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從鼎石屏

明代王從鼎石屏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台州市椒江區普查隊在台州市椒江區洪家街道上洋橋村古宅王氏宗祠發現明代王從鼎石屏。石屏為三塊雙面浮雕刻石,白石質,大小相同,寬148、高128、厚6.5厘米。這三塊刻石原組成一堂石屏,置於古宅王從鼎家。

明代王從鼎石屏明代王從鼎石屏

簡介

明代王從鼎石屏明代王從鼎石屏

紋飾自右至左,正面右圖為雲龍,一側面龍首現於中心稍左處,龍身隱於如意雲文之中,見首見尾而不見龍爪;中圖為麒麟,首為龍形,昂起於左上方,口微開,尾花搖動,足為形,作坐臥將起狀,右上垂花,花下一四出錢文,前蹄下為靈芝,後蹄下為銀錠;左圖為虎,坐于山石岩草之上,尾翦起,身左一松樹。背面右圖為雲鶴,向右飛翔,間有如意雲文四朵;中間為獬豸,昂首蹲立;左圖為舞,在松樹下,作高鳴展翅狀。

石屏雕刻線條剛勁,形象生動,五百後前之物,極具歷史文物價值。


古宅

明代王從鼎石屏明代王從鼎石屏

古宅在今洪家街道上洋橋村,王氏祖先原在山東琅琊,南宋時遷居黃岩上逢里,至從鼎曾祖仕常,為東王之祖,東王地即今上洋橋村古宅。其古宅由來亦由王從鼎而來,舊時為一圍水官宦宅院,以吊橋出入,完整建築,有牌坊兩座,一為躍龍坊、一為敕命坊,皆為王從鼎建,屋後尚有花園假山。從石屏正中雕刻獬豸來看,獬豸為按察、監察等官專用,因此也是王從鼎所建石屏的原雕石板,而且三塊均存。

原古宅至上世紀逐漸破敗,至今已難尋遺蹟,躍龍坊、敕命坊都僅存柱架,石屏拆散後三塊石刻移至王氏宗祠內。本次在王氏宗祠中發現。

王從鼎

王從鼎(1451—1506),字朝器,號秋海,古宅人。明成化十三年(1477)丁酉科舉人,歷任山東濟南府同知,山西、四川按察司僉事等職。在北方營繕土堡,組織民兵防邊。在四川興革利弊,政聲尤著。著有《秋海》、《雲中》、《錦城》等集。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