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貝母

新疆貝母

新疆貝母,是新疆的一大特產,系多年草本鱗莖植物。新疆貝母是一種與川貝,浙貝齊名的貴重中藥材。

基本信息

新疆貝母新疆貝母
新疆貝母,是新疆的一大特產,系多年草本鱗莖植物。新疆貝母是一種與川貝浙貝齊名的貴重中藥材。其中包括:伊犁貝母,費爾干貝母,灘貝母等幾個品種,統稱為新疆貝母。除灘貝喜生於沙灘涯地外,其它三種貝母多生於山地草原及灌木叢下。伊貝主產於伊寧,霍城;費爾干貝母新疆許多地方都有分布;輪葉貝母主產於塔城地區;灘貝母生產於霍城,察布查爾。

基本信息

新疆貝母新疆貝母
中文名:新疆貝母
拉丁科名:Liliaceae
中文科名:百合科
保護級別 :3
地理分布:分布於新疆阿勒泰。吉木乃、塔城、額敏、托里、溫泉、霍城、伊犁、特克斯、阿克蘇、昭蘇、鞏乃斯、巴音布、魯克、拜城、瑪納斯。和靜、烏魯木齊、奇台及巴里坤等地。蘇聯中也有分布。
現狀:漸危種。新疆貝母分布於新疆天山阿爾泰山。由於過度採挖作藥用,分布面積和蘊藏量逐漸縮減,為不使其滅絕,應積極採取保護措施。
海拔下限(米):1300
海拔上限(米):2000

簡單概述

新疆貝母新疆貝母
新疆貝母是新疆的一大特產,系百合科貝母屬,地下鱗人藥,系多年草本鱗莖植物,高20-40厘米。

其鱗莖是繁殖和人藥的主要部分。地下鱗莖二片廣卵形,莖直立單一、光滑。植株葉子對生或輪生,沒有葉柄,下部葉略有不同,系廣橢圓形,上部葉橢圓形或披針形。花形似小銅鈴倒掛於頂端,一般為單生花2~5朵,分為紅色和淡黃色,有紅褐色斑點,絢麗多彩。蒴果長圓形,有六個寬翅,結有許多種子,每到5-6月,花期正旺,是採挖時期。

新疆的貝母主要有:伊犁貝母、新疆貝母、灘貝母、阿勒泰貝母和輪葉貝母,主要產在伊犁地區、阿勒泰地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
新疆的各種貝母主要區分在於葉和花。伊犁貝母花色淡黃,新疆貝母花色藍紫,灘貝母花色紅紫。貝母含有生物鹼、西貝素、雷的思寧等。味苦、性微寒,主治久喘氣急、氣管炎、淋巴結核、肺癰、咳嗽等症,具有清心潤肺、止咳化痰的功能。
早在清代,新疆貝母便已開發利用。當時以北疆地區的昌吉,齊台縣為集散市場,通過古絲綢之路的北線,用駱駝運,馬馱,遠銷天津等口岸,通稱“古貝”。由於數量極少,價格昂貴。
 
過去,新疆貝母多為野生。為了適應國內醫療保健事業和出口外銷的需要,醫藥科研部門再五十年代末期即開始人工栽培實驗,並取得成功。

如今,新疆的貝母中,伊犁貝母產量居新疆首位,不僅數量大,而且質量好。從1967年開始,人工種植貝母為技術開始在伊犁地區推廣,到1986年人工種植面積已達166.2公頃(2493畝),年產量達1.5萬多公斤。

植物形態

新疆貝母新疆貝母
多年生草本鱗莖由之枚三角狀的鱗片組成,直徑1一1.5厘米,外被淡褐色膜質鞘;莖直立,基部具紫色斑點。
葉通常最下面的對生,先端不捲曲,中部至上部的對生或3一5輪生,從下向上由線形至披針形,長5.5一10厘米,寬2一9毫米,先端稍捲曲或成鉤狀。花單生或數朵頂生,鍾狀,外面淡白綠色,裡面深紫色而有黃色小方格及淡白色星點,具3枚先端強烈捲曲的葉狀苞片;
花被片6,長橢圓形或卵圓形,先端鈍,外花被片長3.5-4.5厘米,寬1.2一1.4厘米,比內花被片稍狹而長;蜜腺窩在背面明顯凸出,幾乎成直角;雄蕊6,短於花被,基部膨大,花葯長圓形;花柱長於或與雄蕊等長,柱頭3裂。葫果圓柱形,長1.8一3厘米,具6棱;種子多數,褐色。

