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就緒指數

技術就緒指數(Technology Readiness Index)最初為美國國防部使用,通過此指標對國防採購項目的技術成熟程度和進展情況進行控制。技術就緒指數引入中國後被改良並成為GB/T22900-2009《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評價通則》的子指標之一,對科學研究項目進行管理和評價。技術就緒指數作為技術報表的一部分,量化、動態反應技術、項目在特定時期的進展情況。

定義概述

技術就緒指數在“科技通則”中的定義是:技術就緒指數反映一個研製項目九級量表中所有WBE的加權平均成熟程度。

數學概念

TRI =∑[∑WBE(i)×i]/∑WBE

式中:i—技術就緒水平等級,取值範圍i=1…9。

WBE(i)—技術就緒水平達到第i級的工作分解單元

例如:某公司2010年的技術就緒指數= [1*5+2*7+3*3+4*7+5*6+6*8+7*9+8*8+9*13]/46=5.7

套用價值

技術就緒指數為科學研究項目的評價和管理提供了量化基礎,將評價和計量分開,最大程度的保證計量的有效、公正、可追溯,減少評價中的主觀程度。

技術就緒指數的計算是建立在技術報表的工作分解結構、工作分解單元、技術就緒水平等指標的基礎上的指數。同時,它也為技術增加值等指標的運算提供了基礎。

歷史

技術就緒指數首先在美國使用,套用於國防採辦項目。之後,該指標被中國引入,用於科研項目的管理。技術就緒指數在美國套用比較成熟,在中國的套用比美國更加廣泛和深入,目前正處於探索、試用階段。

不為人所知的指數(二)

現實中有很多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指數,但也有一些指數很神秘,又和人們的生活很近,披著神秘的面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