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簋

同簋

同簋,西周時期盛食器,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同簋(tong guǐ),高14.2cm,寬32.3cm,重3.9kg。

外形特徵

同簋同簋

圓形,侈口,鼓腹,圈足,雙獸首耳。頸部前後對稱雕鑄獸頭,獸頭兩側是竊曲紋帶。腹部有一道凸弦紋

銘文內容

蓋器同銘,9行91字:

唯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在宗周,格於大廟。榮伯佑同立中廷,北嚮。王命同佐佑吳大父ꁑ昜、林、吳、牧、自虒東至於河,厥逆至於玄水,世孫孫子子佐佑吳大父,毋汝有閒。對揚天子厥休,用作朕文考惠仲尊寶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同簋銘文拓片 同簋銘文拓片

銘文大意:在十二月第一個吉日丁丑這一天,周王在宗周,到了大廟,榮伯作為佑者引導同到了大廟的廷院中間,面向北。周王命令同作吳大父的助手,管理場圃、山林、澤虞、牧地,管理範圍自虒水東到黃河,北到玄水;世世代代子子孫孫協助吳大父,不得荒怠工作。同為答謝和宣揚周天子的美意,做了這件紀念同死去的父親惠仲的簋。同子孫萬年永寶用這件簋。

這篇銘文記錄了西周中期虞官的職責範圍,是研究此一時期職官制度的重要資料。

名詞解釋

弦紋

古器物上最簡單的傳統紋飾,在青銅器上呈現為凸起的橫線條。大多數情況下,弦紋是作為界欄出現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專用弦紋裝飾者。  

竊曲紋

《呂氏春秋·適威》:“周鼎有竊曲(一作窮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總的特點是長帶形,兩端鉤曲,始見於西周晚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