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傑[崑曲演員]

曾傑[崑曲演員]

曾傑,崑曲演員[職業名稱],生於1981年,浙江崑劇團“萬字輩”小生演員[職業名稱],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演員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曾傑曾傑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奧運會開幕式上,隨著改編自唐詩《春江花月夜》的四句崑曲唱詞拉開禮樂篇章,崑曲小生曾傑成了“名角”。

對在奧運開幕式上的表現,曾傑給自己打80分。他說,現在“偶爾有人會問我是否是開幕式上那個小生,能上開幕式只能說明我的機遇好”。

開幕式表演

曾傑曾傑
曾傑根本沒想到奧運會開幕式和自己有密切的關係,當被通知去為作曲家陳其綱錄音時,雖然也問了錄音的用途,但沒得到答案

曾傑被通知去鳥巢見張藝謀,“定裝後我們開始排練,當時我還很迷糊,不確定自己真的要上開幕式,因為很多人員和節目還在篩選和刪減中。”直到演出前,他只跟父母提過可能會上開幕式,還沒敢確定。

開幕式前的那個晚上,曾傑睡得很早。不過在去鳥巢之前,他特意去做了個面膜,“平時我沒有這個習慣,但當時想,畢竟要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做完面膜臉更乾淨一些,化妝會好看點。”

曾傑說,開幕式上的妝容也是他自己化的,“廣場演出,距離觀眾很遠,所以那天我化的妝比平時淡一些,這樣電視轉播即使給特寫也會好看”。

兩套動作

曾傑曾傑
曾傑準備了兩套動作,“如果下雨妝容肯定會花,我只能把頭低一點,儘量讓雨少淋到臉上,舞水袖的動作也會少點,用手表演意境感。如果不下雨,水袖動作會多一些。”

曾傑說,在錄音和排練的時候,陳其綱曾告訴過他,這次演出不是刻畫人物,並且在廣場演出,需要表現的是一種意境。“如果我的文化知識再好點,理解《春江花月夜》就不會有那么大的壓力。”為此,曾傑特意找了些詩歌的資料,包括對詩歌意思的解釋、一些人演唱過的各種版本等。

崑腔唐詩

曾傑曾傑
關於曾傑的那四句崑曲唱詞,曾傑告訴記者,其實那四段並非出自崑曲劇目,僅僅是用崑腔來念唐詩,此外,其念法上也與劇場裡不同,“純粹的崑曲很優雅,不適合廣場演出,所以聲音的大氣也是此次演出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2008年8月8日晚20時36分,曾傑即將上場,“當時腿有些發軟,但跟緊張沒關係。”曾傑說,從出發到演出結束,“滿腦子都在想關於演出的事情,根本沒心思吃飯,上台更沒心思考慮到底有多少人在看我演出”。

個人感言

曾傑曾傑
崑曲有南派北派之分,曾傑屬於南派。而之所以選中他,他認為那只是機緣巧合。“兩種崑曲大同小異,只是南派的比較細膩柔和,並且載歌載舞的形式更多一些。崑曲有著江南風情的特點,能夠讓人靜下心來。開幕式中的擊缶演出大氣宏偉,作為過渡,崑曲是個很好的選擇,並且也能夠代表中國的戲曲。”

參加完開幕式的演出,曾傑被稱為南派崑曲的代表,但他對此予以否認,“我只是崑曲界初出茅廬的小孩,老一輩的老師和與我同齡的演員比我優秀的很多。能夠參加開幕式,對崑曲的發展有幫助,是讓我驕傲和坦然的一點。”

發現過程

曾傑曾傑
曾傑老家在臨城街道桃灣社區。社區幹部說,起先告訴社區居民,大家有些不敢相信。有些看了奧運會開幕式的曾傑老家同學說,曾傑真的不簡單,舟山小地方能夠出這樣的人才。

