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

文丁

文丁,在甲骨文中作文武丁,《史記》里稱太丁,姓子名托,中國商朝第30任國王。前任國王武乙之子。根據《竹書紀年》,他在位13年,在位期間,周侯季歷(姬昌父)伐戎有功,太丁忌憚,先嘉其功而殺之。商王武乙之子,於公元前1112年即位,卒於公元前1102年,共在位11年。死後由其子帝乙繼位。文丁繼位以後,為了解除周人的威脅,採取懷柔政策。周侯季歷毫不客氣,看看中央沒動靜,就征伐山西長治地區的余吾戎,余吾戎敗而降周。周侯季歷向文丁報捷(獻上俘虜和戰利品)。文丁嘉封季歷為“牧師”,牧師有地方伯長的意思,專征伐權。文丁希望季牧師幫他安定邊陲。季牧師於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敗而降周。過了幾年,季歷再次打敗翳徒戎,把三個翳徒戎大頭目送給文丁獻捷。文丁看看季歷越來越厲害,感覺不是好事,乾脆突然下命囚禁季歷,並殺了他。而季歷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他在位時也曾經出兵征伐歸國,但並沒將其征服。

戰爭年表

文丁文丁

商王文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攻燕京戎之戰
商王文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攻余無戎之戰
商王文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攻始呼戎之戰
商王文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攻翳徒戎之戰

文丁殺季歷

季歷是周太王古公檀父幼子,武乙時繼位為周侯國。武乙曾授季歷以征伐之權。季歷率兵西滅程(今陝西鹹陽)、北伐義渠(今寧夏固原),生擒義渠首領。武乙末年到殷都朝貢,武乙賜以土地三十里,美玉十雙、良馬十匹。次年,王季又征伐西落鬼戎(即鬼方),俘獲大小頭目二十。文丁為商王時,季歷又率兵征伐余吾戎(今山西長治市西北),迫使其服於周。文丁任命季歷為殷牧師,執掌商朝西部地區之徵伐。其後,季歷又征伐始呼戎、翳徒戎,聲威大振。文丁為此而感到恐懼,決心抑止周的發展。季歷到殷都獻俘報捷,文丁賜以圭瓚、積匕,作為犒賞,加封季歷為西伯,使季歷毫無戎備之心。當季歷準備返周時,文丁突然下令囚禁季歷。不久,季歷死於殷都。

文丁季歷
武乙的兒子文丁繼位以後,為了解除周人的威脅,採取懷柔政策。季歷毫不客氣,征伐山西長治地區的余吾戎,余吾戎敗而降周。季歷向文丁報捷(獻上俘虜戰利品給文丁用)。文丁聞報非常高興,嘉封周人首領季歷為“牧師”,希望季牧師幫他安定邊陲。牧師有地方伯長的意思,專征伐權。季牧師於是征始呼戎,始呼戎又敗而降周。過了幾年,季歷再次打敗了翳徒戎,把三個翳徒戎大頭目,向文丁獻捷。文丁看看季牧師越來越厲害,感覺不是好事,乾脆突然下命將囚禁季歷,季曆本來沒有叛商的想法,一氣之下就死在商都朝歌。古書說“文丁殺季歷”,就是這回事。而季歷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西伯姬昌,接班之後,晝夜磨牙,琢磨著抱負商王朝,最終成為未來商朝的掘墓人。

文丁殺季歷的作法沒能阻止周人力量的發展,相反,周人與商朝的矛盾加深了。並且文丁時代連連遭受自然災害,王畿地區的洹水“一日三絕”,商朝經濟與國力日漸衰弱。曾經有人做過統計,每次改朝換代,總伴隨著氣候的大波動,不是酷熱有了旱災,就是氣溫驟低導致北方遊牧部落南下侵襲,以尋找糧食、草和政權

文丁死後,東夷中的“人方”再次叛亂,文丁的繼任者“帝乙”為了不至於東西受敵,就把文丁的一個幼女,生得美麗端莊,嫁給了姬昌,向姬昌所代表的周人致歉, 《詩經》在描述這場隆重盛大的婚禮中,還創造了“天作之合”這個詞。商王帝乙緩和了與周人的矛盾之後,平定了東夷的叛亂。

