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陸早48號

新陸早48號

新陸早48號是育種者:新疆惠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用品種石選87/優系604(新陸早28號優系)選育而成的棉花品種。 由申請者:新疆惠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申請,2011年10月8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棉2011013。

基本信息

國審棉2011013

特徵特性:非轉基因常規棉早熟品種,西北內陸棉區春播兩年生育期125天。全生育期生長勢較強,不早衰,葉枝少,無贅芽,通透性好,結鈴性好,吐絮暢快、絮色潔白,含絮好、易採摘。株高70.7厘米,株型筒型,莖稈粗壯堅硬,Ⅰ式分枝,葉片中等,葉色深綠,鈴卵圓形,第一果枝節位5.6節,單株結鈴6.2個,單鈴重5.8克,衣分40.5%,子指11.7克,霜前花率97.7%。抗枯萎病,耐黃萎病,不抗棉鈴蟲。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8.8毫米,斷裂比強度28.1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4.3,斷裂伸長率7.0%,反射率79.0%,黃度7.2,整齊度指數85.4%,紡紗均勻性指數145。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參加西北內陸棉區早熟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376.5千克、152.5千克和149.6千克,分別比對照新陸早13號增產8.9%、14.4%和15.1%。2010年生產試驗,子棉、皮棉、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358.4千克、146.4千克和135.6千克,分別比對照新陸早36號增產5.6%、4.7%和7.6%。

栽培技術要點:1.西北內陸棉區4月上中旬播種。2.每畝種植密度一般14000~15000株。3.根據棉田長勢及天氣情況,全生育期合理化控,一般化控5~6次。4.施足有機肥,要特別保證7月份的肥水供應。5.一般在7月上旬打頂,與其它早熟品種相比可多留1~2個果枝。6.綜合防治病蟲害。7.黃萎病重病地不宜種植。

審定意見:非轉基因常規棉早熟品種,符合國家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新疆早熟棉區和甘肅省河西走廊早熟棉區種植。

蒙認棉2015002號

品種認定編號:蒙認棉2015002號

品種名稱:新陸早48號

申請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

選育單位:新疆惠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審定情況:2011年農業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國審棉2011013)

品種來源:以石選87為母本、優系60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石選87為石河子棉花所引進塔什干係列系選而成;父本優系604為惠遠公司自育中長絨棉品系。

性狀描述:

植株:植株筒形,緊湊,花冠乳白色,花葯淡黃色。

果枝:果枝為Ⅰ型分枝,果枝始節5-6節,單株結鈴6.9個。

葉片:葉色深綠,葉片缺刻較深。

鈴:鈴中等大小,單株有效鈴數7.1個,單鈴重5.56g。

品質:2012-2014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測中心測定,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59mm,斷裂比強度27.92cN/tex,馬克隆值3.96,伸長率6.3%,反射率82.6%,黃度8.0,整齊度指數83.4%,紡紗均勻指數140。

綜合抗性: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田間病蟲害情況調查,有少量蕾鈴有棉鈴蟲危害,未見其它病蟲害發生。

試驗情況:

2012年區域試驗,籽棉平均畝產436.2kg,比對照新陸早8號增產66.7%;皮棉平均畝產182.0kg,比對照新陸早8號增產65.6%。

2013年區域試驗,籽棉平均畝產471.9kg,比對照新陸早8號增產60.9%;皮棉平均畝產200.5kg,比對照新陸早8號增產82.4%。

2014年生產試驗,籽棉平均畝產456.6kg,比對照新陸早8號增產55.7%;皮棉平均畝產192.2kg,比對照新陸早8號增產80.1%。

平均生育期126天,比對照早4天。

栽培技術要點:

播種:4月20日-30日。

密度:一般棉田畝保苗1.5-1.8萬株。

施肥: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氮磷鉀肥與微肥相結合,有機肥和部分尿素、磷肥、鉀肥結合作底肥,其餘部分隨水滴肥。

注意事項:注意停水時間和打頂時間控制,防止後期貪青晚熟。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適宜區種植。

最新優質種子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