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區中醫院

昌平區中醫院

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始建於1984年的昌平縣中醫門診部,於1992年12月26日正式建院。建院以來,醫院靠科學管理治院,以改革統攬全局,以不斷創新求發展,確定了“ 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特色為優勢 ”的辦院方針,以“ 優質、高效、低消耗”為總體目標,走科技興院之路。全院幹部職工同心同德,積極進取,銳意改革,使醫院的醫、教、研、防各項工作均得到了全面發展和提高。1995 年6月被聯合國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生部命名為“愛嬰醫院”;同年10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 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現已成為昌平地區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防保、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醫院

基本信息

簡介

昌平區中醫院昌平區中醫院

昌平區中醫醫院始建於1984年的昌平縣中醫門診部,於1992年12月26日正式建院。建院十年來,醫院靠科學管理治院,以改革統攬全局,以不斷創新求發展,確定了“ 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特色為優勢 ”的辦院方針,以“ 優質、高效、低消耗 ”為總體目標,走科技興院之路。 全院幹部職工同心同德,積極進取,銳意改革,使醫院的醫、教、研、防各項工作均得到了全面發展和提高。 1995 年6月被聯合國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生部命名為“愛嬰醫院”;同年10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 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現已成為昌平地區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防保、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 30.5 畝,建築面積 21971 平方米,資產總計 7434 萬元,其中醫療設備4600餘萬元。現有職工 484 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占全院職工總數的 81%,高級職稱 32 人,中級職稱 91 人,初級職稱 268 人。年門診量 30 萬人次,開設病床 285 張,年住院人次 5000 餘人次,平均床位使用率為 89%。醫院設有內、外、婦、兒等 20 個臨床科室,市重點專科 1 個,院重點專科 4 個,4 個醫技科室,10 個病區,10 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 個急救中心,1 個天通苑分院。 醫院在取得“ 愛嬰醫院 ”和“ 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稱號後,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全面突出以內涵建設為中心,推出“六新”管理改革機制: 即培養引進高新技術人才、開展新技術、擴大新病源、推出新機制、增加新設備、實行全新優質服務。 近年來,醫院堅持科技興醫、科教興院的戰略,獲得區、局科技進步獎 7 項。近年來在國家級和省市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 141 篇,其中國家級 56 篇,省市級 85 篇。 醫院先後引進了日本日立醫療AIRIS - mate永磁型核磁共振、西門子 Acusonsequoia512 型高檔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日本日立醫療SF-VA2000大型C臂血管造影裝置(DSA)、日本日立醫療 DHF-105CX-9小 C 臂、日本 HITACHI 產螺鏇 CT、美國 GE Pace 全身 CT 機、日本 OLYMPUS 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400)、放免儀、TXIII胃腸機、R-50 X光機、麻醉機、電子胃鏡、腹腔鏡、關節鏡、膀胱鏡、宮腔鏡及重症監護設備等大型醫療設備,使醫院診斷治療水平得到了長足發展。 為滿足廣大患者需求,醫院設有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住院部設有普通病房和高級病房,實行全年365天無假日門診,隨時為患者提供全員、全程、全方位優質服務。 目前,一棟 3128.66 平方米的五層新的綜合病房大樓於 2003 年 12 月竣工並投入使用。昌平區中醫院全體員工正向著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院的目標而奮力進取!

歷史沿革

昌平區中醫院昌平區中醫院

1984年9在昌平鎮鼓樓南街昌平縣中醫門診部正式成立。 1990年9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衛生局、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積極扶持昌平中醫事業,由昌平縣政府投資開始興建昌平縣中醫醫院。 1992年12月26日門診樓及Ⅰ號綜合病房樓落成,建築面積為4493平方米,昌平縣中醫醫院正式成立。 1995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生部命名為“愛嬰醫院”。 1995年10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定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1999年8月昌平撤縣設區更名為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 2000年6月南大街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成立。 2000年10月科技園區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成立。 2001年2月亢山及西關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成立。 2001年6月南郝莊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成立。 2001年11月西環里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成立。 2002年4月北門診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成立。 2002年6月醫技樓落成,建築面積為2200平方米,同時急救中心正式成立。 2002年8月介山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成立。 2002年10月Ⅱ號綜合病房樓破土動工,建築面積為3200平方米,心臟介入治療中心將在此成立。 2002年11月天通苑分院落成,建築面積為2300平方米,昌平區中醫醫院天通苑分院正式成立。 2003年12月一棟3128.66平方米的綜合病房大樓竣工並投入使用。 2004年5月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昌平分中心成立。 2004年6月西環南路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成立。

