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

撫州

撫州市,江西省下轄市(地級),位於江西省東部。行政區域南北長約222千米,東西寬約169千米,總面積18816.92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11.27%。撫州市下轄2個區、9個縣,總面積18817平方千米,2016年總人口400萬,通用贛語。 撫州是國務院確定的海峽西岸經濟區20個城市之一 ,是江西省第一個納入國家戰略區域性發展規劃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以及原中央蘇區重要城市之一 。自古就有“襟領江湖,控帶閩粵”之稱。 撫州是國家園林城市,人均公園綠化面積達到16.6平方米,城市綠化率達到43.4%,環境綜合評價居全國第七、中部第一,森林覆蓋率高達64.5%,境內的資溪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5.9%,被譽為“天然大氧吧”。 2016年,撫州市實現生產總值1210.91億元。

撫州 撫州

【地理】

     區域位置   撫州市位於江西省的東部,亦稱“贛東”,地處東經115º35′~117º18′,北緯26º29′~28º30′之間。東鄰福建省建寧縣、泰寧縣、光澤縣、邵武市,南接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寧都縣,西連吉安市永豐縣、新幹縣和宜春市豐城縣,北毗鷹潭市貴溪縣、餘干縣和南昌市進賢縣。南北長222公里,東西寬169公里,總面積18816.92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1.27%。
 
地勢地貌  市境內東、南、西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與河谷盆地相間。地勢南高北低,漸次向鄱陽湖平原地區傾斜。地貌以丘陵為主,山地、崗地和河谷平原次之。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占總面積的30%,海拔100-500米之間的丘陵占50%,海拔低於100米的崗地和河谷平原占20%。區內最高峰——軍峰山海拔1761米。
 
山脈  市內山脈集中分布於東部和南部,山體走向為北東——南西向,主要有東部武夷山和南西部雩山,二者在平面上構成北東向斜“川”字型地貌框架。武夷山脈位於市區東部,沿贛閩省界向南延伸,為盱江閩江的分水嶺,其山脈分布在金溪東北部,資溪、黎川全境,南豐、廣昌東部,北端余脈延伸至東鄉東南部和南城東部,南北長約180公里、東西寬40-60公里、面積約7600平方公里,主要有筆架山野雞頂、昌坪山楊家嶺王仙峰九頭峰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雩山山脈分布在市區南西部,由南西向北東分兩支向境內延伸,一支南起廣昌縣西部苦竹鎮,沿宜黃與南豐、南城縣界線,北延至臨川、南城、宜黃三縣交界的王仙峰,市內最高峰軍峰山位於該支山中;另一支南起樂安靈華山,沿樂安與宜黃縣界北延至崇仁、臨川、宜黃三縣交界的龍崗山,南北長約135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面積約6100平方公里,主要有芙蓉山、相山、西華山、大龍山、十八排、鴨公嶂等千米以上的山峰。
 
河流  全市有撫河信江贛江三大水系,大小河流470條,水流方向除贛江水系烏江外,均由南向北匯入鄱陽湖。(1)撫河水系。撫河古稱盱江,又名汝水,貫穿撫州市中南部,是流入鄱陽湖區主要支流之一,為全省僅次於贛江的第二大河流。撫河幹流總長350公里,流徑境內長271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8.9億立方米,流域面積為16800平方公里。撫河主要支流有臨水、盱江、黎灘河、東鄉水。(2)贛江水系。市內贛江水系主要河流在樂安縣境內,流域面積為1422平方公里,有青田水、南村水、敖溪水、潭港水、招攜水、牛田水、湖坪水、柯樹水。(3)信江水系。市內信江水系河流分布在東鄉、金溪、資溪三縣,流域面積為1560平方公里,有瀘溪水、黃通水、腸田水。此外,還有直接流入鄱陽湖的潤溪河,其發源於東鄉縣北部愉怡鄉眉毛尖,全長21公里,市內流域面積為116.2平方公里。
 