生活習性

新疆貝母新疆貝母
分布區位於溫帶西部山地草原區和荒漠區的山地草原帶。年平均溫1.9℃,1月平均溫一11.1℃,7月平均溫14.3℃;年降水量500一600毫米。土壤為山地栗鈣土或黑鈣土,排水良好,以持水量25%左右為最佳。新疆貝母為喜陰好涼的中生植物,不耐嚴寒,喜散射光。
在山區往往和箭葉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L.、草原老鸛草Geranium pratense L.、細葉鳶尾Iris tenuifolia Pall.、短柄草Brachypodium sylvaticum Huds.、新疆黨參Codonopsis clematidea (Schrenk) Beauv.、糙蘇Phlomis oreophila Kar.et Kir.、全葉青蘭Dracocephalum integrifolium Bunge和木賊麻黃Ehedra equisetina Bunge等植物混生。
當地面平均溫達5℃左右時,地下鱗莖即開始返青出土,4月中旬抽莖,5月中旬開花,6月中旬果實成熟,平均生長期約90天。當年種子成熟後進人休眠期,翌年春萌發,第一年長出1枚披針形葉,鱗莖小如綠豆狀、第二年再生出1枚葉或葉增大,第三、四年開始抽莖,生葉4-6,鱗莖直徑達1厘米。

保護價值與措施

保護價值:新疆貝母是一種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常用藥,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對研究該屬植物系統發育也有一定科學意義。
保護措施: 由於不合理採挖,新疆貝母在低山帶已絕跡,中山帶僅在灌木叢中偶而發現。建議在分布集中的伊犁、塔城、烏魯木齊南山、奇台、瑪納斯地區建立一定面積的保護點,其它分布區內可封山育藥,控制採挖,並採收種子進行人工補播,以便復壯更新,持續利用。

繁殖培育

新疆貝母新疆貝母
栽培要點:宜在涼溫生境選擇土層深厚、疏鬆、富含腐殖質的黑鈣土作為栽培地。—般用鱗莖繁殖,用種子繁殖可增加繁殖係數,但生長緩慢。秋播季節在結凍之前,春播在3月中旬。

一、整地和造地貝母是一種喜濕潤耐寒冷的植物,不宜在平原氣溫過高的地方種植,因此,我們在選地時,應選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和林間空地中。這些地方,一方面氣候涼爽,雨量較多,適宜貝母生長,另一方面,土地肥沃,多為山地粟鈣士和黑鈣土,種植後,數年不需要施肥。選好地後,平整土地,使土地平坦,便於灌溉。一般畦寬不過3米,高20厘米,長度根據地勢而定,總之,以便於灌溉和中耕除草為宜。
二、播種方法
1、子繁殖方法:貝母種子成熟後,不應該立即播種,因為貝母種子的胚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還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後熟期。一般貝母用種子繁殖時,大約播種期應放在10月結凍前種下去,經過一個冬天的低溫春化階段後,第二年春貝母才能發芽出苗。當年播種,不但不出苗,而且種子在地下埋藏過久易腐爛,影響出苗。
A、育苗移栽:貝母播種後,幼苗生長1年,即可挖出來進行大田種植,行距20厘米,株距為5厘米。生長3年後,就可採挖。
B、大田直播:若是種子量大,可以採用大田直播。每年冬天把種子播種到地里,經過一個冬天的後熟,種子胚發育好後,第二年春就可發芽。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大大節約勞力,適宜機械耕作,而且播種較稠,產量也高。由於貝母種子較小而輕,所以播種時,不宜過深,一般深度控制在2~3厘米,7天后就出苗。

