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虞氏

有虞氏: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名。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虞幕(即窮蟬)。此人是黃帝的曾孫,自幼喜歡歌唱,擅長製作樂器,常引百鳥和鳴,鳳凰翔集。以此功德,黃帝就封此人於“虞”地。此人以封地為姓,號稱有虞氏,舜為虞幕的後裔,當時是以孝悌聞名於世的聖賢。後來成為有虞氏部落首領,接受堯帝的禪讓,成為中原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史稱虞舜帝,為中華遠古的三皇五帝之一。

有虞氏

舜時期(約2128 B.C. ~2086 B.C.)的有虞氏部落在山西南、河南西北一帶活動,都城在蒲阪(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縣虞鄉)。而舜禪讓給禹後,禹上演了“隔代遺傳”的好戲,讓自己的兒子啟間接登上了皇位,開創了“家天下”的夏王朝。為維持自己的統治,禹和啟對仍很強盛的有虞族進行迫害是可以想像的。禹將舜的兒子封於河南虞城,實際上是強迫有虞氏進行遷徙。有虞氏大部分族人大量向南、北、東方遷移,有虞氏進入衰落時期。到了少康時期(約1950 B.C.),少康受到伯思的幫助,其時伯思的封地是在今河南省商丘虞城。伯思給了少康巴掌大的一塊地叫綸邑,在虞城東南。
有虞族的一支後裔虞遂一直留居在蒲阪。至於其他有虞部落後裔的分支,雖有不少,但大都不成氣候。到了周武王時期,虞舜的一支後裔媯滿被封於陳(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宛丘),算是可以一提的。

開放分類

歷史夏朝中國古代史部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