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溪廟坦及水口

忠烈廟建於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該廟共分三間。正間供了汪公大帝(越國公汪華)及其第八子(汪俊,村人尊稱“八老爺”)兩尊忠臣烈士父子神像,廟前廣場即廟坦,占地約500平方米,用各色石英石、雲母石鋪綴成“鶴鹿同春”、“丹鳳朝陽”、“連升三戟”等圖案為全國罕見、昌溪僅有,對研究徽州古代古村落建設歷史和水口文化有較高的價值。位於廟坦的正前方就是昌溪的古水口,形成於元朝的末年。村外大塘坑、小塘坑兩股清澈的溪水穿街過巷,在廟坦融匯後形成優美的“S”形(也稱為八卦形)溪流,注入昌源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