曾傑是如何走上崑劇之路的?有一種說法是,他運氣好,遇到貴人了。

1996年,曾傑15歲,在臨城中學讀初一下半學期,那年浙江崑劇團的老師在全省各地挑選學生。他們到了舟山,先後走了定海、普陀的一些學校,結果都沒有看上好的“苗子”。老師從普陀山回來,路過329國道,臨城中學剛好在邊上,老師下車,走進學校,在排隊的學生中,老師一眼看上了長相秀氣,身高、體型都不錯的曾傑,老師看了他的雙手、腳的長度後,決定招他為浙江省藝校學生。就這樣,曾傑“意外”地走進了藝校。

母親感言

曾傑曾傑
曾傑的母親說,這孩子從小有禮貌,尊老愛幼。“我孫子每年就來家裡一趟,每次首先到我這裡。”住在臨城桃灣社區的曾傑爺爺、今年80歲的曾永根說起孫子就來勁。曾老伯的廳堂里,掛著一幅曾傑送給爺爺的《牡丹亭》演出劇照。

據曾傑的母親介紹,當年曾傑讀書成績屬中偏上,從小愛好音樂、聽歌,不過,在15歲之前,他從來沒有接觸過崑曲。真的想不到孩子會走上崑劇藝術道路。在藝校,曾傑非常刻苦且人緣好,在老師的幫助下,從最底層做起,一步步成為崑劇班的主角。4年畢業後,曾傑進入浙江崑劇團。

曾傑的母親說,兒子能有今天的成績,一路上離不開高人指點。

走入奧運會

曾傑曾傑
在崑曲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6周年紀念日之際,一台“家班”演出形式的廳堂版《牡丹亭》正式入駐北京,在“皇家糧倉”上演,主演“柳夢梅”的是浙江崑劇團24歲的“萬字輩”新秀曾傑。

今年年初,曾傑精湛的演技引起了前來看戲的旅法作曲家陳其鋼的注意,在他的推薦下,曾傑取得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戲曲類節目的試音資格,並且最終脫穎而出。

雖然參加了開幕式的演出,但曾傑仍然很謙虛:“雖然我的表演向世界展示了崑曲,但並不表示我就是崑曲的代表,我只能說是很幸運地有了這么個機遇。”

曾傑的母親開服裝店,父親開計程車。因為忙碌,夫婦倆這么多年都沒有去過兒子工作的地方,夫婦倆最大願望是,希望兒子能夠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績。

人物感言

曾傑曾傑
有幸把人類共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崑劇傳遞給五湖四海的賓客,我為浙江,為中國,感到非常驕傲!中國人用極富創造性的當代藝術表現形式,賦予開幕式以現代性和國際性。

首個專場

曾傑曾傑
曾傑想唱著《在梅邊》謝幕——2008年8月8日,當曾傑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以四句改編自唐詩《春江花月夜》的優美崑曲唱段揭開“中華禮樂”的大篇章時,這位年輕小生向全世界展現了崑曲的無限魅力。如今,從奧運會舞台走下的曾傑即將迎來自己的首個專場。10月25日-31日,浙江崑劇團“萬”字輩青年演員,將在勝利劇院連演7部崑曲經典劇目。曾傑將擔綱10月27日青春版《牡丹亭》下本和10月28日《西園記》的男主角。

說起自己能夠入選奧運會開幕式,曾傑首先要感謝的是崑曲大師汪世瑜和他的夫人馬佩玲。2007年5月,在崑曲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6周年紀念日之際,一台恢復明代崑曲“家班”演出形式的廳堂版《牡丹亭》,正式入駐北京皇家糧倉。導演是汪世瑜,藝術總監則是著名話劇導演林兆華。在精心挑選之下,汪世瑜將曾傑帶到北京,一演就是210多場的“柳夢梅”。機緣巧合的是,北京奧組委一次正好選在皇家糧倉開座談會,順便欣賞了曾傑的演出。沒想到,曾傑俊朗的扮相讓大家對他印象很深。同時,曾傑還引起了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總監陳其綱的注意,在他的推薦下,曾傑取得了試音資格,並最終脫穎而出。