現任領導

 柏桂山 昌平區中醫醫院院長、黨總支副書記 分管醫院全面管理工作。  

王 鳳 昌平區中醫醫院黨總支書記、行政副院長 分管醫院黨務、紀檢、人事、行政及經濟管理全 面工作。  

周萬君 昌平區中醫醫院副院長 分管醫院醫療、護理、科研教學、藥械、病案、 防保、體檢等管理工作。

李富和 昌平區中醫醫院副院長 分管醫院中醫管理工作。  

劉進林 昌平區中醫醫院後勤副院長 分管醫院後勤、計算機及財務全面管理工作。

醫院管理

昌平區中醫院昌平區中醫院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伴隨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必將促使醫療機構之間形成競爭,醫院將面向競爭的醫療市場。醫院生存與發展的核心是競爭力,即能否吸引患者,而吸引患者的關鍵則體現在服務、質量、人才、價格、特色等五個方面。為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醫療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醫院的管理橫式由“政策依賴型”轉向“市場導向型”。推出七項管理改革舉措: 舉措之一:推出了“六新”的內部管理機制:即培養引進高新技術人才形成人才優勢;開展新技術形成技術優勢;擴大新病源形成市場優勢;推出新機制形成管理優勢;增加新設備形成設備優勢;實行全新優質服務形成信譽優勢;最終形成中醫院的綜合優勢。 舉措之二:醫院在實行科學化、信息化、現代化管理的同時,先後成立了管理改革、科學技術、藥事、質控、事故鑑定、採購等八個管理委員會,形成了具有組織性、監督性、透明性高的正常良性循環。 舉措之三:醫院把2001年確定為質量管理年,把質量工作作為全年的中心工作,健全了管理體系,形成了全院臨床、職能、後勤整體質量管理網路。 舉措之四:“兩項文明建設”同步發展,注重工作效益、工作質量與精神文明的有機結合,運用經濟分配槓桿進行管理,推動各科室向最佳化管理的方向運行,進而使醫院的整體管理得以最佳化,徹底打破了原有的“陽光普照”與“平均分配”。 舉措之五:實行院務公開,規範財務管理,萬元以上支出由院黨政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院內各項收入與支出定期向全院中層幹部及全院職工公布。 舉措之六:實行院長行政查房制度,由柏桂山院長帶隊,院領導班子及相關人員參加,深入臨床一線,及時解決問題。 舉措之七:實行內部人事聘任制度,制定目標管理責任制,打破了在用人問題上存在的幹部終身制、壟斷制、論資排輩、能上不能下的不利於調動人的積極性的局面,對院科兩級幹部實施聘任制及目標管理責任制,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質量。

服務理念

醫院精神:仁愛、敬業、務實、創新。 經營理念:以人為本,服務為先,患者至上。 辦院方針: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特色為優勢。 公眾形象:技術上精益求精,服務上至善至美,信用上真誠可靠。 醫院追求:科學的管理,精湛的醫術,先進的設備,優質的服務,人文的關懷。 奮鬥目標:規模到位,管理先進,特色突出,服務優良,設備齊備,人才濟濟,功能齊全的現代化中醫醫院。

專家介紹

昌平區中醫院昌平區中醫院

張碎虎 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現任急救中心主任。 1988年畢業於蘭州醫學院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 從事心血管專業12年,1992年、1995年、1999年曾先後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衛生部北京醫院、人民醫院研修心臟病臨床及冠心病介入檢查及介入治療。曾在本地區獨立創建心導管室及運動平板試驗。尤其對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有獨特見解。曾先後在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6篇,獲市科技進步獎4項。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出診地點:急救中心內科門診  