新疆貝母新疆貝母

2、鱗莖繁殖法
貝母的鱗莖片較大,每株貝母鱗莖瓣4~5個。每年春天或冬天把鱗莖掰開,分別種到地下,鱗莖片第二年開始生出新的植株。一般採用鱗莖片進行種植,出苗率高、產量高、收穫快。但作為大面積生產,費工多,推廣有一定困難,可用於小面積生產。
三、中耕除草及病蟲害防治
貝母生長地多為草原及林間空地上,這裡雜草叢生,若是不及時除草,雜草生長起來後,把陽光遮住,貝母無法生長,嚴重影響貝母的產量,因此,中耕除草對於貝母地來講,很有必要。除草時期,一般在春貝母出苗後,除1-2次,不宜過深,防止損傷幼苗根,影響貝母生長。貝母種植後,易發生病蟲害,若不及時防治,有可能使貝母病死。一般常見病害有線蟲病、根蛆病腐爛病白斑病。防治有2種方法:一種是播種前必須將鱗莖片用福馬林(含量37%的原液)加水配成3%~5%的福馬林溶液,將鱗莖浸泡1小時,取出立即栽種,可防治線蟲。另一種是採用種子播種時,可用50%多菌靈(l500克/畝)和80%二溴烷氯丙烷(1500毫升/畝)進行土壤消毒,可治腐爛病也可防治線蟲病。
四、採收加工貝母屬於早春植物,生長期僅有90天,一般5月份停止生長,6月份果實成熟,地下鱗莖也停止生長,這時可以採挖,挖出來的鱗莖除去泥土,曬乾備用。 

開發利用

新疆貝母新疆貝母
開發利用資源的基本思路及實施方案
新疆貝母集中分布在伊犁、博樂、塔城、阿勒泰和天山北坡各州縣。這些地方是貝母生產區,每年為國家提供了數十噸野生貝母。根據1986年調查的材料,新疆野生貝母蘊藏量約為1225790公斤。其中超過10萬公斤以上的有溫泉縣,1萬~10萬公斤的有伊犁地區直屬八縣,2000~l萬公斤的有阿勒泰各縣。其他均為2000公斤以下。貝母的採挖量與各地方的氣候有密切關係。若是一年風調雨順,貝母的採集量就大,當年天氣乾旱,貝母的採集量相對減少,市場供應緊張。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貝母的銷售量急劇的下降,新疆貝母沒有銷路,家種貝母更是無人間津,由每公斤300元的出售價格降到目前30元/公斤都沒有人收購。野生貝母也很少有人收購。所以貝母的種植、銷售處於低潮。原來種植大戶的溫泉縣、吉木薩爾等縣目前也不種貝母。究其原因是貝母用途單一,只作藥用,而且在醫藥上用量少,治病範圍窄。內地各省區都有自己的地產品種,不需要從外地調貨。這樣以來,貝母的銷售渠道只有本地區,限制了貝母的發展。
從長遠考慮,新疆貝母的發展還是有前途的,因為內地各省區,人多地少,隨著人口的增加,對於糧食的需求更加迫切,民以食為天。其他經濟作物,只有放到次要地位,所需藥材,只有從外地調運。新疆貝母是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和川貝母同等套用。當內地貝母緊缺的時候,長江以南不適宜種貝母的地區,都有從新疆調運貝母供應本省區的習慣,有自己的銷售渠道。1998年,新疆野生貝母又有人收購,不過需要量不大。隨著庫存量的減少,新疆貝母的銷售高潮就會到來。但是,野生貝母採挖量不會過大,由於封山育林和草原分山到戶,大量的採挖貝母就很困難,今後貝母的人工種植是主要方向。新疆廣大地區均適宜種植貝母,有以前種植貝母的經驗,只要需要,要不了幾年就會發展起來。問題是如何開闢貝母的銷路,如何開展綜合利用和生產系列產品,這是今後主攻方向和任務。
種植貝母不但產量高,而且經濟效益也可觀。根據試驗,大面積種植貝母,生長3年的幼苗,每畝地可產600~800公斤,以目前銷售價30元計算,可收2.4萬元,平均每年8000元。種植貝母比種其他作物有較高的收入。因為北疆地區的農民都有種貝母的知識,只要有收購,很快就會推廣開。千萬要防止一窩蜂的亂上項目。根據市場需求及銷售價格,有計畫、有步驟的推廣。用契約來約束,否則,會給企業給農民造成損失。
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1、目前新疆貝母銷售渠道不暢,大量人工種植的貝母銷售不出去,嚴重影響農民種貝母的積極性。2、前出售的貝母只是原料,沒有加工成藥品,銷售價格過低,企業無法維持,今後應該加強貝母的系列產品研製工作,提高貝母的附加值。
3、疆貝母的品質屬於上乘,和川貝母並駕齊驅,由於宣傳力度不夠,也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今後應該加大力度宣傳新疆貝母的作用和品質,做到人人皆知,知名度提高了,貝母的銷售就會大大增加。