氣候  市境內屬南方濕潤多雨季風氣候區,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光熱充足,四季分明,生長季長。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逐日回升,陰晴不定,雨多風大,日照少,常出現暴冷暴熱和長陰雨春寒天氣,春末夏初偶爾會降冰雹。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大部分地區較酷熱。全市多雷雨,5-7月份常出現大到暴雨和連續性暴雨天氣,盛夏季節炎熱高溫。秋季北方冷空氣開始南下,天氣逐漸轉涼。9-10月受大陸變性高壓控制,雨量稀少,空氣乾燥,形成秋高氣爽天氣。冬季受西伯利亞和蒙古冷空氣南下影響,天氣寒冷,雨雪紛紛,霜凍和冰凍頻繁出現。全市年平均氣溫在16.9-18.2℃之間,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8.8-29.6℃之間,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4.9-6.3℃。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2.1℃,極端最低氣溫-13.7℃。年平均降水量1600-1900毫米,集中雨季在4-6月,年平均降水日為179.5天。年平均日照為1582-1928.1小時,風向全年平均以靜風為主。由於地形複雜,氣候多變,旱澇、風雹、雷電和低溫天氣常有發生。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面積1.8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1.26%。其中耕地501.08萬畝,全市人均占有耕地1.32畝。耕地中有灌溉水田300.69萬畝,望天田154.1萬畝,水澆地0.44萬畝,旱地27.93萬畝,菜地17.92萬畝。園地56.98萬畝,其中有桑園5.45萬畝,果園47.09萬畝,茶園3.05萬畝。牧草地0.95萬畝,其中天然草場0.15萬畝,改良草場0.14萬畝,人工草場0.66萬畝。林地1821.76萬畝。居民點及工礦用地93.4萬畝。交通用地21.36萬畝。水域面積140.16萬畝,其中河流水面80.2萬畝,湖泊水面0.76萬畝,水庫水面35.55萬畝,坑塘水面12.6萬畝。溝渠水面3.5萬畝。在水域面積中,有可養殖水面42.18萬畝。未利用土地205.98萬畝。
 
全市土壤類型總面積為2604.78萬畝,分為紅壤、黃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紅粘土、新積土、粗骨土、潮土和水稻土9個土類及15個亞類、65個土屬、200個土種。(1)紅壤。全市紅壤面積為1982.8萬畝,遍及全市各縣(區)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和崗地,是全市面積最大的一類土壤。紅壤大多數土層深厚,是發展果、茶、桑、油茶以及用材林和經濟林的主要土壤資源。按紅壤的發育程度和主要性狀差異,又可分為紅壤、黃紅壤和紅壤性土三個亞類。(2)黃壤。主要分布在紅壤帶之上、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全市除南城、東鄉縣外,是在濕潤涼爽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土壤,有機質豐富,肥力高,是發展主要用材林的重要土壤資源。(3)山地草甸土。位於南豐、宜黃縣軍峰山和崇仁縣相山等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平坦緩坡地段,面積為0.28萬畝,是在山高風大、低溫多濕、草木植物生長良好條件下形成的草甸型土壤。(4)紫色土。主要分布於南城、廣昌、南豐縣海拔150米左右的丘陵地區,面積為74.9萬畝。紫色土劃分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三個亞類,適宜喜鉀、鈣植物的生長。(5)紅粘土。零星分布於第四紀紅色粘土紅壤區內低丘、崗地的中、上部,面積為0.8萬畝。由於植被完全遭破壞,表土層幾乎侵蝕殆盡,因此,紅粘土利用價值較低。(6)新積土。是近代河流沖積物或經風力再搬運堆積而成的一種幼年土壤,零星分布於全市大小河流主航道兩則的河漫灘,面積為0.3萬畝。新積土每年雨季常被洪水淹沒,枯水季節出露而成沙礫灘地,目前農業利用難度較大。(7)粗骨土。分布於崇仁縣三山鄉丘陵地區,面積為53萬畝。部分植被較好的地段,表土層較厚,土壤有機質較豐富,是發展油茶生產的良好土壤資源。(8)潮土。是近代河流沖積物經人工開墾耕作而形成的一種旱作土壤,分布於撫河及其支流沿岸的河階地及沖積平原,面積為12.7萬畝。潮土土壤深厚,土質疏鬆,養分豐富,是各種經濟作物、蔬菜、果樹,尤其是柑桔種植的良好土壤資源。(9)水稻土。廣泛分布於全市各縣(區),尤以撫河平原和丘陵溝谷分布集中,是市內最主要的耕作土壤,面積為475萬畝。水稻土複種指數高,生產利用強,是種植水稻、棉花、紅薯、西瓜、花生、甘蔗、油菜等多種經濟作物的優良土壤。水稻土又分為淹育型、瀦育型和潛育型三個亞類。
 