劉天勝 大專,副主任醫師,現任心血管內科主任。 1998年畢業於北京職工醫學院。 從事內科臨床心血管專業,熟悉冠心病、高血壓病防治,心肌梗死搶救、心力衰竭等各種心律失常,無創性心臟電生理檢查及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植入例數達100餘例,位於京郊二級醫院之首。共撰寫學術論文15 篇,先後發表在各級雜誌上。榮獲區科技進步壹等獎一項,叄等獎三項,北京市郊區二等獎一項。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出診地點:心血管病科門診  

 關 月 碩士研究生,主任醫師。 1982年畢業於佳木斯醫學院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1988 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 從事心血管內科工作 20 餘年,理論基礎紮實,具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對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各種類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掌握心臟電生理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安置心臟起搏器、冠狀動脈介入性診治等技術。在中華心血管病學等國家級雜誌上發表論文十餘篇,省級雜誌上發表論文十餘篇。主編及參編著書四部,獲市科技進步獎一項,獲省衛生廳醫療新技術套用獎三項。 出診時間:周二、周五上午 出診地點:心血管內科門診

張 皓 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現任綜合內科主任。 1985年畢業於安徽蚌埠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學位。 常年從事臨床及教學工作,能熟練地掌握內科各系統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特別對腎臟病、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代謝系統等多系統疾病及多種疑難危重病人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熟練掌握各種“血液淨化”及“超聲碎石”等儀器的操作。 1993年在上海華山醫院腎內科進修一年,1997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2000年被授予“安徽省淮南市衛生系統首批跨世紀學術和學科帶頭人”,“市醫學會醫療事故專家鑑定組成員”。主持課題分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及“淮南市科技進步獎”。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21篇。 出診時間:周三、周五上午 出診地點:綜合內科門診  

李富和 大學,副主任醫師。 1977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中醫系。已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工作26年,擅長中醫內科、心身疾病(高血壓、冠心病、慢性胃炎、膽囊炎、各種神經症)。先後在國家級及省市級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9篇。參加國際性學術研討會2次;任北京國際醫藥學術研究促進會理事。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出診地點;內科門診  

 陳 彥 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現任腦血管內科主任。 1984 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 從事神經內科工作近20年,對腦血管疾病、感染性腦病、脫鞘性神經疾病、變性疾病,脊髓疾病、周圍神經疾病、癲癇及痴呆綜合症有一系列診斷、治療及預防手段。共發表國家級論文十二篇,省級十八篇,出版專著一部。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一項,市級科技進步獎四項。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出診地點:腦血管內科門診  

 魏增敏 大學,副主任醫師。 1976 年畢業於北京第二醫學院中醫系。 從事中醫內科、脾胃病及腦血管病。本人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內科進修一年,在中醫藥治療脾胃病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擔任腦血管病科主任多年,對中醫藥治療腦血管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發表國家級論文6篇。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出診地點:腦血管病科門診  

專科介紹

昌平區中醫院昌平區中醫院

急救中心 昌平區中醫醫院急救中心成立於2001年4月,是醫院的最前沿和視窗,每天24小時全天候為病人提供全面、準確、快捷的醫療服務。急救中心擁有醫護人員27名,其中高級職稱3名,中級職稱9名,初級職稱15名。設定有急診內科、急診外科,搶救床位4張,急診觀察床位13張。中心自成立以來,以“關愛患者,加強溝通,踏實工作,精益求精”作為服務理念,為前來就診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服務。目前能成熟地開展: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肺栓塞的診斷與溶栓治療、腦血管意外、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肺功能衰竭、各種中毒的救治、各種外傷的急診處理。尤其是我們開通“綠色通道”後,對危急重症病人實行先救治,後掛號繳費,爭取了搶救時機,提高了搶救成功率。中心配備有無創多功能心電、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監護儀、進口除顫器、美國鳥牌呼吸機、多導聯心電圖機、電動洗胃機、吸痰器、輸液泵等先進設備。2004年5月與北京市紅十字會999緊急救援中心合作,成立了北京市紅十字會999緊急救援中心昌平分中心,分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為患者提供更加緊急、便捷的診療服務。  

