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正湯

復正湯出自醫書《壽世保元》,主要用來治療風中經絡,口眼歪斜。

《壽世保元》卷二

【處方】防風3克,荊芥3克,細辛2.5克,黃芩6克,烏藥6克,天麻6克,當歸9克(酒洗),白芍6克(酒炒),川芎4.5克,白朮4.5克(去蘆),陳皮4.5克(去白),半夏6克,枳殼3克(去瓤,麩炒),白芷2.4克,桔梗2.4克,僵蠶9克,甘草2.4克,白茯苓6克(去皮)。
【製法】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治風中經絡,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加生薑煎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二

《辨證錄》卷九

【處方】熟地5錢,白朮5錢,柴胡2錢,山茱萸2錢,茯苓2錢,丹皮2錢,甘草1錢,山藥3錢,神曲5分,貝母5分。
【功能主治】思慮憂愁,脾腎兩傷,面黃體瘦,感冒風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九

中藥方劑之復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