政治文化

政治制度:

商王朝的職官有中朝任職的內服官和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別。

文丁文丁
內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務官和內廷事務官。最高的政務官,是協助商王決策的「相」,又稱「阿、保、尹」。王朝高級官吏統稱卿士。三公,則是因人而設的一種尊貴職稱、並不常設。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記載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禱鬼神的祝,掌記載和保管典籍的作冊(又稱守藏史、內史),武官之長的師長,樂工之長的太師少師。內廷事務官是專為王室服務的官員,主要是總管的宰和親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項具體事務,有百工之長的司工,掌糧食收藏的嗇,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獵的獸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車的車正,為商王御車的服(又稱仆、御),侍衛武官亞,衛士亞旅,掌教育貴族子弟的國老,掌外地籍田的「畋(音「田」tianˊ)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國首領的侯、伯,有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衛邊境的衛。

商代在實行貢納制度的同時,還有勞役租「助」,就是要求農人助耕公田(籍田),收穫皆為統治者所得,其比例約占農人收穫的十分之一。殷紂王加徵賦稅,用以充實鹿台和鉅橋。

商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權觀念籠罩下的政治思想,商代統治者「尚鬼」、「尊神」。所奉行的最高政治原則,就是依據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國家。

經濟文化

商人從一開始就是一農業為主的民族。甲骨卜辭中多次見到「其受年」(能獲得豐收嗎?)的問語,反映商朝統治者對農業的重視。在畜牧業在商代出土的除了有六畜的遺骸外,還有象骨,說明當時北方還有訓象。並且掌握了豬的閹割技術,開始了人工養淡水魚。手工業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細,規模巨,產量大,種類多,工藝水平高,尤以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發展到高峰。成為商代文明的象徵。而且商朝人已經發明了原始的瓷器,潔白細膩的白陶頗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細的玉石器表現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藝。絲織物有平紋的紈,絞紗組織的紗羅,千紋縐紗的縠,已經掌握了提花技術。

商代農業和手工業的進步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展,出現了許多牽著牛車和乘船從事長途販運的商賈。到商代後期,都邑裏出現了專門從事各種交易的商販呂尚就曾在朝歌以宰牛為業,又曾在孟津賣飯。

自商代起,中國音樂進入了信史時代

文丁文丁
民間的音樂和宮廷的音樂,都有長足的進步。由於農、牧ˋ手工業的發展,青銅冶鑄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從而使樂器的製作水平飛躍,大量精美豪華的樂器出現了。樂舞是宮廷音樂的主要形式。可考證的有《桑林》《大護》 ,相傳為商湯的樂舞,為大臣「伊尹」所作。從事音樂專業工作的,主要有「巫(巫見)、音樂奴隸和「瞽」」三種人。有關商朝的民間音樂的材料很少,《周易.歸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會意、形聲、假借、指事等多種造字方法,已經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總共發現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學者認識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甲骨文因刻寫材料堅硬,故字型為方形。而同時的金文,因系鑄造,故字型為圓形。

科學發展
天文:商代日曆已經有大小月之分,規定三百六十六天為一個周期,並用年終置閨來調整朔望月和回歸年的長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記錄。

數學: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至三萬的數字,明確的十進位制,奇數偶數倍數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計算能力。

光學知識在很早就得到套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鏡,能在較小的鏡面上照出整個人面。

商代甲骨文

甲骨材料

文丁牛肩胛骨
商代晚期占卜所使用的材料是甲殼和獸類骨骼。主要使用龜的腹甲,間或也用龜的背甲;獸骨則主要使用牛的肩胛骨,偶爾也使用牛的肋骨或鹿、羊、豬的肩胛骨等。龜甲和牛肩胛骨經過初步加工後,還要進一步刮削和磨光,然後在它們的反面挖和鑽制出圓形和長橢形梭狀的巢槽,以便在占卜時用火在這些巢槽內燒灼,使正面相應的部位出現裂紋。長橢形梭狀的巢槽叫作鑿,一般長約1厘米左右,口寬底窄,呈梭狀斜槽。圓形的巢

