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牙周炎

成人牙周炎

成人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症。發病年齡以35歲以後較為多見。

基本信息

疾病名稱

成人牙周炎成人牙周炎

成人牙周炎

疾病別名
單純性牙周炎
複合性牙周炎

疾病分類
口腔科

疾病預防
堅持斑控制以及定期對病情的複查監測和必要的治療,可預防牙齦炎症及牙周袋的復發。

疾病概述

成人牙周炎又稱為慢性牙周炎,是牙周炎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占牙周炎患者的95%。大多數從牙齦炎發展而來。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病情也愈重。多見於成年人,進程緩慢,可長達十年或數十年。菌斑及牙石的量與牙周組織破壞的嚴重程度一致。牙齦充血,腫脹,質地鬆軟,易出血。附著喪失,牙周袋形成,甚至溢膿。牙槽骨吸收,以水平吸收為主,當伴有咬駘創傷時,可出現垂直吸收。咀嚼無力牙齒移位及鬆動。口臭,逆行性牙髓炎等表現。

疾病描述

成人牙周炎又名慢性成人牙周炎,為最常見的一型牙周炎,約點牙周炎的95%,由長期存在的慢性牙齦炎向深部牙周組織擴展而引起。牙齦炎和牙周炎之間雖有明確的病理學區別,但在臨術上,兩者卻是逐漸、隱藏地過渡,因此早期發現和診斷牙周炎十分重要。牙周炎患病率在35歲以後明顯增高,且隨著年齡增長,其嚴重程度也增加。

症狀體徵

一般侵犯全口多數牙,少數口才僅發生於一組牙(如前牙)或個別牙。本病可開始於青年時期,活動期與靜止期交替進行,病程長達十餘年甚至數十年。牙面常有大量牙石、菌斑。牙齦呈現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顏色暗紅或鮮紅,質地構軟,點彩消失,牙齦水腫,邊緣圓鈍。探診袋內壁有出血、溢膿。早期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但因程度較輕,牙尚不鬆動。晚期締組織附著喪失和牙槽骨吸收程度來確定牙周組織破壞的嚴重程度:
①輕度:牙齦有炎症和探診出血,牙周袋≤4mm,附著喪失1-2mm;X線片顯示牙槽骨吸收不超過根長的1/3。
②中度:牙度:牙齦有炎症和探診出血,也可有膿,牙周袋≤6mm,附著喪失3-5mm;X線片顯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過根長的1/3,但不超過根長的1/2。牙可能有輕度鬆動,多根牙的根分叉區可能有輕度病變。
③重度:牙齦炎症較明顯或或發生牙周膿腫,牙周袋>6mm,附著喪失>5mm;X線片顯示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的1/2,多根牙有根分叉病變,牙多有鬆動。牙周炎晚期除有牙周袋形成、牙齦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鬆動4大特徵外,常可出現其他伴發症狀,如:
①牙移位;
②食物嵌塞;
③繼發性牙合創傷;
④牙根暴露,對溫度敏感或發生根面齦;
⑤急性牙周膿腫;
⑥逆行性牙髓炎;
⑦口臭。

疾病病因

病因主要為牙菌斑,以及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等加重菌斑滯留的因素。當微生物數量及互不性增強,或機體防禦能力削弱時,由於齦下微生態環境的特點以及炎症產物向微生物提供營養成分,齦下菌斑中滋生大量牙齦卟啉單胞菌、中間普樂菌、伴放線放線桿菌、福賽類桿菌、核梭形桿菌和螺鏇體等牙周致病菌,使牙齦的炎症加重並托延,導致膠原破壞、結合上皮向根方增殖,牙擊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原有的慢性牙齦炎發展成為牙周組織的破壞性疾病——牙周炎。

診斷檢查

日期牙周炎與牙齦炎的區別不甚明顯,須通過仔細檢查而及時診斷。根據上述臨床表,確診為成人牙周炎後,還應根據病 情確定期 嚴重程度,是否為活動期等,以使制定治療計畫和判斷預後。

治療方案

成人牙周炎需要採取一系列綜合治療,並針對各個患牙的具體情況逐個制定治療計畫。
1、控制菌斑。
2、徹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
3、牙周袋及根面的藥物處理。
4、牙周基礎治療後1個月複查療效.若仍有4mm以上的牙周袋、牙石、探診出血,需進行牙周手術。在直視下徹底刮除根面或根分叉處的牙石及肉芽組織;修整牙齦和牙槽骨的外形、植骨、或截除嚴重的患根等。
5、建立平衡的牙合關係 。
6、儘量拔除有深牙周袋、過於鬆動確已無保留價值的患牙。
7、對患有某些系統疾病如糖尿病消化道疾病貧血等的成人牙周炎患者,應積極治療並控制全身病。
8、牙周支持療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