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國

於國是古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古代國家之一。

古代國家

周武王第二子 叔的封國。都邑在今河南沁陽市西北15公里的 邰村東,現存殘垣遺蹟。 原來是商朝的同盟國。《尚書·大傳》曰:"文王受命……二年伐於。"《泰誓》:"我武惟揚,侵於之疆,則取於殘,殺伐用張,於湯有光。"於即 。武王滅紂之前,其父文王已伐滅於國。待周人滅商之後,於國就封給了於叔,時間應在成康之世。春秋初年,於國可能已被鄭國所滅,成為鄭國的領地。《左傳》載,前712年周桓公從鄭國手中奪取於、劉等國的土地,而將自己無法占有的溫、原等十二邑給鄭國,至使周、鄭失和。

晉--成王弟唐叔的封國。武王死後,唐地有亂,周公滅唐後封叔虞。《史記·晉世家》曰:"唐在河汾之東。"唐地所在,頗有爭議,有翼城、鄂地、永安、河東平陽、太原晉陽等說。總之,初封唐國當在唐國故地。叔虞的兒子燮都於晉水之陽,改稱晉,又稱故絳(今山西省曲沃與翼城交匯處的天馬-曲村遺址)。約前725年晉昭侯曾遷都於翼(山西翼城),前678年晉武公代晉,又都故絳。晉景公時,遷都於新絳(山西侯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