曾傑在西溪濕地(西區)唱了3天的《牡丹亭》,當遊客得知他就是那個“奧運小生”時,帥氣的曾傑立刻成為被遊客拍照最多的一處“景觀”。“其實我最夢寐以求演出的就是《西園記》,我覺得張繼華這個角色跟其他小生很不一樣,有點迂腐,需要很誇張的表演,就像演話劇一樣。有人說這是自毀形象,但我覺得很過癮。”曾傑興奮地表示,專場之後,他還有5場《西園記》要演出。他甚至連明年的計畫都排好了。“11月我還很幸運地被團里選派去法國交流,明年我還想考研。我覺得做演員還是需要沉澱的,要補補文化課,還想學英語。”

別看曾傑唱的是700年歷史的水磨腔,其實這個80後男孩也是個“潮人”。平日裡,他很喜歡唱流行歌曲,也喜歡自己搞創作,在錄音棚里錄歌。在這次自己的專場裡,曾傑甚至還嚮導演構思了一個很“潮”的想法,就是在《牡丹亭》演出結束之後,他想唱著王力宏的《在梅邊》謝幕,那樣一定很HIGH。

小知識

曾傑曾傑
發源於江蘇崑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

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崑曲的表演也有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

該劇種於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崑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戲劇家百科

戲劇家是指在舞台表演藝術方面有過傑出貢獻的人。
安娥 | 奧斯卡· 王爾德 |白淑賢 | 白燕升 | 陳大悲 | 曹未風 | 陳學希 | 陳彥 |陳素珍 | 陳巧茹 | 陳霖蒼 ||陳軍 | 陳智林 | 常劍鈞 | 陳湧泉 | 遲小秋 | 陳少雲 | 陳立華 | 丁凡 |竇鳳琴 | 段明 | 馮詠梅 | 馮玉萍 | 谷文月 | 郭躍進 | 顧薌 | 高靜 | 賡續華 | 胡雪樺 | 亨利·高爾比 | 洪影 | 胡導 | 韓再芬 | 侯露 | 黃新德 | 胡嫦娥 | 侯丹梅| 韓寧 | 胡和顏 | 韓國慶 | 韓生 | 黃先鋼 | 黃定山 | 何冀平 | 戒日王 | 久保榮 | 季國平| 孔三傳 | 李健吾 | 洛卜·德·維加 | 劉厚生 | 李東橋 | 劉彥君 | 李龍雲 | 李維康 | 李政成 | 柳萍 | 李梅 | 梁偉平 | 林瑛 | 李純博 | 李春喜 | 李鵬 | 李亭 | 李龍吟 |劉星 | 龍紅 | 李潔 | 劉寧 | 李靜文 | 劉禎 | 劉衛紅 | 林為林 |李樹建 | 李仙花 | 羅懷臻 | 林戈爾 |劉秀榮 |劉玉玲 |孟冰 | 馬惠民 | 孟廣祿 | 茅善玉 | 倪惠英 | 倪茂才 | 錢惠麗 | 任鳴 |任跟心 | 蘇民 |沈虹光 | 孫潔 | 沈鐵梅 | 宋官林 | 尚長榮 | 文彬彬 | 吳光煜 | 萬山紅 | 王福義 | 王陽娟 | 王華瑩 | 王筱頔 | 王景珊 | 謝玉蘭 | 謝濤 | 徐翔 | 熊小平 | 夏平 | 謝群英 | 楊紹林 | 于魁智 | 袁慧琴 | 楊鳳一 | 楊乾武 | 楊長春 | 楊麗娟 | 張慧[戲劇評論家] | 曾傑 | 張曼君 | 張建國 | 趙志剛 |周予援 | 朱世慧 | 張火丁 | 周志強 | 周東亮 | 張幼麟 | 趙建新 | 張輝 | 朱彤 | 周正平 | 趙德 | 張靜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