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北極狐屬哺乳動物]

白狐[北極狐屬哺乳動物]

白狐,是犬科北極狐屬物種北極狐(學名Alopex lagopus)的一種,身長達50~75厘米,比一般狐小,尾長25~30厘米。毛皮為純白色,極為珍貴,是國際毛皮市場上暢銷的高檔商品,因此成了人們競相獵捕的目標。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白狐北狐

白狐,是北極狐中的白色類型,全身均勻生有白色外毛,因此而得名。

體型較小,四肢較短。雄狐體重5.4~7.0公斤,體長58~70厘米,尾長25~30厘米;雌狐4.4~6.0公斤,體長59~62厘米左右。

吻不太尖,耳廓短圓,頰的後部生有長毛。部也密生長毛,適於在冰雪地上行走。冬、夏季身體毛色的變化很大,冬毛純白,僅無毛的鼻尖和尾端黑色,這也是長期對外界環境的一種適應。

分布地域

白狐白狐
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洲最北部的北極圈內外。野外分布於俄羅斯極北部、格陵蘭挪威、芬蘭、丹麥、冰島、美國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極北部等地。

1936年,中國黑龍江等省市曾引種養過白狐。1956年後,又從前蘇聯引進白狐、藍狐.分別在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北京、甘肅、青海、陝西等地飼養。

生活習性

生境

白狐白狐

白狐分布於北冰洋的沿岸地帶及一些島嶼上的苔原地帶,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它們結群活動。在岸邊向陽的山坡下掘穴居住。

遷徙

北極狐平均一天能行進90公里,可連續行進數天。能夠在數月時間內從太平洋沿岸遷徙大西洋沿岸,行程同加拿大的東西距離接近。研究發現,北極狐能夠導航行進數百公里。它們會在冬季離開巢穴,遷徙到600公里外的地方,在第二年夏天再返回家園。

築巢

白狐白狐

白狐喜歡在丘陵地帶築巢,而白狐的巢有幾個出入口。當遇到暴風雪時,白狐可以呆在窩裡一連幾天不出來。白狐年年都為它的巢穴進行一些維修和擴展,以便能長期居住。

食性

北極狐的食物包括旅鼠、魚、鳥類與鳥蛋、漿果和北極兔,有時也會漫遊海岸捕捉貝類,但北極狐主食還是旅鼠

夏天,當食物豐富時,北極狐會把部分食物儲存在它的巢穴中。冬天,當巢穴中所儲存的食物被消耗殆盡時,北極狐會跟蹤北極熊,揀食北極熊所吃剩的殘羹剩飯。所以冬天裡北極熊身後總會有2到3隻北極狐在悄悄地跟蹤。但當北極熊非常飢餓時,它也會攻擊北極狐。

生長繁殖

白狐白狐

每年2~5月發情交配。懷孕期為51~52天。每胎產6~8仔。壽命為8~10年。

當發情開始時,雌北極狐頭向上揚起,坐著鳴叫,這是在呼喚雄北極狐。雄性在發情時,也是鳴叫,比雌性叫得更頻繁、更性急些,最後用獨特的聲調結尾,有些類似貓打架的叫聲,也有些像松雞的聲音。

經過短暫的懷孕期(51~52天),小狐狸便誕生了,每窩一般8~10個,最高紀錄是16個,剛出生的幼狐尚未睜開眼睛,這時母狐會專心致志給它們餵奶。

16~18天,小狐便開始睜眼看世界了。經兩個月的哺乳期後,母狐便開始從野外捕來旅鼠、田鼠等餵養小狐狸。

約10個月的時間,小狐狸們便開始達到性成熟。

套用價值

經濟價值

白狐白狐

白狐皮是裘皮中的珍品,色澤艷麗,皮質柔韌,既美觀又保溫,是制裘工業的高檔原料,在國際市場上被稱為“軟黃金”,是世界三大裘皮支柱之一。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白狐皮俏銷國際市場,給中國養狐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2013年,一張狐皮價格為600-700元,加工成圍脖市場價達2000-3000元。

食用價值

狐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屬低脂肪高蛋白副食,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藥用價值。狐肉市場價格平均每公斤50-60元,是許多賓館、飯店爭相購買的高檔野味原料。

養殖技術

選種

選購種狐時要選擇體形勻稱、活潑好動的健康育成狐,被毛色澤符合品種標準。公狐以後肢粗壯、尾長而蓬鬆者最佳。購狐者應親臨現場,對欲購狐群的飲食、糞便、情態等仔細觀察,還能夠看出有無疫情。

飼養

狐狸飼料一定要新鮮,營養全面,易消化。在日糧中以動物性飼料為主,約占65%,主要種類有小雜魚、海雜魚、魚粉、禽畜下腳料等;植物性飼料為輔,約占35%,主要種類有玉米、小麥、稻穀、黃豆、蔬菜等,同時要增加土黴素、大麥芽和維生素A、E、C的供給量,從而保證營養充分。在母狐產崽期間,應增加蛋類、乳類食料。

文化相關

白狐白狐

傳說中,白狐的前世是九尾白狐。在中國、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關於九尾狐的傳說。相傳狐狸精的尾巴是儲存靈氣的地方,當狐狸精吸收了足夠的靈氣,尾巴就會一分為二,到最終裂變成為九條尾巴。當狐狸精擁有九條尾巴之後,就會有不死之身。

白狐在中國最早的百科全書《山海經》裡面有記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則象徵子孫繁息。

由於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對中國民間的影響非常大,其中的九尾白狐幻化為妲己,蠱惑紂王,為害人間,顛覆了殷商的六百年基業,因此中國人對九尾狐的印象不是很好。

在清代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中,有很多關於白狐的故事,白狐若想幻化為人,要經歷千年的修行才長出九尾來,而只有九尾才能幻化為人類。

台灣作家瓊瑤於1971年創作的小說《白狐》,講述的就是清安知縣葛雲鵬在上任路上救了只白狐,後又與白狐結緣的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