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台寺風景區

戒台寺風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戒台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風景秀麗。戒台寺位於門頭溝區的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離區政府11公里,西靠極樂峰,南倚六國嶺,北對石龍山,東眺北京城。寺院坐西朝東,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積4.4公頃,建築面積8392平方米。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廟巍峨宏大的氣勢,又有江南園林清幽秀雅的情趣,既有濃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又有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觀,不僅是中國佛教一座著名的寺院,同時也是一處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戒台寺介紹

戒台寺始建於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因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壇寺,又叫戒台寺。歷史上的戒台寺在中國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於寺內的戒壇可以授佛門的最高戒律菩薩戒,因而成為中國佛教的最高學府之一。又因其曾持有遼代道宗皇帝親筆抄寫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而從遼代到元代中期,一直是北方佛教律宗的中心。戒台寺自遼代建立戒壇以後,一直受到歷代朝廷的重視,很多代住持都是皇帝親自選派,不少名僧還被委以各種官職,有多位皇帝到此進香禮佛,特別是自明代以後,戒台寺開壇授戒必須要有皇帝“敕諭”,將戒台寺直接置於朝廷的控制之下。

主要景區介紹

北京戒台寺 北京戒台寺

戒台寺(又稱戒壇寺)夙以"戒壇、奇松、古洞"而著稱於世。戒壇肇建於遼代鹹雍五年,與福建泉州的開元寺、浙江杭州的昭慶寺的戒壇共稱為"全國三大戒壇",而北京戒台寺的戒壇規模又居三座戒壇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壇"之稱。戒台寺的古樹名木甚多,僅國家保護級古樹就達88棵,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古松。這些古松或經人工修整,或自然天成,經過了千百年風霜雪雨的磨礪,形成了各種奇特的造形,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是歷代文人雅士贊詠的寵物,明清時期,"十大奇松"就已經聞名天下。戒台寺的後山為石灰岩構造,億萬年來在雨水的侵蝕下,形成了許多天然溶洞,洞中的石鐘乳和石筍構成了千奇百怪,美不勝收的造型,"有龍躍、有魚游、有獅坐,石乳所凝也",給人們留下了無數神奇的傳說和美麗的遐想。這裡的部分山洞曾經過人工修整,而建成石窟寺,是當年寺內部分高僧靜修的地方,像這樣密集的石窟寺岩洞群,在北京地區,這裡是絕無僅有的一處。

1957年,戒台寺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北京市政府撥款對戒台寺進行了為期兩年多的大規模整修,1982年12月25日,正式對遊客開放,1996年12月,戒台寺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97年初,經有關部門批准,僧團進駐,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

戒台寺交通

市內交通:乘捷運、921路、336路、959路至蘋果園換乘931路汽車,直達戒台寺。自駕交通:走蓮石路(北京西站向西)30分鐘至石門營環島,左轉經108國道即到戒台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