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果草

星果草

星果草(學名:),為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科、星果草屬的一種植物。分布於雲南西北、四川和湖北西部。生海拔2000-4000米間的高山山地林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星果草 星果草

星果草是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科星果草屬的一種多年生小草本。根狀莖短,生多條細根。葉2-6枚;葉片圓形或近五角形,寬2-3厘米,不分裂或五淺裂,邊緣具波狀淺鋸齒,表面綠色,疏被緊貼的短硬毛,背面淺綠色,無毛;葉柄長2.5-6厘米,密被倒向的長柔毛。

花葶1-3條,高6-10厘米,基部粗1-1.3毫米,疏被倒向的長柔毛;苞片生於花下3-8毫米處,卵形至寬卵形,長約3毫米,對生或輪生;花直徑1.2-1.5厘米;萼片倒卵形,長6-7毫米,寬4-5毫米,頂端圓形,具明顯的3-5條脈;花瓣金黃色,長約為萼片之半,瓣片倒卵形或近圓形,下部具細爪;雄蕊11-18,比花瓣稍長,花葯寬橢圓形,長約1毫米;心皮5-8,長橢圓形,頂端漸狹成花柱。

蓇葖卵形,長達8毫米,頂端有一尖喙;種子多數,寬橢圓形,長約1.5毫米,棕黃色,具很不明顯的條紋,邊緣近龍骨狀。5-6月開花,6-7月結果。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西北、四川和湖北西部。生海拔2000-4000米間的高山山地林下。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寶興。

主要價值

星果草 星果草

【來源】:本品為植物星果草的乾燥根莖。

【類別】:根莖類

【性味】:味苦,性寒

【成份】:全草含非洲防己鹼(藥根鹼,jatrorrhizine),木蘭花鹼(木蘭鹼,magnoflorine),棕櫚鹼(巴馬亭,palmatine)。

【功效】:清熱瀉火,解毒,利膽,除濕

【用法用量】: 3~9克。外用適量水煎服或外洗。

【採集期】:春、秋兩季。

【加工】:挖取根莖,除去雜質,洗淨,曬乾。

【適用】:用於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黃疽,腹水,急性結膜炎,療瘡癰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