 糖尿病內科 糖尿病科為院內重點中醫專科,同時為市級重點中醫專科,昌平區糖尿病防治中心就設立在此。該科設定床位 30 張,擁有醫護人員17名,其中高級職稱 3名,中級職稱 3名,初級職稱11名。近年來該科在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尤以糖尿病腎病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為突出特色。並積極開展甲狀腺系列疾病的診治。開展了葡萄糖耐量試驗;胰島素、C 肽釋放試驗;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尿微白蛋白檢測;四段尿糖檢測;24 小時尿糖及尿蛋白定量檢測;胰島素、胰島細胞抗體檢測等。對糖尿病的臨床診治具有獨到的經驗,通過採用中藥內服及外用,使中醫藥治療率達85%以上。  

 腦血管內科 腦血管內科為院內重點中醫專科,該科設定床位30 張,擁有醫護人員24名,其中高級職稱7名,中級職稱 1名,初級職稱16名。該科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在治療腦血栓、腦出血、腦血管病性痴呆、脫髓鞘疾病、周圍神經病、各種頭痛等急、慢性腦血管疾病方面取得突破。在利用傳統醫學治療的同時,引進了現代醫學的診斷和治療手段,創新了治療方法,開展了顱內血腫微創碎吸術、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脊液置換術等新項目。 結合我院現有大型醫療檢查設備(如:全身CT、MRI、TCD等)。可開展各種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各種原因導致的腦供血不足等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其中對腦出血可開展鑽孔微創血腫碎吸術,對腦梗死可根據血栓系列檢測進行藥物分型治療、對蛛網膜下腔出血可行腦脊液置換術。 對各種原因導致的頭痛、頭暈、面神經麻痹、癲癇、脫髓鞘疾病,各種類型腦炎,腦膜炎,帕金森氏綜合徵,周圍神經疾病等均能給予及時、準確的治療。 目前,正在開展對腦血管病性痴呆的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診斷(利用MRA、大型C臂X光機),結合院情開展了率中單元,出院病人的康復指導以及對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經病的診治。 腦病科具有一支技術過硬,專業素質高的護理隊伍,長期開展整體護理,並為廣大患者提供基礎化、個性化、特殊化的人文護理。 近年來,腦病科醫護人員不斷總結經驗,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成果,並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獲科技成果獎五項。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為醫院重點專科,該科設定床位32張,設定ICU監護床位10張。擁有醫護人員23名,其中高級職稱 2名,中級職稱5名,初級職稱16名。該科以“中西並重”的原則,服務於患者。1997 年開展了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項目。截止目前已成功開展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 113 例。2002年又引進了心血管介入技術,可進行選擇性冠脈造影、急診 PTCA、急診及擇期支架技術、射頻消融技術等項目,填補了醫院空白。科內擁有一批技術過硬,醫德優良的搶救醫護隊伍,使大批危重患者轉危為安,過硬的技術水平得到了昌平各界人士的廣泛認可。  綜合內科 綜合內科以中醫治療各種疾病為特色,充分發揮西醫優勢,以不斷提高醫療服務為宗旨,以“以人為本,實行人文關懷,讓患者百分之百滿意”為目標,努力達到診斷率百分之百,治療效果百分之百。 本科是一個集中西醫結合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室。設定床位25張。現有醫務人員22名,其中高級職稱3名,中級職稱 5名,初級職稱 14名。科室配備了高檔的心電監護儀和心電除顫器。本科以治療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為特長,對所有腫瘤可進行化學藥物治療;對部分器官的腫瘤可進行經導管化療和栓塞治療;對各種血液病有獨到的治療方法;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晚期的治療效果更是獨樹一幟。已經開展多種內分泌疾病、結締組織疾病的檢查項目,在昌平地區處於領先地位,對周圍血管疾病採取多種有效的治療方案,均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在2007年5月為滿足昌平地區血液透析患者需求,成立了“血液淨化中心”,專門引進德國費森尤斯4008S血透機和血濾機,滿足患者和科室發展所需。  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開放床位26張。擁有醫護人員15名,其中高級職稱1名,中級職稱3名,初級職稱11名。該科醫護人員臨床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業務發展迅速。現將其特色及業務開展情況介紹如下: 1、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肝膽系統疾病;2、開展甲型、乙型、丙型、戌型肝炎的檢測及分型診斷;3、開展慢性肝炎抗纖維化治療;4、開展脂肪肝、酒精肝、藥物肝及免疫性肝病的診治;5、開展病毒性肝炎最新抗病毒方案的臨床套用;6、開展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的診治;7、開展先進的V-70電子胃鏡及電子腸鏡的診斷技術;8、開展幽門螺桿菌(HP)的檢測與治療;9、開展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分型及規範治療;10、開展膽囊、胰腺疾病的診治。 ---外科 外科為院內重點專科,該科設定床位35張,擁有醫護人員19名,其中高級職稱 4名,中級職稱 6名,初級職稱 9名。以各臟器損傷、腹腔鏡微創手術、甲狀腺、乳腺、胃腸及肝膽手術、急性胰腺炎、下肢靜脈曲張、各種腫瘤根治為特色。根據業務開展,現已形成微創外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肛腸外科等多學科發展體系。可實施甲狀腺、乳腺、胃、腸道、結腸、直腸等常規手術、腫瘤根治術及各系統臟器損傷的手術。可行全胃外營養支持治療重症胰腺炎,外科營養狀態低下,各系統腫瘤化療等。 微創外科,可行膽囊切除術、胃穿孔修補術、闌尾切除術、各種腹部外傷探查術等。 泌尿外科可行膀胱鏡檢查,運用膀胱鏡取石;膀胱腫瘤切除術;前列腺電切術;腎癌切除術;前列腺切除術;腎輸尿管切開取石術等。 胸外科可實施胸部閉和性及開放性外傷的救治以及食管及肺部良、惡性腫瘤、支氣管擴張症、肺膿腫、肺囊腫、肺大泡、膿胸、氣胸、膈疝等疾病的手術治療。 肛腸外科中西醫治療內痔、外痔、混合痔、肛瘺、肛周膿腫、肛裂、肛乳頭瘤、肛門失禁、肛門狹窄、直腸息肉、直腸脫垂、直腸前突、恥骨直腸綜合症、頑固性肛門痛癢等各種肛腸疾病,開展PPH手術。  