甲骨文的文字學價值

甲骨文在漢字漫長的發展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現代漢字的鼻祖是當之無愧的。我國漢字的萌芽,大約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劃符號。但這些刻劃文字雖已具備了文字的雛形,但都是一些簡單的符號和單字,無完整的體系和規律。真正具有一定的體系並有比較嚴密的規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據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複的單字4500個左右,已識單字在1700個左右,而這些單字還不是當時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寶貴資料。

司母戊鼎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青銅器。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中國古代青銅冶鑄的極盛時期,製造了大量青銅禮器、兵器、日用器皿、生產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中國奴隸制時代青銅冶鑄的高度技術水平。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展示的商代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中國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通高1.33米,口長1.10米,口寬0.79米,重達832.84公斤(這是1994年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合作進行標準測量定的結果,舊說875公斤不準確)。鼎身呈長方形,深腹平底,口角有扉棱。口沿上有兩個立耳,腹下有4個圓柱足(上部中空),鼎身四周飾以雲雷紋為地紋的獸面紋及夔紋,中間為素麵。耳側面飾雙虎食人頭紋。鼎足上部飾獸面紋,中間有扉棱。經檢驗分析,司母戊鼎含84.77%,含11.64%,含2.79%。該鼎形體雄渾凝重,紋飾精美,線條流暢,碩大厚重,莊嚴肅穆,是中國古代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的典型代表。

文丁
文丁

司母戊鼎

鼎是上古時代祭祀用的一種金屬器物,司母戊鼎腹內壁鑄有銘文3個字,舊釋為“司線戊”,“母戊”為墓主人的廟號(死後在宗廟的稱號)。“司”讀“祀”,即祭祀的意思。舊說認為這三個字的銘文表示該鼎為祭祀母戊而作。並認為母戊是商王文丁(屬於殷墟3期)之母的廟號,該鼎為商王文丁所鑄,是用來祭祀其母。

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組芯的造型方法鑄造出來的。這種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銅液。司母戊鼎結構複雜,耳、身、足分別鑄成後,再合鑄成一個整體。從鼎的鑄痕來看,鼎身由8塊范鑄成,鼎底由4塊范鑄成,每條鼎足由3塊范鑄成。另外,按每個坩鍋熔銅12.7公斤計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個坩鍋同時並熔。每個坩鍋燃炭、觀火色、運料、運銅液等項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個坩鍋則要二三百人同時協作。這說明了商代晚期青銅冶鑄工場的規模已經相當大,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組織生產和管理生產的高度水平。

司母戊鼎最早是在1939年3月被安陽武官村農民從侯家莊西北崗(或稱武官村北地)吳家柏樹墳園盜掘出土。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安陽已被日寇侵占。由於司母戊鼎個體很大,不好藏匿,村民為了不使司母戊鼎落入日寇手中,遂又將司母戊鼎埋入原墓之中。抗戰勝利後,1946年4月安陽農民又將司母戊鼎重新挖出,因主權發生糾葛,該鼎遂歸安陽縣政府。同年10月,司母戊鼎被作為送給蔣介石的壽禮運到南京。蔣介石看後甚喜,下令交南京中央博物館籌備處收藏。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歸南京博物院收藏,195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新館建成,南京博物院大力支援國家博物館的工作,將司母戊鼎從南京運往北京,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通史》中陳列展出。

司母戊鼎出土時缺失一耳,為了尋找此耳,更為了弄清出土司母戊鼎的大墓的情況,根據盜墓人指認的出土地點,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1984年9月-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隊對出土司母戊鼎的大墓進行了考古發掘。該墓編號為殷墟M260,位於侯家莊西北崗殷王陵東區,解放前發掘的M1400殷王陵南面40米,1950年發掘的武官村大墓西南80餘米,處於商代晚期祭祀場西側。該墓墓室為長方形,南部有一條墓道,習稱甲字形墓。墓口長9.6米,寬8.1米,墓深8.1米;墓道長24米,南端寬4.1米。木槨中置木棺,已被破壞。墓底有腰坑,內埋1人及1犬,墓中共發現殉人及人牲38人。該墓曾多次被盜,隨葬品基本上已被盜一空,因此考古發掘沒有發現缺失的那個鼎耳,僅發現白陶簋殘片、玉戈、金葉以及石磬殘片等。

中國上古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