科屬簡介

百合科知識:大多數為草本,具根狀莖、鱗莖、球莖。莖直立或攀援狀。單葉互生,少數對生或輪生,或常基生,有時退

新疆貝母百合科
化成鱗片狀。花序總狀、穗狀、圓錐或傘形花序,少數為聚傘花序;花兩性,輻射對稱,多為蟲媒花,常3基數;花被花瓣狀,裂片常6,排成2輪;雄蕊常6,花絲分離或聯合;花粉粒2核,稀3核,多具單溝,稀為2溝、4孔、螺鏇萌發孔,左右對稱,極面觀為橢圓形,表面具細至粗網狀雕紋。此外,有的花粉為球形,無萌發孔,具瘤狀突起或小刺。子房上位,少有半下位,通常3室而為中軸胎座,稀1室而為側膜胎座,每室有少至多數胚珠(見圖)。蒴果或漿果。染色體:X=3-27。

本科約240屬,近4000種,廣布全世界,但主產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60屬,約600種,各省均有分布,以西南部最盛。

百合科是百合綱中的1個大科,一般分為11或12個亞科,有的系統將百合科分為若干個不同的科,或把一部分植物歸入其他的科。
貝母屬(Fritillaria)具鱗莖,鱗片少數,肉質。葉對生,輪生或散生。花鐘狀下垂,常單生或數朵排成總狀花序;花被片基部有腺穴,不反轉;花葯基生或近基生,蒴果。約100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有6種,除華南地區外均有分布。

相似物種

新疆貝母伊犁貝母
一、伊犁貝母(yilibeimu)FritillariapallidifloraSchrenk。伊犁貝母亦為常用中藥。本種和新疆貝母區別在於葉常散生,有時近對生或近輪生,從下面向上為狹卵形至披針形,先端不捲曲。花淡黃色,內有暗紅色斑點;花被片匙狀長圓形,外3片明顯寬於3片。
分布於新疆哈巴河、阿勒泰、吉木乃、布爾津、尼勒克、特克斯、托里、溫泉、博樂、霍城、巴音布克和鞏乃斯等。生於海拔1500-2500米的山地草原甸中。

二、川貝母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暗紫,為多年生草本,鱗莖圓錐形,莖直立,高15-40cm。葉2-3對,常對生,少數在中部間有散生或輪生,披針形至線形,先端稍捲曲或不捲曲,無柄。花單生莖頂,鍾狀,下垂,每花具狹長形葉狀苞片3枚,先端多少彎曲成鉤狀。花被片6,通常紫色,較少綠黃色,具紫色斑點或小方格,蜜腺窩在北面明顯凸出;蒴果具6縱翅。花5期-7月,果期8-10月。

三、土貝母葫蘆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貝母的塊莖。主產於河北、陝西、山西等地。土貝母性涼而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消癰排膿,臨床常與牡蠣、天花粉、薏苡仁、魚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夏枯草、海藻、昆布等配伍,用於乳癰、瘰癧痰核、瘡瘍腫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結炎、淋巴結核等病症的治療。
四、 浙貝母 ,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貝母的地下鱗莖。因主產於浙江而得名,故簡稱浙貝。因其原產於浙江象山,故又稱為象貝母,簡稱象貝。
因其外形較川貝大,故又稱為大貝母,簡稱大貝。目前在江蘇、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產。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浙貝母含有浙貝母鹼等多種生物鹼,浙貝母鹼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減少支氣管黏膜分泌、擴大瞳孔、降低血壓、興奮子宮等多種藥理作用。

相關詞條

百合目(二)

全能花屬
全能花
千手絲蘭
七筋姑屬
蕎麥葉大百合
青甘韭
球序韭
曲枝天門冬
青島百合
千葉萱草
棋盤花屬
鞘柄菝葜
青城菝葜
乳白石蒜
絨葉仙茅
乳頭百合
柔毛鬱金香
柔毛菝葜
日本舞鶴草
水鬼蕉屬
石蒜屬
水鬼蕉
陝西石蒜
水仙
疏花仙茅
水仙屬
絲蘭屬
絲蘭
松潘韭
三柱韭
散斑竹根七
絲葉韭
實葶蔥
深裂竹根七
山菅屬
疏生韭
砂韭
梭沙韭
山文竹
藠頭
疏花韭
石生韭
穗花粉條兒菜
疏花粉條兒菜

