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頜下腺炎

急性頜下腺炎

頜下腺炎主要由導管狹窄或堵塞所致,主要引起堵塞的原因為頜下腺導管結石,所以頜下腺炎常與涎石並發。臨床表現主要為頜下腺腫大,疼痛,有膿性分泌物自導管口溢處。本病成年人發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現。目前採用的治療藥物和方法對此病治癒率較高,未及時接受治療或未經正規治療者,療效欠佳,因此,及時檢查,對於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基本信息


病因

急性頜下腺炎急性頜下腺炎

頜下腺炎常因導管結石堵塞引起,也可因其他導物如骨片、麥芒等進入導管所致。由導管進入的細菌性感染在臨床也可見到。

預防

該病常與涎石並發,因此,預防的關鍵是注意口腔衛生,多飲磷化水,防止涎石形成。慢性頜下腺炎者,如反覆發作,療效不佳,則應考慮手術治療。

臨床表現

頜下腺炎多見慢性,亦可急性發作。急性頜下腺炎為一般急性炎症之症狀,患者口底腫脹疼痛,頜下三角處紅腫。頜下腺導管口紅腫,壓迫頜下腺有膿液或炎性液體流出。全身症狀為發燒,呼吸及脈搏加快,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
患者可反覆急性發作,同時可轉向慢性。觸診患者頜下腺導管處有時可及硬的結石,X線攝片有時可發現陽性結石。

治療

為抗炎治療。加強口腔衛生,多飲酸性飲料,膿腫局限作切開引流。如為結石所致,待炎症控制後,去除涎石。如深部涎石不能取出,或臨床上反覆發作者,腺體增大已呈纖維組織化,可行口外頜下腺摘除術。

鑑別

1.慢性頜下腺炎,表現為頜下區腫塊,有反覆腫大的病史。包塊直徑一般不超過2cm。頜下腺導管口正常,無進食後腫大及涎絞痛症狀。X線造影攝片檢查為正常頜下腺影像。
2.頜下腺腫瘤,常表現為持續性增大,一般無炎症表現,抗炎治療無效。惡性腫瘤常累及舌神經、舌下神經、面神經下頜緣支引起相應的功能障礙。頜下腺造影可見占位性病變。
3.急性牙源性頜下蜂窩織炎,與急性頜下腺炎一樣表現為急性炎症,但無慢性頜下腺炎的病史及臨床表現。口腔有明顯的牙源性病灶。

相關條目

醫療 健康 炎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