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針茅

戈壁針茅

戈壁針茅是禾本科針茅屬植物,產於內蒙古高原區、黃土高原區、青藏高原區、甘肅、新疆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戈壁針茅
種拉丁名:StipatianschanicaRoshev.var.gobica(Roshev.)P.C.KuoetY.H.Sun
種別名:高壁音—黑拉乾那(蒙古族名)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針茅屬
屬拉丁名:Stipa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稈斜升或直立,基部膝曲,高(10)20—50cm。葉鞘光滑或微粗糙;葉舌膜質,邊緣有長纖毛,葉上面光滑,下面脈上被短刺毛,基生葉長達20cm,莖生葉長2—4cm。圓錐花序下部被頂生葉鞘包裹,分枝細弱,光滑,直伸,單生或孿生;小穗綠色或灰綠色,穎狹披針形,長20—25mm,上部及邊緣寬膜質,頂端延伸成絲狀長尾尖,二穎近等長,第一穎具1脈,第二穎具3脈,外稃長7.5—8.5mm,頂端關節處光滑,基盤尖銳,長0.5—2mm,密被柔毛,芒一回膝曲,芒柱扭轉,光滑,長約1.5cm,芒針急折彎曲近呈直角,非弧狀彎曲,長4—6cm,著生長3—5mm的柔毛,柔毛向頂端漸短(圖39)。

地理分布

分布於我國內蒙古高原區黃土高原區青藏高原區甘肅新疆等地;蒙古也有。

生態特徵

戈壁針茅為超旱生多年生密叢型小禾草,葉層高20—30cm,生殖枝高30—40cm,叢幅10cm左右。戈壁針茅在內蒙古高原4月上旬返青,5月下旬到6月上旬開花,6月中下旬種子成熟。早年不抽莖結實。戈壁針茅分布區濕潤係數在0.13-0.30之間,年降雨量低於250mm,年≥10℃的有效積溫2000-3000℃。戈壁針茅的出現,總是與山地和石質丘陵上部的礫石性原始粗骨土生態條件,保持著密切地聯繫。由於生境的限制,戈壁針茅只能形成小面積的群落片段,常以島狀形式與其他礫石生群落組合在一起,構成群落複合體。戈壁針茅在內蒙古高原區組成的主要草地類型有以下幾種:1.戈壁針茅+線葉菊(Filifoliumsibiricum)草地:該草地分布於山脊(海拔1470m)和陽坡上部。草群高10-20cm,蓋度15-20%左右,其中戈壁針茅占15%,線葉菊占3%。草群產量不高,生長旺季每畝產鮮草約66kg,禾草占80%,雜類草和小半灌木各占10%。2.戈壁針茅+山蒿(Artemisiabrachyloba)草地:該類型主要見於陰山山脈北麓石質丘陵的向陽坡地上部。受所處地帶的影響,草群中含有大量的荒漠草原成分,草群高度平均10cm,蓋度15%,產草量每畝約65kg,禾草占80-85%,小半灌木蒿類占15-20%,雜類草的作用極微。3.戈壁針茅+冷蒿(Artemisiafrigida)草地:其分布的地理範圍和戈壁針茅+山蒿草地相似,其不同點主要表現在這類草地所處的小地形部位比較平緩,礫石性程度略低、土層稍厚。草群平均高10cm,總蓋度15%,其中禾草占8%,小半灌木占5%,雜類草占4%。地衣層片較發達。4.戈壁針茅+女蒿(Hippolytiatrifida)草地:這類草地和戈壁針茅+冷蒿草地經常出現在同一生態序列上,但占據著礫石性更為強烈的凸起的小地形部位,抗侵蝕耐乾旱能力更強的女蒿代替了冷蒿。草群變得更加低矮、稀疏,最高7Cm,平均5cm左右,總蓋度7-8%。5.戈壁針茅+蓍狀亞菊(Ajaniaachillaeoides)草地:這類草地見於狼山西南段,海拔1600m左右的西北麓石質山坡。基本葉層平均10Cm左右,蓋度10-12%,禾草類和小半灌木各占1/2。

飼用價值

戈壁針茅為山地草地上的優等飼用植物。各種家畜均喜食。穎果無危害。由於其分布於石質山地和丘陵的頂部,最適於放牧山羊。戈壁針茅雖然植株低矮,但葉層高達20Cm以上,草質好。戈壁針茅草地所占的面積較小,且呈分散的小片混生在其他草地中,其利用價值,往往與其周圍相鄰的草地一齊考慮,才有一定的實際利用價值。

戈壁針茅戈壁針茅

針茅屬,禾本科植物

Stipa L. 針茅屬,禾本科,約百餘種,廣布於溫帶和熱帶地區,通常為旱生植物,我國約有13種,主產西北部至東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