骨傷科 骨傷科為院內重點中醫專科,該科設定床位 29 張,擁有醫護人員21 名,其中高級職稱 3 名,中級職稱 6 名,初級職稱 12名。擁有日本HITAC移動 C型臂X光機及美國Stryker全套關節鏡等先進設備。在中醫特色上注重手法正骨整復骨折及中藥內服外用等。相繼開展了創傷、脊柱、關節、手外科等方面的手術治療。包括各種骨幹、關節內骨折的切開及閉和復位內固定;頸椎病、胸椎結核、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脫等疾患的保守和手術治療;全髖關節置換和全膝關節置換術等,達本地區領先水平。其中尤在老年髖關節骨折的治療方面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每年開展全髖關節置換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數十例,同時開展了微創關節鏡下的診斷和治療工作。 骨傷科以堅持發揮中醫優勢,走中西醫相結合的道路為立科之本。依託醫院雄厚的中醫實力,開展骨科疾患的中醫中藥治療。  

昌平區中醫院昌平區中醫院

 婦產科 婦產科為院內重點科室,該科設定床位29張,擁有醫護人員39名,高級職稱7名,中級職稱13名,初級職稱19名。在我區率先引進美國生產的LEEP刀,用於宮頸糜爛、宮頸息肉、HPV感染等常見病的治療;開展了數碼電子陰道鏡診斷、腔鏡微創手術;宮頸癌及內膜癌根治術、腹膜外剖宮產、半腹膜外及改進式陰式子宮切除、會陰重建、處女膜修補術等達區內先進水平。 病房設有新生兒游泳室,開展新生兒游泳及新生兒撫觸。 

