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茶道

徽州茶道

徽州茶道講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注重環境、氣氛,以求湯清、氣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近年來黃山市有關部門把古代飲茶的禮規編成一套程式,進行“茶道表演”,深得遊客的青睞。

(圖)徽州茶道徽州茶道

徽州茶道講究以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注重環境、氣氛,以求湯清、氣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近年來黃山市有關部門把古代飲茶的禮規編成一套程式,進行“茶道表演”,深得遊客的青睞。

表演程式

(圖)表演表演

這種表演由四個或八個姑娘進行,大致分以下幾道程式:

⑴靜氣,即排除雜念,靜下心來,營造一種安詳的氣氛;

⑵烹湯,即取泉水(或河水燒沸,烹器一般用瓦器、錫壺,要潔淨無異味,火須旺熾無煙,文武相宜;

⑶焚香,敬茶聖陸羽

⑷滌器,洗滌茶盞,茶盞要用白瓷,潔淨無瑕,洗後用乾布擦乾;

⑸燙盞,用開水燙一遍茶盞,以盪祛寒氣;

賞茶,察茶色,觀茶形,聞茶香;

⑺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盞中,一般每盞以3-5克為宜;

⑻洗茶,用一沸水少許浸潤茶葉,而後將頭湯倒去,使茶葉濕潤漲發;

⑼注湯,用三沸水,提壺急水下沖,但茶湯要均勻,水至七分,加蓋少頃;

⑽敬茶,舉案齊眉,以茶敬客,以茶會友;

⑾聞香,約三分鐘,將蓋輕輕揭開一縫,使香氣溢出,沁人心脾;

⑿觀色,綠茶以青翠為勝,觀之湯清葉綠為上品,渾黃者次之;

⒀品味,輕啜一口於齒頰間灌漱,再徐飲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以上“茶道”既可配樂表演,亦可親身試驗,必定會從中得到樂趣,以益身心健康

泡茶用水

(圖)徽州茶道徽州茶道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衝泡得好喝,茶葉沖泡大有學問,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或技術不一,泡出來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壺茶或一杯茶,要講究實用性、科學性及藝術性。

(1)所謂”實用性”;就是依實際需求而言﹐可以是沖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沖泡一壺高貴的名茶。
(2)科學性;就是瞭解各類茶葉的特性,以科學沖泡方式,使茶葉的品質能充分的表現出來。
(3)藝術性;選擇合適的器皿以及優美的沖泡程式。

一、泡茶用水
水質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茶湯之色、香、味,尤其對茶湯滋味影響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選擇。
(1)水要甘而潔;
(2)活而清鮮古書《茶錄》中記載“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
(3)儲水要得法;容器要潔淨,忌曬陽光。

現代科技發達,衛生飲用水質標準也科學化
(1)感官指標:色度不能超過15度、渾濁度不能超過5度,不得有異味、異色及肉眼可見物。
(2)化學指標:正常PH值為6.5~8.5,總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過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過0.05毫克/升。
(4)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過100個,大腸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過3個。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來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選擇

陸羽曾在《茶經》中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說來,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淨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質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經途徑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鹽量與硬度等均有很大差異,所以並不是所有泉水都是優質的。中國號稱五大名泉;鎮江中冷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觀音泉杭州虎跑泉濟南趵突泉

選擇泡茶用水,必須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湯品質的關係。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軟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鈣﹑鎂離子的水稱為軟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氫鈣碳酸氫鎂引起,稱為暫時硬水。暫時硬水經過煮沸,所含碳酸氫鹽,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鹽,這樣硬水變成軟水。平時用鋁壺燒水,壺底之白色沉澱物,就是碳酸鹽。

(A)水的硬度會影響水的PH值(酸鹼度),而PH值又影響茶湯色澤。當PH大於5時,茶湯色澤加深,PH值達到7時茶黃素就會自動氧化而損失。

(B)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軟水中含其他溶質少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濃;而硬水含有較多量的鈣、鎂離子,茶葉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鐵離子含量高,茶湯會變成黑褐色這是茶葉多酚類物質與鐵作用的結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軟水、暫時硬水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屬軟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屬暫時硬水,部份地下水屬硬水,蒸餾水為人工加工而成之軟水。

泡茶技術

(圖)泡茶泡茶

泡茶技術包括三要素:

(1)茶葉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用量多少,並無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消費者飲用習慣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關鍵掌握,茶與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濃;茶少水多,味淡。

(2)水溫:

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軟水煮沸泡茶,茶湯香味更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之“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茶葉之鮮活味,即喪失。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種茶而定。綠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套用80℃~90℃為宜(水要沸點後,再冷卻至所要的溫度)。茶葉愈嫩綠,沖泡水溫愈低,這樣茶湯才會,鮮活明亮,滋味爽口,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在高溫下,茶湯顏色較深,維生素C大量破壞,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也就是說把茶葉“燙熟”了。

(3)時間:

茶葉沖泡時間和次數,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水溫、茶葉用量、飲茶習慣等都有關係。據測試,沖泡第一次時,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則所剩無幾。所以,就如我們常講的;“品茶 ! 三個口,謂之品,一泡茶,沖三次即可。”

水溫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連帶影響沖泡時間之長短。水溫高,用茶多,沖泡時間要短;反之則沖泡時間要長。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適合飲用者之口味為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