【礦產資源】 

       市內礦產資源豐富,有金屬礦產20多種,非金屬礦產30多種。主要有:有色金屬(含貴金屬)、稀有金屬、黑色金屬、稀土礦產、瓷土礦產、建築材料及冶金輔助礦產等,以稀有金屬鈾、有色金屬銅、瓷土礦和建築材料礦產為優勢。已探明儲量的230處礦床中,內有大型礦床1處,中型6處,小型223處。已開採利用的有銅、鈾、瓷土、金、鎢、煤、稀土、螢石、石墨、建築材料等。
 
市內礦產種類繁多。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產有金、銀、銅、鉛、鋅、鎢、錫、鉬、鉍、釩、鈷、碲、硒等,其中金礦儲量10025.5千克,銀礦儲量167噸,銅礦儲量199050噸,鉛礦儲量70585.47噸,鋅礦儲量12470.7噸,鎢礦儲量45492.42噸。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其中鐵礦儲量3445.36萬噸。放射性礦產有鈾,樂安縣在4.5平方公里範圍內有40多個礦床,為超大型鈾礦床。稀有礦產有偉晶岩脈型、風化殼型和砂礦型三種稀土礦床類型,礦產儲量2495.6噸。稀有金屬礦產有鈮、鉭,其中鈮礦儲量103噸,鉭礦儲量47噸。非金屬礦產有石墨、花崗岩、瓷土、石灰石、硫鐵、石英石、珍珠岩等,其中石墨礦儲量300萬噸,花崗岩石材儲量8億多立方米,流鐵礦儲量486.1萬噸,重晶石礦儲量351.11萬噸,石灰岩礦儲量2164萬噸,硅藻土礦儲量1106礦石千噸,瓷土礦儲量1243.3萬噸,矽石礦儲量1160萬噸,螢石礦儲量38.5萬噸,煤炭儲量827萬噸。其它非金屬礦產還有磷、鉀長石、白雲母、紅柱石、瑪瑙等。
 
市內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有:(1)原礦品種多樣,金屬、非金屬、能源和水氣礦產均有發現;(2)金屬礦產以金、銅、鎢為主,而非金屬礦產一般品位偏低,選礦工藝較複雜;(3)賦存形式多樣,有單一礦,也有共生礦、伴生礦;(4)沉積類礦產少,沒有發現石油、石膏、岩鹽等礦產,煤炭儲量也不豐富;(5)主要礦產儲量分布相對集中,如銅、鈾、金礦,其他礦產大都是分散分布,規模以小型為主;(6)陶瓷工業資源豐富,且分布相對集中;(7)花崗岩分布廣泛,具有較好的找礦和石材開發遠景。
 
【能源資源】

       市內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光能、風能等。
 
水能  市內水能理論蘊藏量為70.246萬千瓦(其中撫河57.90萬千瓦,信江流域5.496萬千瓦,贛江流域6.73萬千瓦,潤溪河0.12萬千瓦),占全省水能蘊藏量的10.29%。水能可開發量為49.14萬千瓦,折合年可開發電量19.66億度。
 
