名人塑像。張寶琳曾先後為塞拉里昂總統史蒂文斯、蒙伯托總統、世界著名指揮家洛林馬塞爾、著名鋼琴家裡查德·克萊德曼,以及一些外國駐華使節夫人塑像,這些人都說自己的麵塑人物“非常逼真”、“形似神更似”等等之類的話。

成長經歷

張寶琳 張寶琳

張寶琳祖上一直在中國北京城生活,從清朝開始,張寶琳的祖輩就在北京的廟會上從事一種“棚鋪”生意,即為那些在廟會上的小生意人搭棚架席遮風擋雨。那時,老北京的民間藝術種類十分龐雜,由於家族從事的行當關係,自然和這些小生意人十分熟悉,而自小和這些民間藝人廝混在一起的張寶琳,漸漸對麵塑情有獨鍾,當年北京最有名的就是“面人郎”,在“面人郎”師傅的耳濡目染之下,張寶琳漸漸迷上了麵塑藝術。從童年起張寶琳就開始接觸麵塑。面人郎的師傅是面人趙,中國解放前流落到上海,中國解放後上海成立了美術研究所,面人趙就定居在那邊了。張寶琳家裡的人和面人趙的關係非常好,面人趙只要來北京就會帶著面人郎一起到張寶琳家串門。漫漫張寶琳家就跟面人郎認識了。有時候張寶琳的父親會請面人郎到家裡來捏幾個面人送朋友。面人郎就在院裡的石桌上捏。張寶琳踮著腳探著頭在邊上看。面人郎看張寶琳喜歡這個,每次都會揪一疙瘩面給張寶琳,讓張寶琳自己捏著玩。邊看邊學,時間長了張寶琳對麵塑技術慢慢開竅。

人生經歷

1970年,16歲的張寶琳開始正式搞麵塑創作,並創作了一些作品。中國“文革”開始後,所有民間藝術都被列為“封資修”成為打擊對象,麵塑藝術也在劫難逃,沒有人敢當眾搞麵塑作品,很多作品都被毀掉,麵塑民間藝術家也相繼銷聲匿跡。剛剛踏入麵塑門檻的張寶琳,不忍心放下自己酷愛的麵塑藝術,他背著家裡人,躲在房間裡繼續捏麵人,捏了團,團了捏。自娛自樂,自我欣賞。文革期間文化知識比較差。張寶琳為了積累素材,看一些中國歷代的服飾的書,作為資料也保存下來。歷史的這些故事,包括最早的時候小人書,還有那些是印刷在煙盒上面的“洋畫”。上面有三國、水滸、西遊記、西廂記等等的題材。張寶琳最初的學習就是靠這些開始的。那時,張寶琳並沒有要把麵塑當成一個事業,只是出於自己的愛好,不忍心就這么放棄。白天,張寶琳照常上班做工,一有休息時間,就拿出麵團來搞創作。張寶琳相信這些麵塑技藝總有一天會重見天日。

張寶琳中國麵塑大師 張寶琳中國麵塑大師

1978年,張寶琳開始專門從事捏麵人的工作,在當時百廢待興的條件下,尋找捏麵人的素材十分困難。為了取材,他專門到頤和園觀看長廊上的彩畫,並運用麵塑方式進行寫生。由於寫生的方式特殊,引來很多人圍觀。公園管理處懷疑他是壞人,把他抓起來審問了一天,直到單位開出證明才作罷。儘管如此,張寶琳仍然堅持自己的理念,利用收集到的洋畫、連環畫、小人書,盡一切辦法開展麵塑的創作。由於做工精良、形式多樣,他做的面人被當時的工藝美術公司收購,專門在友誼商店和友誼賓館裡出售。張寶琳的作品受到了當時許多來中國的外國人歡迎,甚至有飯店登門拜訪,請他出山為外國人做麵塑表演。此後,張寶琳技藝精進,佳作迭現。25分鐘為鋼琴王子理察·克萊德曼塑像,贏得滿堂喝彩;3個月創作出“千手千眼佛”,獲得國際金獎;兩年半完成的133尊“中國歷代文化名人群像”,更是被稱為“麵塑珍品”。2005年,經過30餘年創作面人歷程的張寶琳被評為“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藝術風格

張寶琳的麵塑作品是承傳北京面人的“廊式”面人派的技術,並在這個技

張寶琳和他的麵塑 張寶琳和他的麵塑

術的基礎上發展和改良。張寶琳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再披上髮飾和衣裙。製作成各種各樣的藝術形象,如:仕女,兒童,以及各種神話、戲劇、歷史人物等等的工藝美術品。由於麵塑作品是用糧食做的,夏天發霉,冬天干裂,易生蟲,因此在過去它只是一個玩具。張寶琳針對這一問題發展出麵塑作品長久保存的技術,因此,張寶琳所做的麵塑作品另一特色是經久耐放,其作品的質地就好像是橡膠的質地一樣,不怕摔不怕碰。除此之外,張寶琳的麵塑作品還結合了人體結構學、解剖學、色彩學、透視學和中國國畫素描基礎知識、中國國畫用色方法來製作。除了色彩、形態上比較起前人創新,張寶琳的麵塑還通過其他現代的方法來給麵塑帶來不同的質感,像《千手千眼佛》的翡翠質感,就是他在製作過程中將其表面塗上一層指甲油所產生的效果。“持久而深入的研究,是張寶琳麵塑作品麵塑藝術的特色。

個人榮譽

張寶琳多次參加世界各地區的藝術展並得到多個榮譽:

1985年至1987年,張寶琳先後在前蘇聯、斐濟、墨西哥參加中國藝術展

張寶琳作品《千手千眼佛》 張寶琳作品《千手千眼佛》

覽會。其展示的麵塑作品《紅樓夢》、《西遊記》、《西廂記》等均獲得優秀作品獎。

1986年,張寶琳出訪美國,歷時八個月,展示了數件作品,並現場表演,深受歡迎,並紛紛收藏其作品。

1992年,張寶琳赴加拿大辦展和表演,歷時四個月,亦受歡迎。

1993年,張寶琳應邀在香港舉辦個人展,同時進行講學。受到香港媒體的關注,香港電視台做了專題報導。

1995年,張寶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1997年,張寶琳被成為中華名人協會會員。

1999年。張寶琳被中國文藝家協會,特授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青年德藝雙馨會員”稱號。

1999年,張寶琳經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與美國海外藝術家協會等單位組織國際評審,評訂其麵塑作品仿翡翠”千手千眼佛“,被確定為國際榮譽金獎;並享有”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榮譽稱號。

1999年應邀赴加拿大舉辦展覽及講學,並受到加拿大總理的接見。

2001年,張寶琳的《中國歷代文化名人群像》麵塑榮獲中國山花獎金獎。

2005年。張寶琳被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評為“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2005年,張寶琳其住所被中國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定為《家庭藝術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