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壽延春丹

復壽延春丹具有益氣補血,平肝熄風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防治中風,左癱右瘓,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普濟方》卷一一五

【處方】人參60克,白茯苓60克,遠志(去心),牛膝(酒浸),杜仲(炒去絲),黃耆,菖蒲,當歸,蒼朮(泔浸,去皮),甘菊花,地骨皮各30克,天麻,半夏(制),生地黃,熟地黃,益智仁,萆薢(酒浸),羌活各1.5克。
【製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氣補血,平肝熄風。治防治中風,左癱右瘓,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一五

《普濟方》卷—一五

【處方】人參2兩,白茯苓2兩,遠志(去心)1兩,牛膝(酒浸)1兩,杜仲(炒去絲)1兩,黃耆1兩,菖蒲1兩,當歸1兩,蒼朮(泔浸,去皮)1兩,甘菊花1兩,地骨皮1兩,天麻半兩,半夏(制)半兩,生地黃半兩,熟地黃半兩,益智半兩,萆薢(酒浸)半兩,羌活半兩。
【製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五臟,分陰陽,止咳嗽,助聲音,駐顏色,黑髭發,明耳目,不忘記,添精髓,壯筋骨,美飲食,去一切諸風。主左癱右瘓,口眼斜,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五

中藥方劑之復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