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寺

雲棲寺

雲棲寺,又稱”雲棲山寺“,佛教(法眼宗)歷史名寺。與靈隱、淨慈、虎跑、昭慶諸剎齊稱杭州五大叢林名剎之一。雲棲寺始建於北宋乾德五年,吳越王為伏虎志逢禪師興建的三座寺院之一。

簡介

相傳人們常見飄過五雲山的彩雲在這裡棲留,故名雲棲,宋乾德五年吳越國建。治平三年改棲真院,隆慶五年復標雲棲舊名。一清康熙三十八年,聖祖御題“雲棲”及“松雲間”二額。乾隆十六年題“香門淨土”、“悅性亭”、“修篁深竹”三額,二十七年又題“西方極樂世界安養道場”額。原寺院壁間留有乾隆題詩刻石及董其昌書定的《金剛經》碑石。寺周翠竹滿目,石徑曲折,延紆數十里,有“湖山第一奧區”之稱。厲鶚游雲棲曾作《宿雲棲寺》。六十年代雲棲寺的部分殿屋改建為杭州市總工會休養所,寺前兩幢樓閣,整修為“沖雲樓”、“舒篁閣”,通往五雲山販石級前建“兜雲亭”。

地理位置

雲棲寺,位於浙江杭州西南郊五雲山之西的山塢內雲棲。此地距杭州區約20公里。

人文歷史

康熙帝曾四游雲棲,乾隆帝南巡也六到雲棲,對雲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讚賞有加。到了民國時期,雲棲寺年久失修,廟宇敗落。1962年,原寺址闢為杭州市工人休養院,寺院建築基本不存,寺前沖雲樓、舒篁閣也陸續闢為茶室。

文化遺產

現沖雲樓和舒篁閣之間牆壁上,還留有董其昌楷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等石刻。

歷代住持

蓮池大師
蓮池(1535—1615)大師名袾宏,字佛慧,蓮池是他的號,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大師俗姓沈,十七歲即考取秀才,以學行著稱。
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大師回杭州,見五雲山環境清幽山水秀絕,深愛之,即搭茅蓬住下。因該地為吳越錢氏為僧人志逢建雲棲寺之遺址,故大師以“雲棲”名茅蓬。師居此山專修念佛三昧,遠近道俗聞風來歸,不久即成一大叢林——雲棲寺。
該寺自蓮池大師住持之後,截至《寺志》成書之上世紀三十年代,淨土宗風歷三百六十餘年而不變,首應歸功於大師之德化風靡遠近,故道俗之來受教與乞受戒者甚多。據《往生集》、《淨土聖賢錄》、《居士傳》等所載,就有數十人之眾;《雲棲志·卷五禪德》所示者即有如榮、如清、廣槐、大賢、廣如、大冥、智瑛、圓信、廣印、廣彰、大掄、廣承、本金、鶴林、大善、方宜、成法、成傑、等圓、與明、與楷、交熙、維章、中庸、天壽等二十五人,諸師皆秉蓮池大師之教,虔信淨土法門,以蓮池大師手訂之制度為規則,導住眾皆篤修淨業使然。

軼事典故

蓮池大師訂規制
蓮池大師手訂雲棲寺之規制,使後人有法可依。大師所制之規約周而備,計有:1.大堂規約;2.西堂規約;3.律堂規約;4.法堂規約;5.老堂規約;6.病堂規約;7. 各房規約;8.下院規約;9.直院事宜;10.定額人數;11.節省財費;12.出應期會;13.暫到客眾;14.外住法眷;15.十方雲水;16.眾事雜式;17.僧約;18.修身十事;19.各執事約;20.僧值凡例;21.赴請三約;22.善罰例;23.免例;24.擯例;25.求住式;26.學經號次;27.受戒式;28.過犯懺悔式;29.津送式;30.上方善會約;31.流通藏本法寶約;32.藏經堂事宜;33.水陸道場規約;34.誦經禮懺不誠敬罰例。可謂堂堂有規約,事事有所依,執事明其職,修學各有式,誤事罰銀錢,賞罰甚分明。
為寺院住眾和諧清淨,以精進於道業,更訂《僧約》十條,如有違犯,立即出院。所訂僧約計有:1.敦尚戒德約;2.安貧樂道約;3.省緣務本約;4.奉公守正約;5.柔和忍辱約;6.威儀整肅約;7.勤修行業約; 8.直心處眾約; 9.安分小心約;10.隨順規制約。
為保僧眾個人的如法修持,大師訂立了《修身十事》:1.不欺心;2.不貪財;3.不使奸;4.不用謀; 5.不惹禍;6.不侈費;7.不近女;8.不外騖;9.不避懶;10.不失時。
大師對出家之要求極嚴,凡願於雲棲寺出家者:1.必須由父母或極親之人親送至寺;2.經審核非是忤逆不孝、非犯罪脫逃、非勢逼貧窮、非心圖放逸、非曾為惡事、非身屬大家、非負債不還、非家緣未了者方可;3.讀誦經典方面應已粗知晨昏功課之經,如《心經》、《彌陀經》之類;4.頗通書字:書不必博學,但亦曾少分讀習,字不必工好,但能隨分書寫。另據《雲棲法匯》所載,有勿納沈氏子孫出家,當是取古人“易子而教”之義。
進寺之道友,須於剃頭前依號順序學畢規定經典,否則不能剃頭。學經之號次分:
法字號:晨昏課經全堂,《佛祖遺教三經》、《沙彌要略》、《四分戒本》、《梵網戒經》、《十六觀經》、《大彌陀經》、《金剛經》、《圓覺經》、《維摩經》、《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起信論》。
報字號:晨昏課經,《沙彌要略》、《遺教經》、《四分戒本》、《梵網戒本》、《十六觀經》、《大彌陀經》、《金剛經》、《圓覺經》、《普門品》、《行願品》。
化字號:晨昏課經,《彌陀經》、《梵網經》、《觀經上品上生章》、《四分戒本》。
以上三號,俱依經次學完一經,再進一經,跳越學者罰銀一錢。課經不完不得剃頭,《要略》不知不得進具戒,《具戒》不知不得受菩薩戒,年滿六十量處,晨昏課經未熟剃頭者,缺一事罰銀一錢。
雲棲寺由於“嚴淨毗尼,尊崇講誦,明因果,識罪福,整飭清規,真修實行”,故能歷數百年而不衰,大師所訂之各項規制,今人當引以為鑑。

旅遊信息

雲棲景區
雲棲景區因優美的竹景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聞名。
2002年工人休養院由杭州市總工會移交給杭州市園文局。因雲棲休養院房屋密集,環境整體規劃較亂,不符合景區環境要求,市園文局於2003年啟動雲棲景區整治工程,並將於2004年9月完工。通過環境整治和發掘雲棲景區深厚的文化內涵,充分體現了雲棲竹徑濃厚的休閒文化氛圍,並使雲棲景區成為以“綠”、“幽”、“雅”為特色,集接待、休閒、觀光於一體的高品位風景點。
景點地址: 雲棲路8號
景點票價: 5元
雲棲竹徑
“雲棲竹徑”為西湖新十景之一,古人“萬竿綠竹影參天,幾曲山溪咽細泉”的詩句,就是該景區優美自然景觀的絕好寫照,這裡山深林神秘密,竹林滿坡,修篁繞徑,素以竹景的“綠、清、涼、靜”四勝而著稱於世。
交通路線: 324/K324、游4線;到達站點:雲棲竹徑
公交線路:
k658路 y4路 324路 k324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