光能  市內全年日照總時數為1647.19小時,太陽輻射總量為102.4-112.2千卡/平方厘米,以南豐縣為最大,東鄉次之,資溪最小。光資源在年內分布極不均衡,7-8月為太陽輻射最高值期,月平均輻射總量為13.2-15.3千卡/平方厘米;12月到次年2月為太陽輻射最低值期,月平均輻射總量為5.3-6.1千卡/平方厘米。主要作物生長期4-10月,太陽輻射總量均大於8.0千卡/平方厘米,占太陽輻射總量的71%。全市屬短日照地區,晝夜變化較小,年內太陽輻射總量不低,有利於長短日照作物生長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
 
風能  市內一年內以靜風天數最多,年平均風速僅1.2-3.2米/秒,臨川、南城、金溪偏大,為2.1米/秒。南城年均風速達3.2米/秒,為全市最大,可供開發利用。
 
能源礦  全市有煤炭產地32處,分布在市內8個縣(區)。主要分布在崇仁相山—禮陂—諳源、東鄉劉家嶺—小璜—詹墟、樂安濂坑—仲溪—洞口、南城鯤塘—上唐—莊上、南豐池渡和沙崗等地,均為小型規模礦床。累計探明儲量為827萬噸,僅占全省的0.7%左右。
 
【水資源】 

       市內水資源十分豐富,總量達232.97億立方米。
 
地表水資源  地表水資源來自降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322億立方米,多年年平均降水量在1700毫米左右,資溪縣年平均降水量最大,為1900毫米,臨川區年平均降水量最小,為1600毫米,4-6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降水部分為植物、土壤和地表水蒸發所消耗,部分形成徑流。全市地表水資源為181.11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6300立方米左右。
 
地下水資源  全市地下水(淺層)資源可動量初步估算為51.86億立方米,平均地下流量模數為22.6萬立方米/年平方公里。市內地下水類型包括鬆散岩類孔隙水、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前兩類富水性強,水質污染程度低,是生產、生活主要供水源。後類富水性差,水質亦不理想,不宜作供水源。
 
[植物資源]  市內植物起源古老,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可提供物質原料的資源植物生產潛力很大。全市有高等植物300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109科322屬1018種(含亞種、變種及少數栽培種),在木本植物中,有優良速生樹種26科55種。全市有水杉伯樂樹香果樹杜仲、福建相、銀杏長柄雙花木蛛網萼天竺桂銀種花野大豆凹葉厚朴紅豆樹樂東擬單性欄、閩值、浙江浦、青檀、銀鵲樹、南方紅豆杉、長葉榧樹20種樹種被列為國家保護樹種,有香榧江南油杉羅漢松赤皮桐美毛含笑、沉水樟等45種樹種被列為省級保護樹種。
 
用材植物  主要有人工栽培和野生兩種。人工栽培的有毛竹、杉木、馬尾松、火炬松、濕地松、柳杉、池杉、水杉、樟樹、橡樹、擬赤楊、木荷、苦櫧、楓樹、楊樹、泡桐等。野生的有台灣松、樟樹、伯樂樹、杜英、重陽木、黃檀、花櫚木、紅豆樹、甜櫧、南嶺栲、大葉青崗、東南石櫟、麻櫟、蕈樹、楓香、楓楊、黃樟、紅楠、楝樹、紫樹、銀鵲樹、湘椴、青檀、榆樹、香椿、南方紅豆杉,香槐、朴樹、鐵冬青等。
 
經濟植物  木本油料類植物有油茶、油桐、烏柏、棶木、油橄欖、樟樹、香桂、山蒼子、木姜子、吳茱萸、花椒、柏樹、桉樹、松樹;木本澱粉類植物有板栗、櫧類、櫟類、茅栗、錐栗;木本纖維類植物有桑、榆、朴、山油麻、椴樹、糙葉樹、竹類、梧桐、棕櫚;食用果類植物有柑桔、橙、柚、桃、李、柿、板栗、棗、梨、楊梅、獼猴桃、山楂、無花果、葡萄等。
 
