戩穀

戩穀

“戩穀”一詞,出自詩經之《小雅·天保》,後多見於各類駢文。有福祿之意,亦有盡善之說。現存“戩穀”磚雕,藏於紀念清朝名士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的“高郵王氏紀念館”。

基本信息

“戩穀”一詞,出自詩經之《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俾爾戩穀。罄無不宜,受天百祿。”

戩,讀作:jiǎn
1、作動詞時,可翻譯為:剷除,殲滅。
【舉例】戩,滅也。從戈,晉聲。(見於《說文》) 又如:實始戩商。(見於《詩·魯頌·閟宮》 )
2、作形容詞時,可譯為:幸福;吉祥;完美,無瑕。
【舉例】如:戩福(幸福吉祥);戩穀(福祿) 。如:人生大戩。方憑戩福,佇詠豐年。(見於《隋書·音樂志下》 )

谷,讀作gǔ,名詞。穀類植物或糧食作物的總稱。
【舉例】1、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見於《論語·微子》)2、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見於顏仁郁《農家》)

詞語釋義

1、福祿。《毛亨傳》:“戩,福;谷,祿。”後用為吉祥之語。
2、盡善、至善。朱熹《集傳》:“聞人氏曰:戩,與翦同,盡也;谷,善也。”

例句

晉朝,陸雲《張二侯頌》:“神之聽思,俾我戩穀。”
宋朝,秦觀《代回呂吏部啟》:“宜戩穀之駢臻,顧頌言而何既。”
清朝,曾國藩 《唐鏡海先生七十生日同人寄懷詩序》:“五月七日,實初度之辰,六安吳君廷棟始為寄懷詩,略寓詩人戩穀俾臧之義。”

磚雕

現存一方刻有“戩穀”的磚雕,藏於“高郵王氏紀念館”。該館是清朝名士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的紀念館,位於江蘇省高郵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