兒科 兒科成立於建院初期,實行全年365天無假日門診,診治14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 兒科現有醫務人員5名,其中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2名,醫師1名。臨床經驗豐富,技術力量雄厚,是一個實力較強的協作團體。科內備有 CZT-9 型經皮給藥治療機,它集電療、熱療、灸療、藥療於一體,具有消炎、止咳、平喘、退熱、止瀉等作用。科內自製的退熱、寒瀉、濕熱瀉、健脾、潰瘍性口腔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多種內病外治製劑具有獨特療效,協助用於臨床治療多系統疾病,效果理想,充分體現了我院兒科的中醫特色, 兒科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重症。尤其是在治療小兒哮喘、肺炎、呼吸道感染、高熱抽搐、病毒性心肌炎、腎病綜合徵、急慢性腎炎、風濕熱、川崎病、營養不良、腸痙攣、厭食症、腹瀉、紫癜等經驗豐富。對兒童的成長過程可進行正確指導和健康諮詢。還開展對兒童微量元素的測定診斷,並結合使用中藥治療兒童疳積、包括各種厭食症、消化不良等效果顯著。

 針灸按摩科 針灸按摩科為該院中醫特色科室,該科擁有醫務人員9 名,其中中級職稱3 名,初級職稱6 名。在治療方法上運用祖國傳統醫學針灸療法及推拿方法,同時配合中藥、理療等方法,開展以內科、兒科、婦產科、骨傷科等疾病範圍的治療。在運用“針灸、按摩、中藥、理療、功能鍛鍊”等綜合療法治療腦血管疾病急性期後療效顯著;運用“針刺、艾灸、火針、指針、中藥”治療面癱,治癒率達 95% 以上;運用“針刺、艾灸、按摩”綜合療法治療頸椎病,有效率達 100% ,同時該科以“頸部疾病致頸胸段椎小關節錯縫的臨床研究”為課題,使頸椎病治癒後的復發性顯著降低,且運用“牽引、理療、按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取得顯著效果。

 皮膚科 皮膚科擁有醫務人員4名,其中高級職稱2名,中級職稱1名,初級職稱1名。治療範圍如下: 一、皮膚科疾病範圍: 1、真菌類皮膚病:手足癬、體癬,股癬等。 2、細菌性皮膚病:膿皰病、毛囊炎,癤腫、丹毒、蜂窩織炎。 3、病毒性皮膚病:帶狀皰疹、水痘、傳染性軟疣、扁平疣、手足口病。 4、動物性皮膚病: 各種蟲咬皮炎,疥瘡等。 5、過敏性皮膚病:濕疹、皮炎、蕁麻疹、結節紅斑等。 6、神經性皮膚病:神經性皮炎,痒疹等。 7、紅斑鱗屑性皮膚病:銀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癬等。 8、結締組織病:紅斑狼瘡、皮肌炎。 9、色素性皮膚病:黃褐斑、雀斑、白癜風。 10、血管性皮膚病:血管炎、各種紫癜、白塞氏病。 11、皮脂腺病:痤瘡、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 12、淺表性皮膚腫瘤; 13、性傳播性疾病:尖銳濕疣、梅毒、生殖器皰疹。 二、雷射治療: 1、 肛門直腸疾病:肛門腫物,內痔、外痔、混和痔,肛裂、肛瘺、息肉、肛 門膿腫、肛門濕疹 2、外科疾病:體表腫物、囊腫、粉瘤、脂肪瘤、纖維瘤、包莖、包皮過長、腋臭、雞眼、腳墊、嵌甲、疣類。 3、耳鼻喉科疾病:鼻息肉、肥厚性鼻炎,腫物。