觀賞植物  主要有柏樹、蘇鐵、銀杏、雪松、羅漢松、夾竹桃、黃楊類、臘梅、杜鵑花類、香榧、繡球、玉蘭、含笑、芙蓉、白蘭花、合歡、茶花、桂花、石榴、薔薇花、繡線菊等。
藥用植物  市內木本藥用植物有160餘種,主要有銀杏、木通、厚朴、紅茴香、肉桂、陰香、杜仲、皂莢、黃柏、木槿、辛夷、元花、五加、常春藤、山茱萸、硃砂根、女貞、絡石、紫珠、枸枯、鉤藤、忍冬、羊蹄甲等。
 
[動物資源]  市內生態條件較好,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動物資源中有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軟體動物、浮遊動物等。全市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7種,分別為華南虎金錢豹雲豹梅花鹿金貓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37種,有獼猴、黑熊、豺、大靈貓、小靈貓、水獺、穿山甲、水鹿、鬣羚、大鯢、虎紋蛙、鴛鴦、白尾鷂、白鷳、紅腹錦雞、斑頭鵂鼠鳥、雕、普通夜鷹、藍翅八色束鳥 等。屬省級保護動物62種,有狐、貉、果子狸、食蟹獴、黃鼬、豹貓、平胸龜、赤鹿、綠頭鴨、灰胸竹雞、白鷺、火斑鳩,大杜鵑、藍翡翠、灰喜鵲、紅嘴相思鳥、大擬啄木鳥、家燕等。屬《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的有銀環蛇。全省僅撫州市特有的動物有黑熊、紅腹錦雞。
 
哺乳類  市內有華南虎、黑熊、豹、麂、獼猴、大靈貓、小靈貓、金貓、狐、貉、穿山甲、刺蝟、豺、水獺、鬣羚、狼、梅花鹿、水鹿、野豬、果子狸、花面狸、食蟹獴、黃喉貂、黃鼬、野兔、花鼠等。
 
鳥類  全市有鳥類206種,主要有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白鷳、紅隼、蒼鷹、鳳頭鵑隼、松雀鷹、大擬啄木鳥、金腰燕、家燕、黑枕黃鸝、喜鵲、紅嘴相思鳥、鷓鴣、鳳頭麥雞、八哥、雲雀、麻雀、金雕、白鷺等。
 
兩棲類動物  全市兩棲類動物有28種,主要有大鯢、蠑螈、崇安髭蟾、中華蟾蜍、中國雨蛙、虎紋蛙、棘胸蛙、日本林蛙、大樹蛙、飾紋姬蛙等。
 
爬行類動物  全市爬行類動物有42種,主要有銀環蛇、眼鏡蛇、尖吻蝮、黑肩錦蛇、王錦蛇、灰鼠蛇、烏梢蛇、竹葉青、水蛇、平胸龜、烏龜、中華鱉、壁虎、石龍子、蜥蜴等。
 
魚類  全市有魚類125種,其中鯉科種類最多,計74種。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魚、鯽魚、草魚、鱅魚、鯿魚、烏魚、鯰魚、黃顙(又名黃芽頭)、魚日 魚、鯝魚、鱖魚、黃鱔、泥鰍以及引進的羅非魚、河鰻、河蟹等。
 
軟體及底棲動物  市內有經濟價值的軟體及底棲動物主要有,三角帆蚌、褶紋冠蚌、橢園背角無齒蚌,背角無齒蚌,園田螺、環棱螺等。
 
【旅遊資源】

       撫州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人文底蘊深厚,自然風光宜人,名勝古蹟眾多,革命勝跡遍布,藝術遺產獨特,地方物產豐富,形成獨特的旅遊資源。
 
自然景觀  市內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南城麻姑山,麻姑山自古屬天下名山,素負洞天福地盛名;有比泰山還高200多米的南豐軍峰山,山上古木參天,怪石奇峰,龍潭飛瀑,並有九公里的原始石階曲折上山;有號稱“百島洞”特大型水庫—洪門水庫,百里庫區碧波蕩漾,山重水複;有湖光山色、風景優美的南豐潭湖水庫;有風景壯觀的撫河源頭風光;有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其中資溪馬頭山,自然保護區內有原始森林和奇珍動物,宜黃華南虎自然保護區內已多批外籍專家來此考察。還有臨川溫泉、資溪法水溫泉。近幾年,廣昌和南豐還推出蓮鄉、桔鄉觀光項目。這些自然景觀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
 