山菅
少花粉條兒菜
山麥冬屬
山東萬壽竹
少花頂冰花
山丹
梭砂貝母
麝香百合
砂貝母
雙苞百合
山慈姑屬
三花頂冰花
山麥冬
蒜頭百合
三脈菝葜
穗菝葜
四棱菝葜
少葉鹿藥
穗花韭
四川鹿藥
絲梗扭柄花
傘柱開口箭
束絲菝葜
少花菝葜
四川沿階草
疏花開口箭
疏花沿階草
三葉鹿藥
四翅菝葜
傘花虎眼萬年青
汕點草
天門冬
天門冬屬
壇絲韭
太白韭
頭花粉條兒菜
灘地韭
唐古韭
天山韭
天蒜
泰山韭
天藍韭
頭花韭
台灣肖菝葜
通江百合
台灣百合
太白貝母
天目貝母
條葉百合
台灣油點草
筒花開口箭
台灣小鹿藥
托柄菝葜
土茯苓
台灣矮菝葜
台灣鹿藥
台灣菝葜
天山鬱金香
文殊蘭
晚香玉屬
晚香玉
網球花屬
網球花
文殊蘭屬
彎葉絲蘭
無毛粉條兒菜
文竹
霧靈韭
無毛粉條菜
烏恰貝母
萬壽竹
烏恰頂冰花
渥丹
萬壽竹屬
無斑滇百合
彎蕊開口箭
舞鶴草
武當菝葜
尾萼開口箭
舞鶴草屬
無疣菝葜
窪瓣花
窪瓣花屬
無刺菝葜
烏飯葉菝葜
彎梗菝葜
雪片蓮屬
香石蒜
小金梅草
夏雪片蓮
西南文殊蘭
仙茅屬
小金梅草屬
仙茅
狹葉龍舌蘭
細枝龍血樹
狹瓣粉條兒菜
星花粉條兒菜
西南天門冬
薤白
細葉韭
新疆韭
狹葉吊蘭
心葉韭
星花蒜
興安天門冬
細枝天門冬
新疆蒜
西川韭
小花蜘蛛抱蛋
小山蒜
腺毛粉條兒菜
西藏天門冬
新疆天門冬
西疆韭
西南吊蘭
西北天門冬
小鷺鷥草
纖柄肖菝葜
線葉百合
小黃花菜
新疆貝母
萱草屬
細弱頂冰花
新疆頂冰花
新疆百合
西南萱草
肖菝葜
萱草
新疆豬牙花
鄉城百合
小頂冰花
小百合
小萱草
肖菝葜屬
小窪瓣花
興安鹿藥
新疆鬱金香
興安藜蘆
狹葉沿階草
西南沿階草
狹葉藜蘆
小果菝葜
西南菝葜
小剛毛菝葜
小花藜蘆
小花扭柄花
西藏窪瓣花
小果丫蕊花
西藏菝葜
西藏塵瓣花
西南鹿藥
小葉菝葜
細花百部
蘚葉卷瓣蘭(原變種)
鳶尾蒜
鳶尾蒜屬
羊齒天門冬
野韭
永登韭
玉簪葉韭
異梗韭
野蔥
硬皮蔥
一葉蘭
野黃韭
洋蔥
腋球頂冰花
有斑百合
玉簪
異翅獨尾草
伊貝母
藥百合
野百合
玉簪屬
宜昌百合
銀葉菝葜
鬱金香
岩菖蒲
雲南沿階草
圓葉菝葜
鬱金香屬
伊犁鬱金香
緣毛菝葜
沿階草屬
雲南窪瓣花
圓錐菝葜
雲南開口箭
雲南丫蕊花
沿階草
異藥沿階草
陰生沿階草
丫蕊花
異葉鬱金香
油點草屬
疣枝菝葜
緣脈菝葜
丫蕊花屬
油點草
異瓣鬱金香
雲南百部
鴨跖草
漳洲水仙
中華仙茅
朱頂紅
朱頂紅屬
中國石蒜
重瓣水仙
朱蕉
柱葉虎尾蘭
朱蕉屬
智利風鈴草
針葉韭
折被韭
珠子參
鷓鴣韭
折枝天門冬
紫紅花滇百合
紫萼
紫花鄂北貝母
直立肖菝葜
折葉萱草
窄葉百合
紫花百合
紫脊百合
浙貝母
豬牙花屬
卓巴百合
豬牙花
褶葉萱草
紫斑百合
紫斑窪瓣花
窄瓣鹿藥
紫花油點草
折枝菝葜
鐘花假百合
準噶爾鬱金香
紫花鹿藥
直立百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