科研教學

昌平區中醫院昌平區中醫院

繼續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素質 在醫療市場中,人力資源是醫院最重要的資源,高素質的醫學專業人才是形成醫院核心競爭力的決定因素,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繼續教育是全面提高我院人才素質的重要措施,是培養造就中青年技術骨幹及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的重要途徑,是廣大醫務人員自身成材和個人發展的必經之道。對此,柏桂山院長明確指出:“醫院只有擁有一支學術造詣深厚,臨床經驗豐實,科研能力強的技術專家群體,才能不斷的發展,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繼續教育是醫院發展的潛在生產力,是一項加強醫院內涵建設的重要措施,對於培養人才、發揮人才優勢、提高醫務人員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增強醫院發展後勁和提高競爭力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因此,醫院從1996年就制定了繼續教育方案,成立了“繼續教育領導小組”及“考核領導小組”。確定了繼續教育的總體構思:即培養現代化人才,最終達到中醫能精通,同時掌握跟蹤現代醫學前沿的複合型人才,特別是培養造就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科帶頭人和新一代名醫,以符合新時期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醫院投入17萬元教育經費送出69名專業技術人員進修深造,院內採取專家講課、內部交流等形式進行業務培訓。從各專科選拔推薦出11名業務骨幹重點培養,其中3名入選為市中醫局“125”人才。近年來,共發表學術論文151篇,國家級65篇,省市級86篇,參加國家級及省市級學術交流會議63次,榮獲區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二項,三等獎一項,局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這一切,都為醫院療效優勢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學術基礎。

中國知名中醫院概覽

安徽省中醫院
北京中醫醫院
本溪市中醫院
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院
北京安定門中醫院
北京中醫院
北京市宣武區中醫院
北京天安中醫院
北京市大興區中醫醫院
寶雞市中醫醫院
常州市中醫院
長垣縣中醫院
長興縣中醫院
常熟市中醫院
長沙市中醫院
昌平區中醫院
東莞中醫院
大連市中醫醫院
東陽市中醫院
東莞市中醫院
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
佛山市中醫院
封丘縣中醫院
阜新中醫醫院
福建省寧德市中醫院
廣東省中醫院
廣州市中醫醫院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廣東省台山市中醫院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桂林市中醫醫院
甘肅省中醫院
杭州市中醫院
深圳市中醫院
蘇州市中醫醫院
石家莊市中醫院
上海市中醫醫院
紹興市中醫院
陝西省中醫醫院
泰州市中醫院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
鐵力市中醫院
泰安市中醫院
桃源縣中醫院
太和中醫院
台州市中醫院
台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鐵嶺市中醫院
杭州市下城區中醫院
河源市中醫院
衡陽市中醫醫院
江西省中醫院
江門五邑中醫院
焦作市中醫院
濟南市中醫醫院
金壇市中醫院
濟寧市中醫院
嘉興市中醫院
濟南市中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
江西中醫院
津南中醫院
九江市中醫院
湖州市中醫院
虎門中醫院
洪湖中醫醫院
湖北省中醫院
無錫市中醫院
武漢市中醫醫院
無錫市中醫醫院
溫州市中醫院
武漢升華蛇療中醫院
蕪湖市中醫醫院
廈門中醫院
宣武中醫醫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
徐州市中醫院
西安市中醫醫院
新鄭市中醫院
襄樊市中醫醫院
象山中醫醫院
仙桃市中醫院
江門市五邑中醫院
荊州市中醫醫院
晉江市中醫院
江蘇省第二中醫院
崑山中醫醫院
崑山市中醫院
崑山中醫院
開平市中醫院
開封市中醫院
廊坊中醫院
溧陽市中醫院
連雲港市中醫院
樂山市中醫院
臨安市中醫院
溧陽中醫院
鶴年堂
杭州市蕭山區中醫院
河南省中醫院
懷化市中醫院

雲南省中醫醫院
揚州中醫院
雲南省中醫院
揚州市中醫院
浙江省中醫院
淄博市中醫院
重慶市中醫院
張家港市中醫院
章丘市中醫院
漳州市中醫院
淄博中醫醫院
鄭州市中醫院
浙江省餘姚市中醫醫院
北京同仁堂中醫醫院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
瀏陽市中醫醫院
漯河市中醫院
茂名市中醫院
寧波市中醫院
南通市中醫院
平陽縣中醫院
蓬萊市中醫院
黔南州中醫院
青島靜康醫院
曲阜市中醫院
衢州市中醫院
榮成市中醫院
日照市中醫院
日照市中醫醫院
上海市長寧區天山中醫
海南省中醫院
菏澤市立醫院
邯鄲市中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