人文景觀  撫州素有“才子之鄉”美譽,自古名人輩出,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市內有王安石紀念館、湯顯祖文化藝術中心、湯顯祖紀念館、湯顯祖墓曾鞏讀書岩曾鞏紀念館、譚綸墓、陸象??條以撫州名人命名的街道。歷代到撫州為官或週遊的文人墨客如顏真卿、王羲之、白居易、陸游、謝靈運等,為市內留下了大量詩詞、文賦、字畫、雕塑、摩岩石刻及許多美好的歷史傳說。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撫州有六個縣為全紅區,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在撫州活動過,至今遺存的革命遺址有:第四次反“圍剿”東、黃陂戰役舊址、第五次反“圍剿”高虎腦戰場舊址、康都會議及紅一方面軍總部舊址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舊居。人文景觀是具有撫州特色的旅遊資源。
 
宗教寺廟  市內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門派,宗教活動場所遍布全市各地。佛教主要有臨川的金山寺、正覺寺、崇壽寺,金溪的疏山寺,宜黃的曹山寺、石鞏寺,廣昌的龍鳳岩寺,南豐的地藏寺、壽昌寺,南城的寶方寺碧濤庵,黎川的妙法寺、壽昌寺,資溪大覺岩寺等;天主教有臨川的聖若瑟大教堂、南城的天主堂;道教有南城的麻姑山仙都觀,樂安的大華山、黎川的會仙峰、仙桂峰,金溪、臨川交界處的靈谷峰等。其中臨川聖若瑟大教堂規模名列全國第三,為全國重點教堂之一。宜黃曹山寺為我國佛教曹洞宗祖庭之一,在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本至今有信徒上千萬人,目前曹山寺正加緊修復工作。疏山寺為千年古剎,至今保存完好。金山寺香火較旺,遊客眾多。
 
文物古蹟  市內文物古蹟星羅棋布,全市屬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200餘處。古建築群有樂安流坑村,黎川、南城的船形屋,廣昌驛前古建築群,宜黃棠陰古建築群,金溪滸灣書鋪街等,其中樂安流坑村被譽為“千古一村”,參觀考察人員絡繹不絕;古橋有臨川的文昌橋,南城的萬年橋、太平橋,宜黃的占公橋、永興橋、附東橋,崇仁的黃洲橋,其中文昌橋建於南宋嘉泰年中(公元1202-1203年),萬年橋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珍貴遺產。古塔臨川有萬魁塔,宜黃有三元塔、迎恩塔,南城有聚星塔,南豐有寶岩塔,崇仁有相山石塔、湯溪石塔、資溪有高雲塔、實心石塔,東鄉有永鎮塔。此外,還有磨盤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商代文化遺址、白滸古瓷窯遺址、白舍古瓷窯遺址、岳口益王墓葬區、洪門益王墓葬區、祝徽舊居、撫州會館等。

      撫州的革命傳統文化尤為珍貴。隨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在這一帶領導人民民眾開展革命鬥爭。這一段光輝歷史和優良的革命傳統一起,成為中華兒女永遠奮發進取的精神源泉。

       馳名海內的中醫藥業  撫州歷代名醫燦若群星,名列中國醫學家詞典的就有100餘人。江西歷史上的10大名醫中,撫州達7人之多。 臨川籍的南宋名醫陳自明,是我國最早的婦產科專家;南豐籍的宋代骨科專家危亦林使用麻醉藥比日本的華崗青洲早450年,他創立的懸吊法使脊柱骨折復位比英國的達維斯早600多年。
 
