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簋

揚簋

揚簋為西周時期盛食器,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高18.7cm,寬21.6cm,重4kg

外形特徵

簋弇口,圓鼓腹,圈足下有三屈折狀短足,二附耳各銜套環,器蓋已失。器腹飾瓦棱紋,頸上與圈足各有一道竊曲紋,圈足上與短足對應處各鑄一浮雕獸頭。

銘文

內容

楊簋銘文拓片楊簋銘文拓片
簋內底鑄有銘文10行107字:唯王九月既生霸庚寅,王在周康宮。旦,格大室,即位。徒單伯內佑揚。王呼內史史先冊命揚。王若曰:“揚,作工。官量田、佃,寇,工事。賜汝赤、鑾、旗。訊訟,取五鋝。”揚拜手,稽首。敢對揚天子丕顯休,余用作朕烈考憲伯寶簋。子子孫孫其萬年永寶用。

大意

在周王九月上半月的庚寅日,王在周地的康王廟。天剛亮,王到了大廳,坐定位子。司徒單伯作佑者帶領揚進入廟門。王召呼史官內史先任命揚。史官代宣王命曰:“揚,任命你為司工,主要管理農田官吏,兼管營造王的臨時駐蹕地的官吏、牛馬芻草官吏及治安獄訟官吏、司工下屬的官吏。賞賜你大紅色的圍裙、鑾鈴和旗幟。任命你有權主持訊訟,其級別是可以取兩造‘入金’五鋝。”揚以手相拜,叩頭。為報答和宣揚天子偉大的美意,因而做了光榮的父親憲的寶簋。後代子孫萬代永遠寶用這件簋。這篇銘文記述了“司工”一官的具體職掌,記錄了司工有權主持審判訴訟之事,是研究西周官制及司法制度的重要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