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大3138

新農大3138,一玉米的一個新的品種,是由中國農業大學遺傳育種系選育而成。於1998年2月通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被國家科技部、農業部列為重點推廣品種。

基本資料

農大系列玉米品種—新農大3138

品種來源

農大3138由中國農業大學遺傳育種系選育而成。該品種1996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7年通過山西省、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8年2月通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被國家科技部、農業部列為重點推廣品種。
特徵特性 株高240-250厘米(東北可長到280厘米以上),穗位高100-110厘米,穗上部葉片上舉,穗下部葉片較平展,屬半緊湊型。21片葉,莖桿堅韌,支持根發達,抗倒性較好。北京春播120天,屬於中晚熟品種;穗長25厘米,穗粗5.6厘米,穗行數16行(其他單位生產的農大3138隻有14行左右),果穗圓筒型,略帶彎,紅軸。千粒重達350克以上,單穗粒重達250克以上,出籽率85%,容重較高。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粗蛋白質含量9.2%,賴氨酸0.32%,粗脂肪4.46%,粗澱粉65.45%。綜合抗性好。
產量表現 該品種增產潛力較大,1994-1996年參加北京市區試,三年平均畝產567.1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54%。1995年全國玉米新品種篩選試驗,西南組(南方)九省區11個試點結果平均畝產420.9公斤,居參試品種之首。1994-1995年華北區春玉米區試,兩年26個試點全部增產,比對照丹玉13號增產39.71%,平均畝產586.58公斤,最高畝產911.4公斤,居15個組合的首位(豫玉22第二名,沈試29第三名)。1995年陝西省春玉米區試8個點平均畝產534.6公斤,比對照掖單13號增產13.3%,比丹玉13號增產 24.2%,居中11個組合之首位。1995年吉林省通遼市春玉米評比中,畝產1188.8公斤,比對照掖單12號增產33.7%。1997年在黃淮海夏玉米品試中,平均畝產568.8公斤居13個組合的第二位,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4.7%。
栽培要點 新農大3138適宜各種土壤種植,種植密度一般在2600—3000株/畝,平作或間套作均可;高產栽培時注意增施肥料,北方地區應重點增施氮、磷肥,保證中後期的水肥供應。黃淮海地區還應適時培土,防止倒伏。
適宜區域 新農大3138適宜區域很廣,北起黑龍江第一積溫帶,南至雲、貴、川。哪裡種農大108,哪裡都可以種新農大3138,並且一定比農大108高產。
請認準思農玉米育種開發中心生產的新農大3138,是您豐收的保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