     
      撫州的中藥業有著和中醫同樣輝煌的歷史。明清數百年間,南城的“建昌藥業”和清江的“樟樹藥業”並肩共扛中華藥業的大鼎。
 
       建昌藥業源於東晉,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宋朝時,建昌鎮已成為江西藥材的重要集散地,官府在當地設立了“建昌軍藥局”,規範成藥配方、管理藥材市場。明清兩代,建昌鎮和樟樹鎮同為江南藥業都會,鎮內加工藥材的作坊鱗次櫛比,藥攤、藥鋪、藥行、藥棧遍布街市。
長期興盛的建昌藥業造就了數以千計的藥業人才。他們闖湖廣,走福建,去南洋,把“建昌幫”的炮製方法與調劑理論傳到了國內外廣大地區。“樟樹的路道,建昌的制炒”、“藥不過樟樹不靈,藥不經建昌不行”,建昌藥業對祖國醫藥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現代的撫州醫藥製造業在繼承“建昌藥業”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形成了中藥、西藥、生物製藥及醫藥器械等門類齊全的醫藥工業體系,是撫州經濟成長的一大亮點。
 
層出不窮的俊傑英才  早在唐朝時,大詩人王勃就寫下了“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的千古名句。宋朝以來,撫州更是群賢薈萃,英才輩出,如銳意改革的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大散文家曾鞏;詞壇巨臂晏殊、晏幾道;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偉大劇作家湯顯祖;人稱“百世大儒”的哲學家、思想家陸九淵等。此外,還有南朝時卓越的軍事將領黃法氍;宋代著名學者李覯,地理學家樂史,醫林高手陳自明;元代歷史學家危素,教育家吳澄;明代功勳卓著的外交家黃孫茂,抗倭名將譚綸,頗有造詣的天文學家吳伯宗;清代的數學家、軍事著述家揭暄,方誌學家李紱,書畫大師李瑞清,和林則徐齊名的禁菸名臣黃爵滋等。
 
到了近代和當代,撫州孕育了更多的著名人物。如叱吒風雲的革命家李井泉、 趙醒儂、 傅烈、周建屏;卓有建樹的文史學家游國恩、蕭滌非;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饒毓泰、余瑞璜、吳式樞;波譜學家丁渝;土木建築學家黃強;鐵道機械工程專家程孝剛……。據不完全統計,當代在全國知名的撫州籍的專家、學者就有二百餘人。
 
燦若星河的“臨川文化”  人才與文化向來互為因果。贛東自古人傑地靈、文化昌盛。撫州素稱文獻之邦。歷代鄉賢的著述汗牛充棟,被選入《四庫全書》目錄的就有206種。晏殊晏幾道陸九淵王安石曾鞏湯顯祖李覯吳澄等大家的著作均為文學、哲學史庫中的瑰寶。樂史、李紱、危素、朱思本等在地理、歷史領域留下了彪炳千秋的篇章。此外,在醫學、軍事學、文學理論和自然科學方面,古往今來都不乏撫州英才的輝煌篇章。
 
撫州的教育事業長盛不衰。宋代全國書院僅400餘所,撫州就有40多所,占1/10強。自宋至清,江西共有進士10553名,其中,撫州就有2450名,約占全省總數的23%。千餘年間,“地無城鄉,家無貧富,詩書之聲,盡室皆然”。民國時期雖然戰亂頻仍,許多學校輾轉遷徙而師生不散,學風不衰。當代的撫州進一步發揚了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黨政重視,全民興學,不斷增加投入,豐富辦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從1979年至2000年的22年中,全市就有14萬多名高中生被錄取到全國高等院校,其中少年大學生228人。教育已成為撫州的一大產業,並穩居全國領先地位。
 
撫州民間文化藝術多姿多彩,並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南豐、樂安、廣昌一帶的儺舞被譽為“中國舞蹈藝術活化石”;多種多樣的燈采、道情、採茶戲源遠流長。境內古代民居星羅棋布,古寺、古塔、古橋、古戲台、古牌坊等各具特色。廣昌、南豐的“船屋”引起了專家的高度重視。被稱為“千古一村”的樂安流坑展現出撫州明清兩代的建築大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